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指导策略:我真的没事可做
今天打点滴的人很多,护士凝凝今天很忙碌。但是凝凝还是很认真地在为每位“病人”打针。只见她拿起栋栋的手,在他的手背上轻轻拍打。然后拿起棉签在他的手背上轻轻擦一下,再将点滴的管子按在栋栋的手上,打开点滴的开关。今天浩浩这位配药医生显得有点空闲,因为今天的病人大多数是打针。刚开始,浩浩还耐心地坐在位置上等着“病人”来配药,可是时间一长,浩浩有点坐不住了。刚开始走到“医生”烨烨的旁边看看,拿起听诊器玩玩。又到凝凝旁边去拿针筒,凝凝说“这针筒我要打针用的”,浩浩这才放下。这 时 老师说“咦?配药的医生哪里去了,有病人要配药啦!”浩浩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来给“病人”配药。这时,浩浩见药房里的药盒很乱,有的歪倒在一旁,有的掉在地上,有的开口打开了,浩浩把歪倒的药盒整理好,把掉在地上的药盒捡起来。这时的浩浩又没事可干了,他东看看西看看,看看旁边的娃娃家里有很多客人,大家在一起吃饭很热闹,于是他也去娃娃家凑热闹。这时,老师从旁边的生活区拿来一碗黄豆、勺子及一些旧的信封。老师对娃娃家里浩浩说:“医生,有人来配药了。”“来啦,来啦!”浩浩又回到自己的位置。老师说“这里的药快配完了,等会儿病人来配药不够了,你可以自己来包一些药。”说完给浩浩示范了一遍。看了老师的示范,浩浩认真学着老师的样子开始包药。只见他先将一只手伸进信封里,将信封打开,然后用勺子舀起一勺黄豆,放进信封里,看看信封还是扁扁的,于是又往里面放了两勺黄豆,然后将信封的口折了一下,一袋药就包好了。这时,星星拿着单子来配药,浩浩将自己刚包好的药给星星,然后又开始包药。这次浩浩很认真地包药,再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位置。
分析:
打针医生因为自己的“病人”很多,所以专心给病人打针。可是配药医生就显得很清闲,由于没事可做,他就开始左顾右盼。当他第一次离开位置时,教师以“病人”的身份介入游戏中,浩浩及时给“病人”配药。当他发现药房里的药很凌乱时,能认真将药盒摆放整齐。虽然配药很清闲,但是只要有事可做,浩浩还是能很好地融入到情境中。没有人来配药,浩浩又没事可干了,这次串到了娃娃家。当幼儿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不会再有激情,只有不断引发幼儿新的愿望,才会使幼儿有继续游戏的动力。所以这次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又介入游戏,教师及时提供简单材料,让浩浩尝试学习包药。这样浩浩在等待“病人”配药的过程中,就有事可做。包装药品又是浩浩新的兴趣点,浩浩又再次融入到游戏情境中。
指导策略:
不管教师在游戏前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幼儿的动态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调整。
1、多种方法,丰富幼儿经验。
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丰富有关相关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能玩起来。丰富经验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看图片、录象,加深幼儿印象。让幼儿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玩区域活动的录像,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再现有关内容,使游戏不断深入开展。
2)幼儿间的观摩。幼儿间的相互观摩,在幼儿的发展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活动中幼儿可以学到游戏的方法,受到某些启迪,积累游戏的经验,这对幼儿游戏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可给孩子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能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奠定基础。
2、适时引导,支持幼儿游戏。
教师的支持性行为策略是游戏不断延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如当幼儿游戏无法深入时,在案例中浩浩因为没事可干就去娃娃家串门,这时,教师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请“医生”包装药品,又一次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教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注意最佳时机,即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达到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老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角色,还有时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解调员。当教师要以适当的角色指导幼儿推动游戏。
3、及时调整,丰富游戏材料。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教师要及时观察和了解幼儿在当前游戏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如当配药医生没事可干时,教师及时投放黄豆、信封等材料,让“医生”包装药品。为幼儿的游戏开展更好地创造了条件。
教师在游戏活动当中,是以观察、指导、记录、谈话与聆听作为教学方式,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由探索,发现尝试、增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
手工材料
关键词:可做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