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Scope课程述略及其教育心理学意义的简要分析
【摘要】课程作为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中介,是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当前的幼儿园课程领域中,起源于美国、历经近50年发展的High/Scope课程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其进行深层次解读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本文在概要介绍High/Scope课程的同时,试图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该课程所蕴含的教育心理学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High/Scope课程;教育心理学
课程作为将教育观念转化成教育行为的中介,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幼儿教育面对的是各方面发展水平有限的孩子,给这样的孩子设计的课程自然应该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较为特殊的课程,有必要对它的特殊性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一种课程如能长时间存在并成为典型的课程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对典型课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现有的各种课程,为深入进行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密歇根州的High/Scope课程就是这样一种典型课程,它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在今天的美国乃至全球的幼儿园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此,本文尝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High/Scope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以期对这种课程有进一步认识。
一、High/Scope课程的发展源流
要对High/Scope课程有较为正确的理解,需要对它的发展源流进行梳理。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密歇根州易丝莲蒂市公立学校的魏卡特注意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学校大半处于失败群体之中,他和同事们对此现象作了初步分析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能对这类家庭三四岁的幼儿进行早期介入服务,有可能提升他们入学后的表现。于是,他们在政府资助下成立了“Perry preschool project”(也就是High/Scope托儿所方案的前身)。〔1〕由于这个方案主旨是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高入学后的成就,因此它更注重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运用皮亚杰理论。1970年魏卡特又另外成立了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会,继续研究和推动High/Scope课程。到70年代晚期,此课程的研究和推广者对皮亚杰理论的重视程度有所减弱,渐渐强调儿童的知识建构,开始看重孩子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到20世纪末期,课程目标主要还是认知发展和学业成就,但“主动学习”成为整个课程发展的核心,社会情绪的发展也被列入主要学习项目。后来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会受美国政府委托,开发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课程。
二、High/Scope课程的教育目标
从课程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确定的教育目标可以看出各种课程之间的差异。在教育目标上存在两种导向:一种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主张根据儿童发展特征实施课程,要求课程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一致;另一种则强调为儿童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要求幼儿园课程与当前的教育体系相衔接,学前教育要为儿童正式入学后的学业发展做好准备。当然,幼儿园课程很少会出现完全单一的目标导向,只是更倾向于哪一方面而已。〔2〕虽说High/Scope课程早在1995年就将促使儿童“主动学习”作为其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但培养孩子以后上小学所需要的认知能力仍然是其最主要的教育目标。建立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上的High/Scope课程,前期偏重于认知性学习,后期较多关注知识的建构,将“主动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期望通过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来帮助幼儿建构起与小学学习相适应的认知结构。
三、High/Scope课程的内容
课程目标的定位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High/Scope课程的内容包括十大类:创造性表征、语言和口头表达、社会关系、运动、音乐、分类、排序、数概念、空间、时间。这十大类内容也就是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关键经验。〔3〕十大类内容又分别包含不同的主要经验:(1)创造性表征:通过五官来认识事物,模仿相关动作和声音,将模型、图片、照片与实景或实物联系起来,玩角色游戏和装扮游戏,用泥、积木和别的材料造型,用不同的笔绘画。将创造性表征作为幼儿要掌握的主要经验,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相适应。(2)语言和口头表达:与别人分享对个人有意义的经验,对物体、事件以及各种关系进行叙述,听故事、编故事,用不同的方式书写,用不同的方式阅读,听写故事。阅读和书写是儿童入小学后一定会用到的技能,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充分反映了High/Scope课程为儿童入学做准备的教育目标定位。(3)社会关系:做选择、计划和决定并将其表达出来,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考虑自己的需要,用语言将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参与团体例行活动,能敏感察觉别人的感觉、兴趣与需要,与成人和同伴建立关系,进行合作性游戏,处理社会冲突。皮亚杰认为社会性是心理发展的四个因素之一,儿童所受的文化教育虽然不能超越或改变其发展的顺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或减缓其思维发展的速度。(4)运动:以不移动位置的方式移动,以移动位置的方式移动,带着物体运动,以创意方式运动,叙述运动,依指示运动,感受节奏并能将节奏表达出来,依据节奏和顺序活动。教育心理学指出,运动技能是人类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任务的能力,High/Scope课程中运动部分的内容是按从低到高的难度要求设计的,先是单一的动作,后是逐渐增加难度的动作。(5)音乐:做律动,探索与辨认声音和旋律,唱歌,玩乐器。High/Scope课程的音乐教育首先强调基础音乐知识的认知和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并强调两者的结合运用。(6)分类:探索与描述事物的异同与特质,分辨与描述形状,分类与配对,用不同的方式描述事物,了解一种以上的属性,分辨“一些”与“所有”,描述某些事物所共有的特质。(7)排序:对属性作比较(长/短,大/小),对事物进行排序并叙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经由尝试错误进行两个序列的配对。(8)数概念:比较两组事物的数,以决定“较多”“较少”还是“一样”,一对一配对,数物品。(9)空间:添满与倒空,将事物加以组合或分拆,改变物体的形状,以不同的位置观察人、地和物,从不同的空间去体验和描述位置、方向和距离,解释绘画、图片、照片里的空间关系。(10)时间:根据信号开始和结束一个动作,体验和描述运动的速率,体验和比较时间、距离,预测、记忆、描述事件的顺序。〔4〕后面五类课程内容所包含的主要经验都需在给幼儿提供感知机会的基础上,让幼儿通过活动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的安排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符,有利于提高幼儿入学后的学业成就。
四、High/Scope课程的活动框架
High/Scope课程没有特定的教学方法,只有一个每日例行活动的框架,幼儿按照这个框架开展一天的活动,教师从中获得有关幼儿发展的信息。〔5〕这个框架规定了每天的时间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六个时间段。
1.计划—工作—回顾时间
这是一天中最长的一个时间段,也是High/Scope课程较有特色的安排,它是1964年由史密兰斯姬(Sara Smilansky)建议使用的教学程序,一直沿用至今。 每个幼儿先要计划自己当天的活动,思考一下自己想做什么事,并与教师讨论,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并给予引导,让幼儿有清晰的具体行动目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驱动力,它能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做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习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内部动机是由学习任务和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它与自我奖励相联系。在High/Scope课程中,幼儿自己计划当天的活动,每个人做的都是自己乐意做的事,活动本身能给幼儿带来愉悦。换句话说,幼儿能产生强烈的内部动机,从而促进整个活动的进行。
接下来是每个幼儿的工作时间。活动计划基本形成以后,幼儿就要开始活动直至完成既定目标或放弃计划为止。整个工作时间大约持续4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在完成工作后,幼儿要自己收拾活动场所,没做完的工作要暂时搁起来,用过的材料要放回原处。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学习一般要包含三个必要条件:外部条件,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有意义的、经过组织的信息;原有知识和技能,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技能;学习者的主动加工过程。High/Scope课程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要求空间的设计具有吸引力,区角的区分要鲜明,场地的布置要符合各个活动时段的需要,因而外部条件能得到良好的保证;孩子自己计划的活动是基于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的,这样有效学习的前两个必要条件就具备了。但是,如果缺乏幼儿的主动加工,新的学习还是不可能发生。自主工作时间的设置就满足了幼儿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的需要。
这个阶段的最后一项安排是回顾。幼儿聚集在一起,分享、讨论他们的活动经历。工作结束后,幼儿要及时进行交流、分享以巩固活动的效果。由于幼儿的记忆时间长度有限,如果回顾时间与工作时间间隔太久,幼儿记忆的精确度会受影响,交流的效果会大大降低。仅仅让幼儿动手操作、主动建构,不加以提升,会影响幼儿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幼儿在与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活动经历时,成功的体验能得到认同和赞扬,积极的情绪能得到正面强化,错误则能得到教师和同伴的修正,从而可以体会到来自周围人的爱和支持,因而及时回顾活动的情况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2.小组活动时间
这是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活动的时段,教师为了特定的目的设计好活动,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要考虑幼儿的文化背景、以前形成的小团体、活动室中可使用的材料以及季节和年龄等因素。考虑幼儿的文化背景,主要是要关注大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以前形成的小团体是幼儿现在活动的小人际环境,幼儿在与已被自己接纳的同伴一起从事新的操作活动时会形成较自在的心理氛围,从而使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多,这对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物质条件、时间状况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都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施,教师在进行小组活动的设计时对这些因素都要加以考虑。在小组活动时间,教师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框架,幼儿则以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活动没有预设的结果,但活动能反映出幼儿的需要、能力、兴趣和认知水平。在这个阶段,教师特别重视每个幼儿的积极参与,给幼儿探索材料和物品的机会,为他们提供运用身体和感官的机会,同时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幼儿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要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必须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但同时,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如果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太多,且得不到成人适当的帮助,就会对他们造成心理伤害,给以后的探索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小组活动中每个幼儿既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的机会,在遇到困难时又能参考同伴的意见和求助于教师,从而避免心理伤害的产生。
3.大团体活动时间
将整个班的幼儿集合起来,与成人一起游戏、唱歌、做手工、练习基本动作、演奏乐器以及开展其他特别的活动,这是High/Scope课程的另一种活动组织形式,也是每日例行活动的组成部分。安排大团体活动时间是为了帮助幼儿形成团体意识,并让幼儿有与成人共同活动和分享、体验的机会。虽然整个活动是由成人发起的,但幼儿仍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参与活动就是要更好地满足幼儿的个人选择。在教育心理学中有“课堂集体动力”这样一个说法,它是指师生、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这样的“动力”同样存在。置身于同伴和教师组成的大团体环境之中,幼儿与教师、同伴之间也必然会发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且达到与单独活动和小组活动不同的效果。首先,如果能够建立起积极的集体活动氛围,幼儿便能渐渐形成良好的秩序感,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活动,更敏锐地思考问题,更踊跃地表现自己。其次,因为High/Scope课程强调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因而教师多采用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教师这样的领导方式能让幼儿愿意活动,喜欢与他人特别是教师一起活动,从而将团体活动的优点最大化。在大团体活动中,参与活动的人更多,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更密切,相互影响也更显著,发展稍微落后的幼儿会从发展较好的同伴那里获益,发展较快的幼儿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会慢慢学着合作和竞争。大团体活动作为High/Scope课程的活动组织形式,有与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不同的作用,能弥补后者的一些不足。
4.其他时间安排
除了上面与幼儿活动相关的三个时间段外,High/Scope课程还对户外时间与转接时间以及点心、午餐和休息时间作了安排。〔6〕“生活即教育”,对于生活经验尚少的幼儿来说,学会生活也是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每日例行活动中将生活琐事作有序的安排,能保证幼儿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兼顾身体健康和认知发展的需要。按照每日例行安排,幼儿每天将有1~2次户外活动时间,每次大约半小时,幼儿有机会做大肌肉活动,与同伴自由玩耍。转接时间是为孩子实现从一个经验到另一个经验的转换而留下的缓冲时间,目的是要尊重幼儿大脑活动的特性,提升幼儿的经验。点心、午餐和休息时间不仅是为满足幼儿生理需要而设,在这个时间段内幼儿也可以在自然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怎样与人相处。
由上述几个时间段组成的High/Scope课程的一日活动,每个时间段并没有很严格的时间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转换。除了在每日活动的安排上有较固定的划分外,High/Scope课程虽然强调学习是在建构的过程中产生的,但并不是不看重成人(包括教师、家长、义工等)在一日活动中的作用。成人在幼儿主动学习中要充当辅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和引导者,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必要的学习支撑。
五、High/Scope课程的评价系统
课程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High/Scope课程运用专门的儿童观察记录(COR,High/Scope Educ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来测量该课程对3~5岁幼儿发展的影响,这个评价工具是以课程内容涉及的主要经验为基础的。〔7〕教师首先要从六个角度记录幼儿的行为:创造力、社会关系、创造性表征、音乐和运动、语言和口头表达、逻辑和数学,每种行为的发展情况又分为五个等级。记录下幼儿的行为之后,教师就要按照五个等级水平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可以看到,High/Scope课程评价关注的是教学达到的结果,倾向于目标评价,属于较为传统的测评方式,主要用来明确幼儿各项基本能力的发展水平,评价的指导思想明显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曾经有一位学者说过:“课程变成一种模式,犹如一只鸟被制成了标本。博物馆陈列的标本与天空中飞翔的鸟并不能完全对等,制作标本的目的只是在于方便人们了解鸟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High/Scope课程是正在实施和发展的一种真实课程,试着将这种课程与教育心理学联系起来分析,只是想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观赏High/Scope课程这个“标本”,因而要真正对High/Scope课程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还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甚至还需要亲身体验这种课程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正解。 (作者:邹卓伶)
手工材料
关键词: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彩色糖果罐 2024/10/21
- 我会穿鞋子 2024/10/09
-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