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学习型教研组建设
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是指教研组围绕某一具体问题自行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以“发展教师的能力”为共同目标,强调学习者的主观性,营造一种主动为师、主动求师的环境。把个体内向式自觉与群体问外向式互学结合起来,在实践、研究、学习中引发新旧教学理念的撞击、交锋。重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行为,进而增进教研组的凝聚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提升教研组成员的综合素质。
一、研究运作流程,建立引领模式
1.发现问题。我们以问题征集的方式,要求大家关注以下三个内容: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和困惑,在矛盾和困惑中提出问题,在尝试性排除障碍中发现问题;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从具体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并在“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对自己平时的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反思和评价,梳理、归纳、发现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大家既可以梳理自己实践中渴望解决的真问题,又可以对“什么问题你感到棘手”等类似问题做思考。
2.问题呈现。大家把发现的问题记录在“问题记录表”中,记录时需先描述“我发现的问题”“我经历的教育教学现象”,再阐述“我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说明“我发现的问题”,就问题产生的整个过程,形成书面材料。记录下“我发现的问题”之后。大家一起对所有问题作全局性的思考,从问题的相关性、重要性、可解决的程度等几个要素作思考和论证。进行筛选和归纳,最终形成有效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对问题进一步剖析,并通过讨论找出问题产生的症结。
3.设计方案。“问题呈现”之后,接下来是大家围绕问题交流观点,通过一系列途径寻找和形成初步的问题解决方案。在共同交流探讨过程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筛选提炼后形成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即形成“研究方案”。
4.行动探索。这是一个动态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其探索方式主要包括:(1)合作探究。根据研究方案。进入教学实践研究阶段,验证研究方案的可操作性,提炼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2)外力支持。有时在实践研究阶段会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借助组外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有效策略。一是请姐妹园教研骨干共同把关,二是请其他教研组教师共同探讨。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相互间不断的交流与碰撞,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5.产生新问题。在经过行动探索流程后,研究方案不断优化,“呈现问题”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解决。大家也在实践中得到专业成长。同时。又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催生新的研究。
二、关注引导策略,提高引领作用
1.多角度反思教研活动过程。我们引导教师对教研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思。如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回味或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在什么情景下你感到最焦虑或沮丧?你感到最自豪的教学活动是什么、为什么……从中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
2.关注教师对教研内容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有对教研内容建立了积极情感,才能更积极地投入教研活动。因此。在教研内容直接指向教学的同时,要关注教师对相关领域背景知识的感受以及教师对研究内容的情感体验,这样教师才能与研究内容融合为一体。
3.及时整理提升教研成果。为使教研成果支持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发挥其更大的效益,我们采用定期教研简报的形式将研讨共识发布在幼儿园网站上,并以小型讲座的形式,将研讨的成果进行整理与提升,让大家共享教研成果。
三、拓展教研形式,实现引领价值
1.案例式教研。我们借助教学现场、文本资料、影像资料等多种类型的案例,激发教师剖析、诊断、反思。案例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实效性,深受教师欢迎。“名师引领”“师徒展示”“应邀听课”等案例式教研,已成为教师快速成长的主干道。
2.菜单式教研。我们定期组织教研组为教师提供“菜单式”学习目录,既有类似多元智能等基础理论文章,又有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教学指导性、人文修养性文章。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随意“点菜”,满足个体需求。在自主化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化。同时,教研组还要求教师通过读书交流会、教育信息资源推荐会、轻松愉快的周末聚会f如实地体验、专题辩论等形式,检验学习成效,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3.竞赛式教研。我们为教研组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了众多竞赛式练兵平台,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科所等部门组织的各项评比,通过撰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研究、教育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锻炼教师对教育教学现场的关注能力和与理论结合的分析能力,内化知识,提高解决实践中疑难问题的能力。(丁备奋)
手工材料
关键词:教研
- 让保育员在互动式教研活动中成长 2013/01/25
- 幼儿园吸引家长参与教研的意义与模式 2013/01/16
-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2013/01/03
- 在“雁阵”理论启示下,有效建设幼儿园教研组 2012/12/22
- 浅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促教师组织实施能力提升 2012/12/13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