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教育软件的评价研究

来源: 06abc.com 作者: cor0542 感谢 cor0542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有效评价幼儿教育软件质量是改变当前幼儿教育软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软件选择无章可循局面的一个举措。幼儿教育软件评价可以从儿童的需要、教师的需要和软件的技术特征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我国可以尝试构建以大学教科研人员为核心的独立软件评价学术组织,以教育性为基本出发点,在综合考虑我国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教育特点的幼儿教育软件评价指标体系,并初步建成我国幼儿教育软件评价数据库。 
  【关键词】幼儿教育软件;软件设计;软件评价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代儿童的基本生活要素。〔1〕计算机在家庭和幼儿教育机构中的广泛应用,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新视野和新途径。近年来,国内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十分火热。但是,由于人们对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缺乏恰当的理解,缺少深入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因此大多数所谓的资源库实际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只是发挥了原始资料库的功能。另外,由于人们对幼儿园教与学缺乏恰当的认识,没有把握适宜的幼儿教育软件的特征,使得资源库内容的效用也难以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从评价的角度分析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基本内容构成——幼儿教育软件的适宜性,以期为合理有效地建设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提供参考。 
  所谓幼儿教育软件,是指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幼儿提供的涉及教育内容、活动或者学习工具的应用软件。幼儿教育软件的应用目的是借助计算机功能以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幼儿教育对应用软件的需求日趋旺盛。然而,当前幼儿教育软件良莠不齐,市场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软件开发商的资质不明,缺少规范有效的软件评价机制,软件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监督;另一方面,以家庭和幼教机构为主的消费者,在选择软件产品时缺乏可参考的标准,多依赖直觉经验,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对幼儿教育软件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从而使幼儿教育软件成为支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幼儿教育软件评价的内容 
  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出发,以目前美国儿童教育软件评价领域较权威的软件评价标准——Haugland/Shade发展性软件评价标准〔2〕为基础,汲取发达国家在幼儿教育软件评价研究方面的新经验,〔3〕同时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及软件应用的特点,总结出幼儿教育软件评价应从儿童的需要、教师的需要和软件的技术特征三方面综合考虑。 
  (一)幼儿教育软件与儿童的需要 
  儿童是幼儿教育软件应用的主体。考虑到儿童的特殊需要,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软件应当具备年龄适宜性、可控制性、清晰的指导性、可延伸的复杂性、操作的独立性、无暴力性、过程导向性、互动性、模拟真实性及可变换性等十个方面的特点。 
  1.年龄适宜性 
  幼儿教育软件的年龄适宜性是指软件所提供的学习概念与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经验相吻合,软件所设置的学习目标的达成,能成为对儿童具有发展价值的经验。只有具备年龄适宜性,幼儿教育软件才能完全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之中,成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一种补充力量。同时,具备年龄适宜性的幼儿教育软件应当与儿童的发展需要相吻合,而不是反过来让儿童去适应软件的特定要求。 
  我们可以从软件的活动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方面来评价软件的年龄适宜性。就内容而言,主要是评价软件设计的活动内容是否贴近该年龄段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儿童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可能经历类似的情景,软件所提供的内容与儿童的发展水平是否相匹配,软件可以支持和促进该年龄段儿童哪些方面的发展。就教育方法而言,主要是考虑软件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是否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比如,软件是鼓励儿童探索尝试还是单纯的技能练习;软件内容能否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内容的呈现是否具体形象,内容的递进是否循序渐进;屏幕信息的组织是否简洁明了,操作指示是否清晰,对儿童操作的反馈是否及时,等等。 
  2.可控制性 
  可控制性是指儿童是操作软件的主体,能够控制自己与计算机的交互过程。儿童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核心。如果儿童能够操纵屏幕上的图像、声音和各种其他信息,那么导致因果变化的主体就是儿童,而不是软件设计者或者电脑。Buckleitner对比了“儿童高度控制”和“电脑高度控制”两种软件环境下儿童的学习效果,发现前一环境下儿童学习更加积极,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成较多任务。Buckleitner认为,在“电脑高度控制”软件环境下,更多的是机械地要求儿童完成任务,互动性不高;而在“儿童高度控制”软件环境下,儿童较少接受直接指令,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操作,其控制愿望得到了较好的满足,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形成最直接的体验。〔4〕 
  评价幼儿教育软件的可控制性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1)儿童是积极的行动者而不是被动的反应者。软件要为儿童提供选择和作决定的机会,并根据儿童的选择来创设情境。(2)儿童可以自由选择进入或退出游戏。软件应设置灵活的保存功能,儿童能够随时停止或中断程序,并能快速回复到中断前的状态。(3)儿童可以控制操作的进程。一些幼儿教育软件提供的活动只能按照既定的步调或节奏进行,儿童不能更改、变化,只能适应,这样的软件在可控制性方面考虑不够周全。(4)软件为儿童提供尝试错误的机会。比如,当儿童关于软件操作的想法发生改变时,程序应当提供可以后退的机会,以便儿童取消操作或重新选择。当儿童进行了某项操作却不是很清楚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时,程序应当为儿童提供重复该项操作的机会,以便儿童可以反复仔细地查看原因和结果。 
  3.清晰的指导性 
  年幼儿童的读、写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幼儿教育软件为儿童提供的指导和提示应该避免用文本说明,主要通过口语指令和视觉图标来实现。软件的言语提示、指导和帮助应能使儿童愉快地接受,并易被儿童理解。利用口语指令来提示选项或用于鼓励、提醒、表扬时,语句应当简单明了、方便记忆,语气要亲切,同时要避免使用儿童不熟悉的词语。视觉图标的设计也应当简洁明了,保证儿童一看就明白,这样可以省去成人的指导,提高儿童操作的自主性。因为生动的动画卡通形象更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因此在一些情境下借助动画卡通形象进行指导说明也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4.可延伸的复杂性 
  可延伸的复杂性主要是指软件为儿童提供了一定的难度空间或难度梯度。一般来说,如果刚开始操作软件时相对容易而且有趣,儿童就容易产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随着儿童对软件操作所需技能的掌握和熟练,软件提供的活动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应当逐步增加。〔5〕此外,复杂性的延伸还要求幼儿教育软件必须准确把握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提供符合逻辑的学习序列,既能满足儿童操作软件的需要,又能使儿童最终获得有价值的概念和知识,并运用于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复杂性的延伸,同一软件不仅能满足单一儿童个体不同学习发展阶段的要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年龄段、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不同儿童个体的要求。 
  评价软件是否具有可延伸的复杂性,一是考察软件是否拥有一定的难度空间或难度梯度;二是考察软件设计是否充分考虑了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指导是否明确;三是考察软件是否提供了有价值的概念、知识,并且能够帮助儿童迁移知识。这首先要求软件在复杂性延伸设计过程中提供的概念和知识是有价值的,是与儿童的发展相适宜的;其次,在复杂性延伸的过程中,随着任务挑战性的增强,儿童能够运用先前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遇到的问题。这种迁移不仅在软件使用过程中能够体现,而且应该延伸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操作的独立性 
  Calvert,Strong和Gallagher在有关软件使用效果的一项研究中将使用教育软件的年幼儿童分为三个组:“儿童自己操控”组、“成人与儿童共同操控”组以及“成人操控”组,考察在这三种条件下儿童的行为表现,分析哪种操控软件的方式最有利于儿童的发展。结果表明,在软件使用过程中,与“成人与儿童共同操控”组和“成人操控”组相比,“儿童自己操控”组对软件内容的平均关注水平更高,软件操作的持续时间更长,软件使用效果最佳。〔6〕因此,适宜的幼儿教育软件应尽可能减少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对成人指导的依赖性。 
  当然,软件操作的独立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帮助。相反,成人的支持非常重要。成人的支持与儿童操作软件的独立性并不矛盾,两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能否成功取决于成人支持的时机和方式。 
  6.无暴力性 
  无暴力性是幼儿教育软件评价中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方面。在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中,儿童借助视频发动虚拟的暴力行为,控制虚拟暴力的过程,却无法体验到暴力行为的负面后果,这种虚拟经验可能被儿童不带批判地迁移到对现实的认知与行为当中,无疑是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的。〔7〕因此,合格的幼儿教育软件不应包含带暴力倾向的物体、人物或事件,任何含有暴力成分的软件都应当远离儿童。 
  合格的幼儿教育软件应该强调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比如关心、合作、分享、交流等,为儿童学习表达情感,关爱自己、家庭和社会提供机会。幼儿教育软件应当成为促进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有价值的工具。 
  7.过程导向性 
  合格的幼儿教育软件应当强调自主,强调探索与发现,充分凸现儿童使用软件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的意义。内在的动机和探索、试验及发现的愿望应当成为儿童使用软件的动力。在探索软件的过程中,学习的快乐应当成为幼儿教育软件的主要激励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幼儿教育软件的过程导向性:(1)软件是否旨在促进儿童的发现式学习,而非技能训练。这主要是考察软件中活动内容的设置是引导儿童不断探索、深入发掘,还是简单的刺激—反应式的重复练习。(2)儿童是否具有操作软件的内在动机,能否沉浸到对软件的探索之中。在软件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儿童有无兴趣、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坚持较长时间、是否快乐等方面进行判断。(3)软件是否强调过程第一、结果第二。我们可以具体考察在儿童使用软件的整个过程中,软件给出的反馈是否主要是为了支持儿童进一步探究,而非只是在某个结果出现后才给出对或错的评价。 
  8.互动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动性已经成为考察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Evans和Gibbons所说,对于成功的学习而言,互动的质量比内容更重要。〔8〕儿童与计算机的互动,包括发起、回应和反馈三种基本行为,通过这三种基本行为,儿童与计算机之间发生信息交换。计算机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媒介,但互动的质量有赖于软件的设计特点。 
  考察互动性,我们首先应当区分人机互动的层次。Sims(1995)把人与计算机的互动分为目标互动、线形互动、分级互动、支持互动、更新互动、建构互动、反应互动、超链接互动、非沉浸性背景互动以及沉浸性虚拟互动等十种类型。互动的层次越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相对越好。在高质量的人机互动中,人与计算机能够作为两个平等的主体建立连续的交流,在这种基于先前经验的动态交流中,两个主体都可以不断地重构自己。一般来说,仅仅让儿童进行简单选择和判断并获得一定反馈的软件,其互动性并不高;而具有开放性和学习性的幼儿教育软件,既允许儿童将游戏活动的背景、人物角色、物体进行个性化的修饰,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操作,又能根据儿童的个别化特点,调整游戏自身的结构和内容,以适应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这种软件的互动性比较好。 
  9.模拟真实性 
  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受其自身经验的影响,而经验的获得来自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幼儿教育软件应当为儿童认识世界提供有力的支持,它提供的具体事物表征应能与现实情境相对应,软件中的物体特征(大小比例、颜色、质地等)、功能、性质等应具有现实对应性,实物模型应当简单且具有真实感,不能刻意歪曲被模拟的事物或现象的特点,以避免儿童可能对现实事物或现象产生困惑及误解。〔9〕 
  软件模拟的情境也应当具有真实性。儿童在操作实物模型时,其操作过程以及结果与现实世界的情形应当一致。软件为儿童提供真实性较高的模拟生活情境,不仅能帮助儿童获取对现实生活有益的经验,而且可以满足儿童在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控制愿望,有利于儿童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 
  10.可变换性 
  可变换性包含多重含义,首先是指软件的设计要让儿童的输入操作变得生动直观,确保年幼儿童的每一次操作都有看得见(物体形状的变化、颜色的变化、数量的变化等)、听得到(声音的变化)的效果。其次,事物或现象的变化是儿童认识世界及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教育软件应当尽可能利用软件的功能,为儿童提供可变化的场景和现象,便于儿童观察自然或生活现象的变化特点。此外,幼儿教育软件还应当为儿童提供独一无二的了解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潜在过程的机会,比如在一些幼儿教育软件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镜头播放”再现向日葵的生长、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二)幼儿教育软件与教师的需要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幼儿教育软件的评价主要有两点内容:软件与课程的整合以及软件的管理。 
  对于一个将要投放到幼儿园的教育软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该软件能否整合到课程当中,软件的内容与当前班级开展的主题关系是否密切,是否容易变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接着要考虑的是对软件的管理。软件是否为教师提供了一定的控制权限,以便教师能够根据特定儿童的具体需要作相应调整,这是评判幼儿教育软件是否符合教师需要的一条重要标准。教师应当享有的控制权限包括文件的保护、软件功能的开放和关闭、利用软件提供的反馈信息了解儿童的学习进度等。比如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软件,它们为儿童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用于开展创造活动的工具,但是对于刚刚开始熟悉软件的儿童、年龄较小的儿童或者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来说,面临如此多的选择工具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此时如果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形,适当关闭一些选项和工具,那么儿童使用软件的过程将会更加顺利。 
  (三)幼儿教育软件的技术特征 
  软件技术特征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软件的运行特点、人机界面设计、软件与输入设备的适配性以及软件操作结果的输出。 
  首先,软件应当与操作系统兼容,安装简便,运行快捷,儿童不必花时间等待软件的反应,软件的操作规则容易为儿童掌握。 
  其次,用户界面友好。幼儿教育软件不仅要在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设计上考虑儿童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界面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多媒体设计的基本原则,〔10〕还要充分考虑年幼儿童的能力。软件不仅要让儿童有效地学习,还要为儿童带来美的享受。 
  再次,软件的设计要考虑与输入设备的适配性。年幼儿童使用键盘的能力还比较有限,使用触摸屏也会给儿童之间的合作带来一些困难,〔11〕电子白板尽管前景很好,但目前使用还不是十分广泛,〔12〕因此幼儿教育软件设计目前主要以鼠标为标准输入设备。尽管如此,软件设计还是需要充分考虑儿童使用鼠标的工效学特点。Donker和Reitsma研究发现,鼠标使用的方式(如拖放式、点击移动式)、软件图标大小、需要儿童移动物体的方向等都会影响年幼儿童操作软件的准确性和速度。〔13〕因此,是否充分考虑了儿童使用的输入设备的工效学特点,这是评价软件技术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软件设置保存和打印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打印能够为儿童提供计算机经验的有形成果,便于儿童与同伴、教师及家长分享经验,有助于计算机与课程的整合,同时这些作品还可以成为儿童成长档案袋的资料。 
  二、幼儿教育软件评价实施的设想 
  美、英等国的幼儿教育软件评价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在软件评价的实施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以美国为例,涉及幼儿教育软件评价的机构和组织类型很多,既包括计算机工业企业、商业性杂志等,也包括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独立评论员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团体等。不同组织的评价特点各不相同。以大学为例,评价人员往往由幼教专业人员构成,其评价的长处在于客观中立,注重软件所提供的教育价值,评价分析较为深入;不足之处在于通常所评价的软件数量有限,不能全面及时地评价新出现的软件产品。〔14〕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软件的开发和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比较规范的幼儿教育软件评价体系,软件评价的基本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中的经验积累比较贫乏,尚未建立具有导向性的幼儿教育软件评价管理制度和相应机构。 
  幼儿教育软件不仅仅是一种软件产品,具有软件的属性,同时还是一种教育产品,具有教育的属性,这是幼儿教育软件区别于一般软件产品的特殊性。然而,我国目前幼儿教育软件开发商以技术型厂商为主,大多仅仅从技术角度进行软件设计和开发,对幼儿特点的了解不甚深入,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不够全面,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追求更是有所忽视,他们设计出的软件难以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因此,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纷繁复杂的幼儿教育软件市场引导到更好地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服务上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从教育性着手建构幼儿教育软件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样一来,评价的结果不仅能够为幼儿教育软件消费者在选择软件时提供参考,还将有利于引导幼儿教育软件开发商的思维转型,使幼儿教育软件能够更好地整合软件功能和教育内涵。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一个便捷的实现途径是构建以大学教科研人员为核心的独立软件评价学术组织,以教育性为基本出发点,在综合考虑我国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教育特点的幼儿教育软件评价指标体系,并初步建成我国幼儿教育软件评价数据库。 
  近年来,幼儿教育软件市场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软件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软件的质量,软件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是目前信息技术应用于早期教育的一项主要议题。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软件评价尚处在起步阶段,软件评价的基本理论建设、软件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软件评价数据库的建设等工作都亟待开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幼儿教育软件事业的蓬勃发展,幼儿教育软件评价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软件评价的认识也必将日益深化,日益全面,日益成熟。 (作者:郭力平)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软件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美术教育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用心打造,由内而外的美丽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