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如何进行幼儿园教学中的惩罚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xianger 感谢 xianger 上传 0人参与

  教育惩罚一直就是一个两难的话题。在当今“赏识教育”的呼声下,社会各界极力反对教育中的惩罚现象,使得许多教师对幼儿的违纪行为束手无策或听之任之。其次,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于“赏识教育”,即多对儿童奖励,多夸孩子的优点,还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这样却容易导致儿童习惯于听好话,习惯于顺境,这样的儿童走上社会以后必将面,临许多挫折,因为社会是不可能只有“奖励”和“好话”的。那么怎样在幼儿园中适度的惩罚才能更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呢? 

  幼儿园的儿童大多年龄在3~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科学的是非观念,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在于该事物是否与自己的需要相一致。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幼儿园的儿童争抢玩具、频繁地向老师告状、会指出同伴的错误行为却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矢口否认、在学习或午休活动时随心所欲以致影响别人等等。而当教师对他们进行说理教育时,基于他们的理解能力,他们经常无法理解和接受。而且该阶段幼儿往往对教师“谆谆教导”的记忆力较弱,所以许多幼儿会“屡教不改”。因此在幼儿教学中适度地使用惩罚,能让幼儿记住痛,从而增强教育效果,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例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他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把邻居的玻璃打碎了,当时邻居很气愤,坚持要他赔偿。他回家以后向其父亲求助,他父亲说,“既然玻璃确实是你打破的,你就得赔。钱我可以借给你,但是一年以后你必须还给我。”于是,这个小男孩后来就利用一年的时间打工挣钱,终于如期把钱还给了他父亲。后来在他当上了美国总统以后,他回忆说,正是通过这件事情,让他学会了什么叫“责任”。所以笔者认为,适度的惩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明白自己做了错事就必定会承担一定的后果,从小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 

  为了避免惩罚中不公正现象的出现,建议教师在宣布惩罚制度时征求班级幼儿的意见,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由于他们亲自参与了惩罚制度的制定,他们自然就会乐意执行,而且记忆深刻。另外,在执行惩罚前可采取班级民主讨论的方式,鼓励大家对某名幼儿的违纪行为以及是否应该采取惩罚、采取何种惩罚的问题各抒己见。而犯错的幼儿可以向全体幼儿解释或请求更换惩罚方式,如能获得大部分幼儿的同意,则可以执行。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和是非判断能力,而且可以避免被罚者对教师产生负面情绪,因为传统的惩罚行为是教师一人决定和执行的,而这种惩罚行为是班级幼儿的集体意见。然而,幼儿教育毕竟是一项灵活善变的活动,所以教师在具体执行惩罚的过程中还是应该灵活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有的幼儿性格外向,那么批评的言语就可以稍微重一点,以使他记忆深刻,而对于那些内向的幼儿,批评的时候就可以点到为止,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民俗故事mp3在线听:“天可汗”李世民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