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教育论文:对托班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思考
0-3岁是人生的起步,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托班教育已经在各地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托班教育缺乏理论和实践的认识,通常将托班教育视为幼儿教育的简化,认为只要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加以简单化就可以在托班进行教学,同时只要将孩子照顾周到就是托班教育的所有,缺乏对托班教育全方位的计划和思考。笔者试图从当前的现状出发,对托班教育的提出几点个人的观点和思考。
一、关于环境创设和玩具的提供
托班孩子在进入托儿所以前,刚从爬行过渡到独自走路,有的还没有脱离尿不湿与奶瓶,离开温馨的家庭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紧接着断奶以后的又一次“断奶”,此时,一个好的环境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托班的环境要做到家庭化、生活化。因为孩子离开家庭以后,失去了家庭的呵护,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安全感,这就需要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类似于家庭的、非常生活化的环境,让他们在托儿所找到一种家的感觉。活动室和午睡室的墙面可以用色彩温和墙纸或墙布,护墙最好用软包,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在孩子活动的区域可以铺地毯或能经常清洗的泡沫软垫,上面还有许多柔软的靠垫,孩子们能在上面自由地滚爬、休息。
2.不适宜在活动室放置沙发。现在,有很多人主张在托班孩子的活动室里放置一、两张小沙发,让孩子像在家一样,可以在沙发上爬来爬去地玩,这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不是最妥当。因为越是小的孩子他们的从众心理越明显,越需要同样的东西,然而我们不可能为他们提供这么多的沙发,而且托班孩子活动能力差,动作不协调,他们更需要大而安全的空间,而沙发会占去许多活动场地,影响孩子的活动。因此,放置沙发的弊大于利,我们可以用软靠垫来替代沙发,小巧而实用。
3.将“家庭”儿童化。托儿所毕竟不同于家庭,这是专门为孩子生活、活动而创设的空间,这里的一切全是为了孩子。教师在设置环境时,要将这个“家庭”加以儿童化,活动室的色彩应避免用那些我们成人喜爱的或非常刺激的颜色,可以选用漂亮、柔和的色彩;我们可以在墙面挂上孩子喜爱的小挂件,如:小木偶、毛毛熊、风铃等;各种软性玩具尽量要多,到处都可以放置一些,孩子们随时都能玩;另外,最好开辟一块能让孩子们随意涂画、粘贴的墙面,因为信手涂鸦是该年龄段孩子的特性,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家不允许做的事在托儿所能随意地做,没有大人地责怪,只有老师的赞许和拥抱。
4.自制玩具更受孩子喜爱。从现状来看,教师比较注意为托班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一般较多地为孩子提供柔软的毛绒玩具、色彩鲜艳的塑料玩具,如玩具电话机、玩具车,甚至色彩亮丽的小型滑滑梯、森林小屋等。然而据我们观察,孩子对这些成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好看”、“好玩”的玩具并不非常感兴趣,恰恰相反,很少会有孩子将一颗石子、一根小木棒丢弃,他们对越接近真实的而不是刻意制造出来的玩具越感兴趣,因此,教师应更多地为孩子提供一些可看、可摸、可听的简易玩具。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地废弃物品(必须是卫生、安全的),如将装果汁的塑料瓶做成掷物玩具,提供一些小夹子让孩子将它们一一投入瓶中,摇摇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孩子会一遍一遍反复地玩;也可以在一些比较大的容器(如:鞋盒、大塑料罐等)壁上开一个个的小孔,使其大小、形状与要投入的物品相吻合,如开一圆孔,使其大小适合投入瓶盖,开一个长方形的孔,大小、形状适合投入小积木;另外,卷筒纸的硬纸芯很轻便,孩子可以将它随意地滚动、在地上敲击、当望远镜,都很好玩,而且收集很容易。然而,不论什么类型地玩具,对于托班孩子来说,同类玩具要多,满足孩子的从众心;同时玩具要放置在便于孩子取放并能保证孩子安全的位置。
二.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
1.教师是孩子的“白天妈妈”。我们常用“老师象妈妈”来形容幼儿园老师,现在的托儿所老师也基本上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可亲可爱的妈妈”,这样的教师角色定位有它的合理性,孩子在离开妈妈之后依然得到“妈妈”的庇护,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温暖。
2.教师更应是孩子们的玩伴。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其它孩子充满好奇,他们的友谊也开始慢慢地萌发,然而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此时,教师若以玩伴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中间,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交往的情况对孩子进行适时、适量的干预,让孩子模仿交往行为,这种模仿对于婴儿来说比教师的说教更有效。如当一个孩子看到别人好玩的玩具时,强烈的占有的欲望就会显露出来,而另一孩子也不肯将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如果此时教师用一大堆的说教让孩子分享,绝不是一种好办法,而如果教师提出要这孩子的玩具,那他(她)就会显得大方得多,原因是教师会在一定的时候将玩具还给他(她),也就是说他(她)必须确信分享的东西最终会归还他们时,才会愿意分享,那么,此时教师的参与会引导孩子寻求解决的办法,学习与同伴的交往。另外,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整天以成人为伴,很少有小伙伴,而我们的老师却穿着妈妈的家居服穿梭于孩子中间,虽然方便,既不怕脏,又可以随身带一些孩子要用的卫生纸等物品,但是会让孩子失去新鲜感,他们每天都需要有新鲜的刺激,他们每天都想看到亲切、漂亮、可爱的老师朋友,老师的服装也能带给孩子视觉上的享受。
三、关于生活护理
托班孩子的生活护理无疑是教师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教师对孩子的生活护理可谓是“细致入微”,吃饭老师喂,洗手老师帮着洗,男孩子解小便时教师端着痰盂接,孩子只需像木头人似的垂着两手解小便。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赖于他们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好奇心则促成他们去尝试,他们不论自己会不会,都喜欢自己拿着调羹吃饭,自己搬东西。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发展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千万不能千篇一律。教师可以尝试用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洗手时,教师可以编一首简单有趣的儿歌,让孩子边玩边洗手;在孩子们吃饭时,教师也可以用游戏性的语言鼓励那些已经学会吃饭的孩子自己吃饭。再如,有的男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小便,尤其是夏天衣服穿得比较少的时候。还有的托儿所为了便于孩子随时解小便,就将便盆放到活动室,其实没有这个必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能自主地控制大小便,而且,将便盆放在活动室非常不卫生,况且大多数孩子在家也没有这样的习惯。综合以上情况,托儿所的生活护理工作有时做得过细,忽视了孩子的能力和发展的需求,也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对孩子进行细心照顾的同时,要给予孩子尝试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包办代替,但是,教师也不能视而不见,要特别仔细地去观察孩子,当他们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有效地提供帮助。
四、关于活动的设置和开展
据观察,现在的托班教育基本呈现出幼儿园教育小化、简单化的模式。
1.教学活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在一天中安排一个集体教学活动,而这一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各种资料中选择内容,然后确定教学目标,进行周密的设计。但通常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目标过多,形式不够游戏化,教师缺乏灵活性。首先,对于托班孩子来说,教学都是启蒙性的,活动过程中就内含了孩子所需要的及教师想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某个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孩子能够对活动产生兴趣,能愉快地参与活动,能开口说话,无论他们是否学会教师需要教给他们的语言,都是一种成功。也就是说,对于越是小的孩子,教学过程以外的“外在”目标就应该越少,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学会什么知识,体会什么情感,理解什么意义,这都是空洞而虚幻的目标。其次,在托班进行教学活动,更应该注重游戏化,而幼儿园的那种围个圆圈座,听老师讲故事,回答老师提问的形式,显然不适合托班的孩子。同样是一个故事,不需要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述来完成,而是将故事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能让孩子和老师共同参与的游戏,在游戏中把故事的部分语言用通俗而简短语句表达出来,避免让孩子机械地学习语言;在孩子的座位排列上,有时我们也可以允许孩子在她自己喜爱的地方,抱着她心爱的娃娃,或站或坐,但必须是教师的目光和声音能触及的地方。当然,这种形式的运用是要建立在具有一定常规的基础上,运用次数不能过多。再次,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活动计划应该灵活应用,切勿机械、刻板。因为我们对越是小的孩子就越难以预料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会发生的状况,教师也难免会估计不足,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障碍,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孩子的活动情况,及时对计划做出调整。
2.活动区的设置。托班孩子喜欢自由地、四散地活动,而且他们会随时改变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地点,这就决定活动区的活动比较适合托班孩子,但是从现状来看,托班的活动区设置适宜性不够,有的区域形同虚设。托班孩子年龄比幼儿小,并不说明可以将幼儿喜爱的区域活动小化了以后给托班孩子,比如幼儿非常喜爱美工区,这是因为他们能够比较有意识地利用教师为他们所提供地材料,通过自己的审美活动和创造活动塑造一件他们自己觉得最美的艺术作品,而托班孩子的创造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利用几张彩色纸或一只废纸盒通过撕撕、贴贴来进行创造,并且他们对一个活动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他们常常是在美工区转悠一圈就会离开,难以坐下来耐心地活动,因此这种利用色纸撕贴之类的美工活动不适宜在托班开展,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纸团、排笔、刷子、大盆的颜料等材料,让孩子自由、随意地大色块地涂画。再如,为托班孩子提供地图书要有别于幼儿图书,因为他们尚缺乏阅读能力,对图书中所描画地故事他们无法理会,我们只能为他们提供一些纸张厚实,叶数很少,画面较大,形象鲜明、单一,色彩鲜艳、单纯的图书。总的来说,尽量减少那些安静的、需要孩子有较好的耐心和工作细腻的活动区,多为孩子设置一些能让孩子敲敲打打的、能让孩子与同伴开口交流的活动区,同时避免单一,注意室内外结合,大活动量与小活动量结合,个人活动与交往活动结合。
五.关于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首要目标,同样也是托班教育的首要目标。对于情感教育我们提倡的是要给孩子愉快的情绪,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于是首先要让孩子从对母亲的依恋中走出来,高高兴兴地上托儿所,这确实非常重要。但是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并不是情感呵护地代名词,情感教育还应该包括给孩子一定的情感刺激,而人的情感也就是在适宜的情感刺激中获得发展的,我们不能因为怕孩子不高兴而避免那些会给孩子带来情感刺激的教学活动。如在孩子进入托儿所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的情绪已经处于稳定,这时我们可以开展“我爱爸爸,我爱妈妈”的活动,我们不要因为活动过程中有的孩子会想爸爸妈妈、会哭闹而感到害怕,其实这种想念就是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一种情感刺激,这种想念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美丽,活动后,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使他们很快的从这种想念中走出来。再如,有的孩子因为某个故事中的某一形象而感到生气,这就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教师不要害怕某一教学活动给孩子带来的某种情感刺激,更不能将“让孩子愉快健康成长”、“愉快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只要孩子整天开开心心,避免一切适宜地情感刺激,而关键是教师要能够帮助孩子进行调整。
托班教育作为早期教育的一部分,它与幼儿教育共同构成学前教育。托班教育起步比较晚,但是,它自从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至今,在短短的几年中有了可喜的变化。然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的东西,从课程的设置、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选择到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托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衔接等都是全新的领域,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摸索,使之能真正地为孩子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俞晓枫)
手工材料
关键词:现状
-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中教师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2/12/25
- 美术活动:小猪造新房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2007/07/04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