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领域论文:如何提高幼儿的诗歌仿编能力
幼儿诗歌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背诵一定数量的作品,另一种是教师朗诵,供幼儿欣赏。我们教学中以前者为主。如:诗歌《咕噜》、《摇篮》、《粗心的小画家》、《太阳喜欢……》、《动物的家》等,后一种形式常运用于那些篇幅较长,幼儿不易背诵,但有很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如《秋天的雨》、《小弟和小猫》等。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接触面日益广泛,知识经验逐渐丰富,掌握语汇数量逐渐增加,词类逐渐扩大,对词义理解不断加深,运用词的积极性也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六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抽象思维也有了发展,他们已能有感情地叙述自己的见闻和描述具体的事物。而且,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是既有模仿又有创造的。他们的学习不仅是单纯的记忆过程,而是会通过模仿,不断总结,使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结合得日益灵活多变。
所以,在诗歌仿编中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幼儿的诗歌仿编能力呢?我想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 选诗
可以选择一些格式统一,且有重复语句的诗歌,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模仿诗歌的韵律格式,自编诗歌,以培养幼儿的迁移能力。如诗歌《咕噜》,该诗歌从头到尾形式统一,重复词汇贯穿始终。孩子们在学习中易学易记,并且小朋友两两之间可以玩猜拳游戏,在游戏中便可以进行诗歌的仿编。对于诗歌的韵律格式,孩子们也能够不言而喻。所以,老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操作材料供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仿编。如:词卡“咕噜咕噜”、数字卡片“1-10”、字卡“一-十”,多种事物图片、笔纸若干。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操作。有的孩子若已会写数字“1-10”,就可以不用数字卡片,直接用笔写,图片也可以直接画上去。有的孩子在这些方面相对要若些就可以选择粘贴的方式进行练习。在这首诗歌的仿编过程中,我提供了填充式的操作材料,简单明了,孩子们都很编了一整套新的《咕噜》诗歌。并且在反复的读和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可以认识“咕噜”两个字,还在互相的倾听过程中学到了更多的量词。
另外,可以选择一些意境优美,语言生动、顺口,节奏感强的作品。例如:儿童诗《摇篮》: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花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该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巧妙。这里说的摇篮,并非现实生活中的摇篮。天空、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臂,通过作者的想象,把他们分别比作摇着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和小宝宝的摇篮,真是既巧妙又合适,读来十分亲切和自然。全诗分四节,每节的格式同意,语句工整、反复,用词精确。“飘”“翻”“吹”“唱”几个动词不但用得贴切,而且又烘托白云、浪花、风儿、歌儿的特征。读着它,能使幼儿引起联想、启迪幼儿的智慧,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同时,这首儿童诗又注意了语言的韵律 和节奏,使幼儿易读易背,既可以使他们感受到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朗诵能力。
二、赏诗
幼儿诗歌欣赏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组织好幼儿诗歌欣赏活动的关键在于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下面以大班诗歌“摇篮”为例,谈谈幼儿诗歌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出诗歌,在无意识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是集中孩子注意力、引导孩子思维进入正题的关键一步。教师可用简洁的语言或少而精的实物创设出与诗歌表现内容密切关联的教学情境,继而引出诗歌,使幼儿在无意识中随同老师一起进入教与学的状态。在诗歌活动“摇篮”开始时,教师首先创设了布娃娃躺在摇篮里,“妈妈”有节奏地(教师扮)摇着睡觉,边摇边唱摇篮曲的生活情境,接着引导幼儿说出布娃娃在摇篮里睡着了,娃娃睡觉时“妈妈”除了唱歌、讲故事……还可以轻声朗诵诗歌,进而再接着引出诗歌“摇篮”,并请幼儿欣赏。这一环节中的可视情境的运用及提问设计,起到了激发幼儿美好的生活情感和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效果的目的。
第二步,以丰富的画面,层层递进的方法引导孩子理解诗歌,创编诗歌,为幼儿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引出诗歌“摇篮”后,教师一边出示天空、大海、花园、妈妈、宝宝等画面,一边放录音让幼儿欣赏诗歌,然后通过提问“诗歌里哪些是摇篮,哪些是宝宝”、“诗歌里的摇篮摇着哪些宝宝”、“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什么样的”等等,引导幼儿理解诗歌里摇篮和宝宝的关系以及动词飘、翻、吹、唱的运用。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接着出示小河、大树、虾、水草等画面,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句式创编诗歌。如:引导孩子说出“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风儿轻轻吹、鸟宝宝睡着了”并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动词组合句子,如;树叶轻轻拍、水草轻轻摇等。总之,要尽可能运用诗歌欣赏教学课为幼儿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逐步训练和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逐层深化诗歌主题,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拓展教学内容,引导扩大幼儿思维空间,达到培养孩子想象力的目的。诗歌欣赏活动中,幼儿能否充分发挥想象力,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在“摇篮”教学中,教师在完成第二步就现成画面引导孩子创编诗歌后,可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孩子引入更加宽阔和美好的大自然中。如可用以下教学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相互关联的事物,远处、近处、天空、陆地、海洋,请小朋友动脑筋用刚才的句式仿编诗歌。”此时,活动气氛到了高潮,孩子们在热烈的活动氛围中都会联想出许多有关联的事物,并争先恐后抢着发言,就连部分胆小的孩子也会饶有兴致地边玩边说,如:马路是汽车的摇篮、酒瓶是酒的摇篮……从而使诗歌延伸活动在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与积极的发言中得以深化,最后教师小结活动内容时,孩子们还仍然兴致勃勃地沉浸在想象的情境中,一堂活泼、生动的诗歌欣赏教学课终于在活泼、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无穷的回味留给孩子们的更多是对下次教学活动的期盼。
三、编诗
《纲要》中提到: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在《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的一书中提到“想象力,这是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创编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很多益处,不但在感受美、创编能力、观察能力、讲述能力等方面让幼儿获得很大收获,而且让幼儿更加热爱生活、积极、上进。有了选诗、赏诗作为幼儿诗歌创编的“养料”,幼儿用想象这“天生的财富”,把自己的体验、感受描绘的富有艺术的美丽。他们的想象大胆、清新、淳朴却又奔放。
如源源创编的诗歌《秋天的雨》 :
秋天的雨像什么?像一把小钥匙。
秋天的雨像什么?像小蚂蚁。
秋天的雨像什么?像小螺钉。
哦!秋天的雨,还像妈妈手中的缝衣针。
他通过某一事物的外形特点的掌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进行想象联系。简单的各种物体形象,却在小作者的诗歌中生动的犹如雨天的精灵带给大家一些惊喜和压抑不住的激动。
又如,小朋友的合作诗《我的心情》:
太阳出来时,天空是红色的。
下雨时,天空是灰色的。
彩虹出现时,世界是彩色的,我也是彩色的啦!
在幼儿的世界里,色彩不单纯是色彩,它有着喜怒哀乐。教师可御用对于各种色彩引导幼儿进行想象,通过相关特征的联系创编儿童诗。让色彩在幼儿的想象力中成为更多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用暖色和冷色表现自己的情绪变化,是幼儿喜欢的方式,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用这种方式向成人宣读着自己的感受。
在对幼儿进行儿童诗歌创编活动的研究中,在获得这些想法后,对于创编儿童诗还生成了一些启示:
1、家园同步,家长支持的重要性。“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纲要》)首先,幼儿与家长在一起体验着和幼儿园不同的生活,在这过程中,家长的支持让孩子们创编的积极性提高。其次,幼儿的年龄特点,创编需要合作,尤其在家中,需要家长记录,此时,家长的支持对于幼儿创编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应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幼儿进行创编活动。给予创编的情感环境支持。进行创编活动对于幼儿来讲充满新鲜感,同时对于儿童诗创编,幼儿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幼儿需要一个支持创编的情感环境,让幼儿敢于儿童诗创编、乐于儿童诗创编。
3、不能过分强调创编技巧。过分的创编技巧对于幼儿来说还不适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对于创编技巧的要求是自然的提高的,而不是在某一阶段必须达到某一程度这样死板,这样,对于幼儿的儿童诗歌创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4、支持幼儿个性化的创作,不能给予幼儿创编标准化的模式。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创编儿童诗也是如此,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我们的儿童诗也是很丰富的,它也有着自己的“一百种”或者更多。让我们的孩子张开飞翔的翅膀,融入到这个美丽的诗中。
手工材料
关键词:仿编
- 故事仿编:小猴的出租车 2011/05/24
- 如何引导苗苗班幼儿仿编儿歌 2010/11/22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