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基于师幼平等视角下的师幼互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un 感谢 yun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人际交往。师幼互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师幼平等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互动氛围,有利于发挥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有利于体现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体地位。从师幼平等的视角来看,实现师幼互动的策略有: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温馨的师幼互动环境,践行共生共长的师幼互动做法。 
  【关键字】师幼平等;师幼互动;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纲要》处处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倡导幼儿园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合作者。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中应平等地对待每个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在师幼平等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师幼互动。 
  一、师幼互动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一)师幼互动的内涵 
  师幼互动是发生在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其内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来理解。狭义的师幼互动是指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幼儿是两个独立的、平等的主体。广义的师幼互动除了师幼双方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外,还包括相互作用的背景、内容、机制、结果等。师幼互动是幼儿园实现各项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还是教师内在的教育理念和外显的教育行为相结合的体现。 
  (二)师幼互动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教师与幼儿都是教育主体,整个教育过程中包含着“主—客”和“主—主”双重关系,恰当地看待这种双重关系,我们就能区分师幼关系中的主客体,使教师、幼儿的主体性均得到充分发挥。 
  2.教育学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并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模仿的基础上重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者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协作者。只有把知识学习的过程变成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引导幼儿的前提是师幼对话。通过双向交流,师幼双方达到了知识、经验、精神、价值的共同感悟和体验。 
  3.心理学基础 
  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和根本。《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写道:“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代教育要求培养知情意统一完整的人,是以平等、互动、创新为核心的和谐的师幼关系作保障的,是以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原则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以人为本的最大特征是体现人的本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多种合理需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充分调动教师和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4.社会学基础 
  《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由此可见,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促进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健康发展,而这主要通过师幼交往来实现。这要求确立以“交往理论”为基础的师幼互动关系。这种交往是以理解为目的、以对话为基础的师幼之间的精神交往,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对师幼双方都具有陶冶性。 
  二、师幼平等在师幼互动中的意义 
  在实现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师幼平等。所谓师幼平等是指教师和幼儿在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主体地位及个体权利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谐融洽的交往关系。师幼平等在师幼互动中有其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互动氛围 
  教师与幼儿在师幼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传统的师幼关系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唯一主体,他们主持着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幼儿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客体,当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缺乏主体性时,师幼之间就形成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以师幼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新型的师幼关系强调师幼双方是学习中独立、平等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弱化自己的权威,认可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人格和个性,把幼儿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教师既要尊重全体幼儿的人格,对全体幼儿一视同仁;又要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尊重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脾气和感受,给他们自由发表看法的机会,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更要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积极发言;还要宽容幼儿的错误,幼儿毕竟是成长中的人,在学习、游戏过程中,犯错误在所难免,理解这一点,就不会求全责备了。 
  (二)有利于发挥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 
  《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许多年来,批评家们曾经指责学校包括幼儿园是“充满不公平、极权主义和歧视的蜂窝”。要实现师幼互动,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教学中的教条,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师幼之间自由、开放地交流想法,允许幼儿畅所欲言,异口异声,允许幼儿犯错,引导幼儿积极地探索、思考。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我国教育界也认可这一观点。教师与幼儿交往时,要尊重幼儿的人格、个性、自尊心、情感,把幼儿看作是与自己完全平等的人,做平等中的首席;改变教育者、管理者、保护者的角色,成为良好互动环境的创设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师幼积极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 
  (三)有利于体现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与幼儿都应该是互动行为的发起和行为的反馈等方面的主体。但是,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常常处于主动者的地位,他们掌控着互动行为的发起和互动过程,约束着幼儿的行为,占据着互动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幼儿更多地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我们应该倡导师幼平等,要求教师成为幼儿的知心朋友,常常与幼儿交谈,理解幼儿的愿望和要求,促使幼儿畅所欲言,自由选择,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活动。遇到问题时,师幼协商解决。例如,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的类型和玩法。在师幼平等的情形下,幼儿的兴趣、需要、情感、自尊心、人格等都得到了尊重,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愿参与、我要参与”的愿望。 
  三、师幼平等视角下实现师幼互动的策略 
  《纲要》的基本精神是教师要关注、关爱和支持、指导幼儿,在与幼儿积极有效互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发展。那么,在师幼平等视角下,我们应采用哪些策略来实现师幼互动呢? 
  (一)平等对待每个幼儿,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纲要》贯穿着以幼儿为本的思想。以幼儿为本的核心就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其内涵是:充分地信任幼儿的潜能和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和民主。所以我们应认识到,幼儿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有禀性天赋,各有情趣需要。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个幼儿,也就是要“信任每一个幼儿”“赏识每一个幼儿”“理解每一个幼儿”“发展每一个幼儿”。同时,教师要把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特别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顺其天性、发扬个性,促使其禀性天赋得到充分张扬,促使其兴趣爱好得到个性化发展,促使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温馨的师幼互动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活动与表现提供机会与条件。 
  1.创设适合师幼互动的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
 
  活动室作为师幼互动的主要场所,应宽敞明亮,舒适温馨。在活动室内应有丰富多彩的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设备和材料。充满童真和童趣的设备和材料能诱发幼儿的积极行为,幼儿凭借自身的思考、判断,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获得知识经验。同时,教师在空间的设置上应力争布局合理。假如教师与幼儿之间隔着桌子、椅子等物体,就会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效果。在通常情况下,采用马蹄形和半圆形的空间设置,可方便教师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和身体上的接触。因为缩短师幼之间的空间距离,更利于教师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墙面和空间,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汲取知识营养。比如,在室内外开设各种区角,吊挂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这样,墙面和空间环境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会时时刻刻教育幼儿,帮助幼儿在观察和嬉戏中发展自我。 
  2.营造适合师幼互动的民主平等宽松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应随时以平等的身份、亲切的语言、和蔼的表情、欣赏的目光、积极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师幼互动的精神环境。师幼对话是师幼互动的主要形式。在师幼对话的过程中,富有童趣、简洁明了、感情充沛的语言能调动幼儿快乐的情绪,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积极的活动状态,从而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例如,幼儿园区域活动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强调让幼儿自由选择、自我决定、自我协调、自由交往。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仔细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应答;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中,在与不同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因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所感受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以不同的问题为线索,激发幼儿多向思维,大胆操作;还要有的放矢地对幼儿的表现作全面、客观、公平、引领性的评价。 
  (三)践行共生共长的师幼互动做法 
  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师幼互动的效果。但是,在现实的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师幼互动的实效性并不理想。据有关调查,40%以上的教师的师幼互动观念不强,师幼互动绝大多数由教师发起;教师对幼儿发出的信号不能及时作出恰当的回应,鼓励评价式语言方式单一。所以,我们应该打破传统,坚定现代教育信念,践行共生共长的师幼互动做法。具体地说就是尊重幼儿、平视幼儿、解放幼儿(解放幼儿的大脑、双手、眼睛、耳朵、时间、空间)。尊重幼儿是前提,平视幼儿是基础,解放幼儿是关键。尊重幼儿的人格、差异、兴趣;蹲下来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彻底解放幼儿。例如,在区域活动中解放幼儿的耳朵,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倾听教师讲解规则要求;解放幼儿的眼睛,让幼儿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过程;解放幼儿的空间,给幼儿提供活动所需的材料,促使幼儿与材料互动;解放幼儿的双手,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操作,而不是无意识地摆弄物体。在整个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敏感地察觉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对幼儿发出的信号给予适当的回应;解放幼儿的大脑,激发幼儿进行多向思维;解放幼儿的时间,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探索、发问、思考,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如此,幼儿具备了聪慧的耳朵、敏锐的眼睛、思维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在空间适当和时间充分的条件下,共生共长的师幼互动做法才能得到落实。 (作者:范海霞 卢清)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0. 
  〔2〕韦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3〕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7-92. 
  〔4〕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智〔M〕.高潮,薛杰,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49-50.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7.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 
  〔7〕甘剑梅.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J〕.教育研究,2003,(4):19-24. 
  〔8〕徐杰.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12-17. 
  〔9〕方志丽.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研究,2006,(2):8. 
  〔10〕闵容,罗嘉文.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06,(1).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分裂及其综合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