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透视社会实践活动解读幼儿真正需求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dasy 感谢 dasy 上传 0人参与

  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支撑下,我园积极实践“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课程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以主题探究为主要课程建构形式,进一步拓展了课程领域。但当我重新审视这种教育形式时,却不禁要问:这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何在?现以《植树活动》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活动前教师与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谈话,告诉他们将去植树,以及植树的意义。然后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联系树苗、场地、车辆;家长准备工具,家长和孩子(或干脆家长独立)完成“许愿卡”的制作。接着,充满希望的植树活动开始了,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都很积极主动。活动后,教师布置了一面活动展示墙,墙上活动时的照片、家长的感想应有尽有…… 
  活动很完整。有前期的准备:物质准备和对孩子进行的活动说明:有中期的过程:大家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有后期的延续:展示墙的创设。然而,当我再次回顾这项活动时却产生了许多感想。看看这些加线的字词,在三个活动环节中起主导作用的都是教师和家长。这显然是脱离了活动的目的——通过植树这个主题活动来引导孩子们建构自己的知识,培养幼儿的合作、互助等能力。 

  ●如果我们把“植树”这项活动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那么它应该有启动、实施和总结展示三个阶段。 
  1 启动阶段:教师和幼儿通过多次讨论,选择、确定所要研究的主题。制定主题网络图,完成认领任务、分组、家长告知等主题探究的准备工作。相比之下,“植树”活动中教师没有引导孩子们进行有关植树话题的讨论,没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孩子们对植树的探究兴趣,也没有形成在植树的实践活动中让幼儿去自主解决问题的任务意识。 
  2 实施阶段:幼儿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实验、资料查阅等方式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和描述他们获得的认知与信息。上述活动的阶段中,孩子们虽然表现得非常积极,但他们所进行的每一步都是在成人的“指挥”下完成的。由于没有第一阶段的“头脑风暴”,第二阶段我们即使给幼儿提供了资源,也不能达到引导孩子们在活动中进行探究的效果。 
  3 总结展示阶段: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归纳、整理探究的成果,鼓励幼儿对自己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性评估,引导幼儿想办法将有价值的探究结果,用自己的“一百种语言”有效地进行展示。“植树”的展示活动比较单一,教师只提供了现成的活动展示墙,没有考虑到孩子也有许多想说和想表现的想法,也没有认识到这一环节应该是给孩子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进而提升孩子的经验。 

  ●综合上述分析和思考。依据设计教学的理念,我对植树主题活动有了新的想法。 
  1 启动阶段:通过观看树与人及动物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了解树与人及动物的关系。并运用“经验激活法”来激活幼儿已有的经验和激发幼儿对树探究的兴趣。接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头脑风暴法”来引导幼儿提出关于树的各种问题。然后,借助3月12号的植树节,教师和幼儿一起开展“我为小鸟找个家”的植树活动。 
  2 实施阶段:通过讨论,教师帮助幼儿了解植树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完成植树所需物品的计划表、制作“祝愿卡”、查阅资料了解植树的方法等方式使幼儿对植树活动有较深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画在问题卡上(如需要浇几桶水等),并请家长在植树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探究问题的答案。 
  3 总结展示阶段:教师可以请幼儿讲述自己在活动中探究的问题结果、猜想自己种的树将来会有什么用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展示,引导幼儿把植树的全过程创编成小故事讲给其他人听,等等。 

  ●通过对《植树》活动的分析。我对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了以下几点认识。 
  1 幼儿喜欢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游戏。幼儿园的课程应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出发点,不断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让幼儿获得发展。 
  2 幼儿学习的关键是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而理解的重要条件是靠幼儿自身的探索。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幼儿在大自然和大社会中亲历亲为,在探索中发现知识。 
  3 利用周围的社区资源,拓展幼儿园园本课程,更能激发教师开发课程的热情与创造力,更能体现出园本课程的个性化与特色化。 
  4 在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要重新解读自我角色。解读幼儿真正的需求。改变以往为了外出而外出的做法,将外出社会实践作为幼儿探究问题的有效窗口,满足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赵新娜 赵新宇)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护身符”引起的风波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