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论文: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多元评价
如果说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在美术教学中,常常因为幼儿完成速度不同,使教师无法进行集中性评价,导致评价这一环节经常不了了之或是蜻蜓点水般地流于形式,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价值。而多元的评价能祢补集中性评价效果的不足,发挥判断、导向、激励、改进等功能,使教师及时发现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并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以追求评价的最佳效果。
一、富有情趣的角色评价
评价指标的具体化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在听课时经常听到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画得很好!”“今天画得有进步!”“不错!”这样笼统的评价形同虚设,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作品到底好在哪里,取得了哪些进步,孩子心中没数。评价似乎成了敷衍孩子的一种手段,长此以往就会令孩子感到乏味无趣。而巧妙地利用一些富有情趣的角色来进行评价,可以提高评价的效果,使评价更体现具体性、针对性,也使幼儿感受到来自评价的生动有趣。如,幼儿在画春天的花时,教师可以借助蝴蝶的教具来评价。开始时教师可以很自然地提醒幼儿:“蝴蝶要来采花粉了,看看蝴蝶想停留在哪朵花上?请把你们画的花展示出来吧!”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蝴蝶的小贴纸或一支彩笔,将蝴蝶的贴纸顺手粘在或用彩笔画在幼儿作品的相应位置上,并配以具体精练的口头评价:“这朵花的颜色好鲜艳,我要停留在这里。”“这朵花的花瓣细细长长的很少见,很特别,我想停留在这朵花瓣上。”“哦,这一大片花海好美啊,我喜欢,可还不够密,要是再多一些花就更好了。”蝴蝶角色的自然融入让孩子感到趣味无穷,而教师的评价不繁琐又具有针对性,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又如,在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教师让幼儿画妈妈,并祝妈妈节日快乐。在这样的创造活动中,教师可以尽量地发挥妈妈的角色功能,让孩子把完成的作品带回去让妈妈欣赏,让妈妈在赞赏孩子的同时提出适当的建议,并在评价的过程中享受浓浓的母子亲情。
其实,幼儿身边的角色比比皆是,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利用这些或大或小、或真实或虚构的角色,并很自然地利用这些角色进行适当的评价,使评价活动开展得生动有趣。
二、一目了然的便条评价
便条评价是书面评价的一种形式。在便条评价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选择性地或经常变更一些常用的指标,将便条贴在幼儿作品的背面,使评价一目了然,简单易操作。由于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对理解抽象的文字难度较大,因此,设计简单形象的图标能使评价便于操作,简单、明了、形象,有助于教师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及家长评价。如,教师可根据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 “有创新”、“有恒心”、“好习惯”这三个不同的常用指标,并在同一张表格内呈现,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见下表),教师只要在相应的符号上打“√”就可以了,操作起来方便实用,可以在教师巡回的过程中完成,也可以在幼儿完成作品后再进行。这需要教师必须在关注每个幼儿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有重点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教师对幼儿的创作过程进行有目的的检查,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评价的工作量。家长对这种便条式评价也表示认可,通过看符号很清楚地了解孩子在班内进行美术创作的基本情况。大班幼儿也能在便条上进行自我评价或互评,简单易行。
姓名: 年龄: 作品名称:
有创新
有恒心
好习惯
你真棒(师评)
我能行(自评)
三、集思广益的交流评价
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及作画过程的指导手段,也是集思广益、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让幼儿共同参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由于幼儿的水平有差异,教师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和期望要求每一个幼儿,而应充分理解幼儿的作品和创作心理,了解幼儿的美术语言,读懂幼儿的每幅作品。因此,教师不妨经常给幼儿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适时地邀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构思和创意,理解并尊重每个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并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发现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吸取同伴间的优点,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创作。如,在一次画鸟的活动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幼儿笔下的鸟都在天空中呈飞行状,形态和动态上的变化微乎其微,显得很呆板。而有一名幼儿的画非常生动,画面表现了一个富有情节的小故事:鸟妈妈生病了,躺在鸟巢里飞不动了,鸟哥哥飞向森林去找医生,鸟妹妹衔来了虫子一口一口地喂妈妈,鸟弟弟守在鸟巢旁边给妈妈唱歌——多好的创意啊!于是教师及时组织全体幼儿参观他的画,并请这名幼儿介绍他的作品创意,然后再留足够的时间让大家继续创作。可想而知,最后的作品效果明显提高,许多幼儿的画面变得生动而富有创意:有的说我画的小鸟在参加歌唱比赛,有的说我画的小鸟在跟爸爸练习飞行,有的说我画的小鸟在给朋友送信……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交流式的评价,为整个创作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平台,提高了美术教学的质量。
四、褒贬有度的激励评价
在点评作品时,要照顾全体幼儿,评价每个孩子的作品,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树立信心,但在评价作品时,要有“度”,让孩子既得到表扬又感到有不足。如,班里有个孩子叫张华,平常显得很孤独,喜欢画画,不愿与人聊天,一次美术活动他意外地拿着作品来见老师,“老师,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我看出用了许多颜色:红、黑、黄、绿,还有浅红色。真是颜色丰富的一幅画,我喜欢,应该给小朋友看看,欣赏欣赏。”这位老师没有用“哦,画得好美,你真是个小画家”这类语言去评价孩子的作品,而是用建设性的赞许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及孩子的用色。于是张华一脸美容。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应避免评价式的赞许,以免以后你不去赞美孩子的作品时,孩子会感到是不是做得不好,老师不喜欢我了,造成焦虑、依赖心理。也不要说你真聪明,现在的孩子个个都聪明,不要让孩子认为他所做的成绩是靠聪明得来的。要说你通过努力,把这幅画画得真棒,使孩子体会到通过努力才能做好每件事,而不是因为聪明就什么都可以做得好,如在一次作品点评时,哲哲听到我说别的小朋友的作品这个颜色搭配得好,那一个的眼睛活灵活现时,他突然嚷道:“老师,我的画比他们的都好。”我说:“老师还没看到你的画呢,你怎么就这么说呢?”哲哲理直气壮地说:“我妈妈说了,我是最聪明的孩子,干什么都会做得比别人好的。”
五、与众不同的个性评价
我曾去过某幼儿园小班,只见小朋友正在用红色的水彩笔涂画金鱼(金鱼的轮廓是老师早已画好的),我悄悄地建议一个小朋友可以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把金鱼打扮得很漂亮,并用蓝色水彩笔在金鱼的背上示范了一下,结果这个小朋友大哭起来“老师说的用红色”,无论我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当我再次走进这个小班的时候,全班30多个小朋友的画已经很整齐地贴在黑板上了,都是形状相同的红色金鱼,我不禁感慨万千: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画那该多好!或许有的幼儿教师怕孩子画不好,画不像,就煞费苦心地事先把轮廓画好,或许有的幼儿教师习惯于自己示范一笔孩子跟着画一笔的方法,以至于画面涂什么颜色都需由教师指定,最终画出来的画全班千篇一律,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特点,更谈不上创造。这种方法实质严重束缚了孩子的天性,阻碍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用哲学的观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全班30个小朋友就应该有30种不同的画法,30种不同的富有个性的色彩,这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为幼儿创造一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鼓励他们自由自在地描绘心中的世界,而教师若能在评价时加以肯定,“你认为桔黄色的太阳最美,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你画的螃蟹和大家不一样,是在睡觉呀,想的真好!”那么无疑会唤醒孩子的绘画潜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这不正是幼儿园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吗?
另外,若能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将孩子的作品呈现大屏幕,教师、孩子互相进行横向、纵向比较评价,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
总之,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关注着幼儿已有的和潜在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动。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情况,不断地给予评价和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以某一次观察或最终的评价结果来判断幼儿的发展状况。只有这样,幼儿的巨大创造潜能才能释放出来,才能更大胆地去感受、表达和表现作品。
手工材料
关键词:评价
- 幼儿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讲究艺术性 2013/02/01
- 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2013/01/30
- 浅谈如何构建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 2013/01/24
- 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2013/01/05
-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幼儿园教师评价内容 2012/12/24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