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在实践中完善 在探索中成长——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jimi 感谢 jimi 上传 0人参与

  本学期,笔者参加了“原创活动设计研究”项目组,以课例研究方式研发活动设计。我自主设计了“纸片变变变”科学活动,并通过同事间的研发性学习和深度教研,力图将该活动设计得更完善。在这个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下面呈现的是整个研发的过程。 
  设计意图 
  螺旋形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形状,孩子们常常在游戏时接触到。为了让孩子们更生动具体地认识螺旋形,我决定组织一次有关螺旋形的活动。 
  案例描述 
  第一次试教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对生活中的螺旋形有进一步的认识。 
  2.能积极动手动脑参加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根湿的毛线、一块泥工板、一把剪刀,圆形纸片若干。 
  2.螺旋形实物若干,螺旋形画一幅(用毛线绕成)。 
  简单过程 
  1.出示毛线,引导幼儿用一根毛线大胆造型,了解螺旋形。 
  2.蚊香变魔术,认识立体螺旋形。 
  3.小组合作,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螺旋形。 
  4.纸片变变变,引导幼儿剪出螺旋形。 
  5.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变长长的螺旋形。 
  活动反思:这一次试教,幼儿都愿意参加探索活动,但是我自己觉得很累,感觉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太多了,违背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幼儿并没有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而且活动环节的设置、把握也存在问题。如:我没有深入地思索“玩毛线”环节的目的是什么:区分平面和立体螺旋形对幼儿的影响不是很大;找“螺旋形”环节中,我提供的材料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很多孩子都没有交流的机会。 
  结合项目组教师的意见和我对第一次试教的反思,我对活动过程进行了修改,删除了不必要的环节,提供足够的材料放手让幼儿大胆进行探索。最终把活动过程调整为:自由探索圆纸片变螺旋形的剪法-总结-再剪一次-变长长的螺旋形-用其他形状的纸片剪刀螺旋形-延伸到在生活中寻找螺旋形物品。 

  第二次试教 
  片断一: 
  师:这张圆纸片想变一变,变成长条,小朋友能不能想个办法帮它?怎么变? 
  幼:变成绳子、像蛇一样长…… 
  片断二: 
  师:圆纸片剪完后,你觉得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把圆纸片变成螺旋形的? 
  幼:变成了蜗牛、棒棒糖…… 
  幼:我在圆纸片上一直剪一直剪就剪成了螺旋形(幼儿知道怎么变但是不能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师总结。 
  片断三: 
  师:这些纸片变成立体螺旋形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用一样大的纸片剪出的螺旋形长短却不一样呢? 
  幼:因为我剪了很久很久(所以剪得很长)…… 
  活动反思:第二次试教后,我感觉有许多细节上的问题,与听课的专家、老师们再次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困惑和问题又一次解开: 
  一是活动目标的制定过于笼统,所以我把目标的表述作了以下修改: 
  1.认识螺旋形,发现粗细会影响纸条长短的变化。 
  2.养成做事细致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是教学环节过多过细,如幼儿剪的次数就有四次,到最后孩子都喊剪得手酸了,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整合与简化。经过重新调整,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整合成两大环节:第一环节认识螺旋形,第二个环节是变长长的螺旋形。 
  三是活动中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敏锐性不够,不善于抓住幼儿对话中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失去使活动深入的机会。如片断一,有的幼儿回答“像蛇一样长”,我只要及时抓住并提出问题“长长的蛇喜欢怎样”,孩子就能很快地理解并把圆纸片剪出像蛇盘旋在一起的螺旋形,也不至于在这个环节上浪费过多的时间。片断二,我在总结螺旋形这个概念时不够科学,让幼儿误会说所有的棒棒糖都是螺旋形的。片断三,幼儿在介绍自己的螺旋形是怎么变长时说“因为我剪了很久很久”,我没有能够听出幼儿的话外音“我剪得很细所以剪了很久”,因为剪得细自然就剪出长长的螺旋形,从而失去一次对幼儿进行“做事细致”教育的机会。 

  第三次展示课 
  片断一(认识螺旋形后)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螺旋形,那我们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和螺旋形差不多的形状? 
  幼:蜗牛、海螺…… 
  (幼儿全部往贝壳类说,我立刻拿出其他的实物) 
  师:这些东西什么地方和螺旋形差不多的? 
  幼:电话线、螺丝玩具…… 
  师:还有吗? 
  幼:滑滑梯有一个滑道是螺旋形的。 
  幼:风扇转的时候也好像螺旋形。 
  …… 
  片断二(剪长长的螺旋形时。教师进行指导) 
  师:请你再变一次,比一比谁的螺旋形最长! 
  师:××小朋友剪好了,我帮他贴在黑板上,还有谁也剪好了,赶快拿上来和他剪的比一比。 
  师:现在××剪的最长,还有谁剪的比他长?快拿上来比一比。 
  师:比他剪的长我才帮你贴到黑板上,没有他剪的长我就不贴了。 
  师:想想,还能更长吗?再剪一张吧,你来挑战冠军。 
  师:你很认真,要是剪时再细致一点,说不定。冠军就是你的了。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如预想的一样,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孩子始终保持浓厚的探索欲望,积极动手操作。第一次操作时,我不强调操作结果,让幼儿通过主动尝试认识螺旋形,知道螺旋形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孩子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悦,对第二次的尝试学习就更加振奋期待,所以第二次操作就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这时教师注意观察,把握教育时机,适时引导。观察的着眼点放在幼儿是否大胆操作,乐于比赛,对于不愿参与的幼儿,我马上用肯定的语言来激励他们“还有谁也剪好了,赶快拿上来和他剪的比一比”“不要认输,你再剪一张,说不定冠军就是你的了”“你再细致一点,就能剪出很长的螺旋形”“你有进步了,剪得比刚才长了,你还能剪出更长的”……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幼儿,我耐心启发,循循诱导,用“你再想想”“你再来试试”等亲切自然的话语,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喜欢科学活动。 
  一次次试教、讨论、反思、调整、再试教、再调整的过程,是一次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我提高了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提高了课堂的组织能力,有效地实现了“以人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附修改后的教学设计: 
  中班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认识螺旋形,发现粗细会影响纸条长短的变化。 
  2.养成做事细致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人一把剪刀,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 
  2.螺旋形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认识螺旋形 
  1.出示圆形纸片,请幼儿帮圆纸片变成长条形。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方法:顺着圆形一直往下剪。 
  3.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认识螺旋形。 
  (1)圆纸片变好了,你觉得圆形变成了什么?(蜗牛壳、棒棒糖) 
  小结:对了,这个和小朋友说的蜗牛壳差不多,它从中间往外,一圈一圈,越变越大,就变成了螺旋形。 
  (2)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圆纸片是怎么变成螺旋形的? 
  小结:顺着圆的形状从外往里一直剪,剪的时候一边转纸片一边剪,就能剪出螺旋形。 
  (3)我们刚刚认识了螺旋形,那我们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和螺旋形差不多的形状?(螺丝玩具、螺丝钉、电话线、电灯) 

  二、第二次操作:变长长的螺旋形 
  1.观察并讨论如何变出长长的螺旋形。 
  2.提出比赛要求,幼儿再次操作。 
  3.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螺旋形,评出冠军。 
  总结:原来,在同样大的纸片上,小朋友在剪的时候,剪得越细,螺旋形就会变得越长。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时用其他形状的纸片剪出螺旋形。(海霞)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健康活动:保护眼睛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