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教研平台 促进教师成长
在课程改革的探索中,我们深切地感到需要专业理论与教育技能作支撑。教研活动是教师学习课改理念的平台,实践课改精神的桥梁,因此我们努力在教研方式上创新,根据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贴近教师的教育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一、通过问题式研讨解决日常教学所需
每学期初,我们广泛征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的困惑,组成系列“热点话题”,将突出的困惑点作为园教研重点,例如:“什么样的教师行为是适宜的?”“如何让散步活动有趣有序?”“如何处理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问题式的学习打破了“自上而下的计划式教研”,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往往能有深度地进行。比如在“如何让散步活动有趣有序”的研讨中,首先教师们分析“散步时幼儿兴奋的”有的是因为他们没搞懂散步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区别,有的是因为教师事先没有提好要求等。接着围绕“如何让散步变得有趣有序”进行讨论,教师们各抒己见,在互动中一个个金点子产生了:有的说可以利用广场上的黄色砖块玩向左向右走的游戏,结合倒走、侧身走的动作练习,还可以结合顺数、倒数的练习;有的说可以带孩子参观蔬菜园,认识农作物:有的说可以让孩子带着问题欣赏会说话的墙面,如安全墙、棋类墙、语言墙……这种围绕当前困惑问题开展的研讨有效解决了教师的实际所需,对提升教师的理念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通过合作式研讨实现智慧分享
合作式研讨可以启发智慧,互惠思想和经验,激发教师的洞察能力。在教研中我们积极搭建互动的平台,给教师提供合作、分享的机会。每次教研活动的前十分钟是教师自主交流的阶段,大家把自己在各类媒体上接受到的新信息与大家共享。之后针对周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集体反思,集体备课。如在“三八”节来临之前。我们组织教师讨论“如何让爱妈妈的教育深入幼儿心田”“如何让亲情教育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同时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现,共识在讨论中形成。教师们意识到要把传统的说教活动变成生动的、可触摸到的情感教育:请孩子在家为妈妈做一件事,体验妈妈的辛劳,激发孩子关爱妈妈之情;各班预设了请妈妈来园和幼儿共庆“三八”节的活动方式,有制作礼物赠送妈妈、喂妈妈吃蛋糕、猜猜妈妈职业、和妈妈做游戏等。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普遍觉得自己的思路打开了,感受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策略共享”的乐趣。
三、通过专题式研讨提升专业水平
每学年幼儿园组织教师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并将共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列为研讨专题,先收集资料、讨论辨析进行理论武装,再通过一课多研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在对问题分析、讨论、争辩、实践、归纳的过程中教师达成了共识,提升了实践智慧。
1 通过参与式讨论获取理论。我园借鉴瑞吉欧的教育理念,运用脑力激荡法,组织教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困惑,然后大家一起归纳整理,形成主题网络,并派汇报员代表本组汇报。在这过程中教师们相互交流、学习,使教研活动更具研究性。如在开展“探索区的组织与指导”研讨活动中,开始大家对“教师如何进行有效观察指导,如何让探索区内容既有趣味又具挑战性”等心存疑虑。在围绕“如何有效开展探索区”进行自我学习后,我们再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章,让大家更清晰地明确探索区的组织指导是:感知讨论。激发兴趣一引导探索,尝试发现一验证交流。迁移应用。
2 在观摩研讨中互相学习。在理论武装到位后,接着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最近发展情况,制定详实可行的计划,并创设良好的探索区活动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探索区活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同时组织教师就“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内容选择的适宜性、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深入各班观摩探索区的组织。之后,大家对各班探索区组织过程中的亮点以及自己的看法等畅所欲言。在交谈中,教师们重新审视了探索区的定义,尤其对教师如何在探索区有效指导有了新的领悟。通过这样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教师们知道了如何选择探索区内容,如何根据区域目标确立关键经验,如何同孩子一起准备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层次性的学习材料……在一次次互动式的研讨中,新课改的精神逐渐内化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张荔燕)
手工材料
关键词:教研
- 让保育员在互动式教研活动中成长 2013/01/25
- 幼儿园吸引家长参与教研的意义与模式 2013/01/16
-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2013/01/03
- 在“雁阵”理论启示下,有效建设幼儿园教研组 2012/12/22
- 浅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促教师组织实施能力提升 2012/12/13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