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师随笔:教育有时是一种倾听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hunzi 感谢 chunzi 上传 0人参与

  工作以来,我常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可就在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其实教育有时就是一种倾听。 
  那是一节语言活动课。我和小朋友在学习诗歌“我们的家”:“蓝天是白云的家,大地是小革的家……只有大风没有家,没有家的孩子就没有妈,没有妈的孩子也就长不大。”当我说到诗歌的最后一句时,林林突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我知道林林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上课向来有些不安分。于是,我只是用眼神暗示了林林,林林的哭声很快就停止了,而我则继续进行教学活动。 
  活动结束后,其他小朋友都高兴地去游戏区玩了,只有林林还坐着发呆。我想,林林今天有些反常,一定是有什么心思,难道我刚才上课误解了他。于是,我静下心来问林林为什么不开心。林林的话让我大吃一惊:“祝老师,我也没家了。”倾听后我这才明白林林上课哭是有理由的——他爸爸妈妈最近正在闹离婚。刹那间,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安慰林林。于是,我灵机一动:“林林,其实大风也有家,它的家可多了,小花、大树、小河,还有小姑娘漂亮的裙子都是大风的家。林林的家可大呢,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和小朋友,林林的家比大风还多!”听了我的话,林林这才露出笑脸高兴地和同伴一起去玩了。倾听与拒绝倾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件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或许师道尊严从一开始就让我们失去了耐性,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孩子们的话语与思想。或是先入为主,或是粗暴武断,或是自以为是,或是权威意识,总之,作为师长的我们有着太多的理由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也许就在我们不屑一顾中,那教鞭一挥的断喝中,孩子的一个个充满创意的想法给我们扼杀了,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天才的念头给我们摧毁了。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到的一则故事:一位美国知名主持人访问一名小朋友:“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行员。”主持人接着又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了太平洋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先跳下去。”这时,我们成人可能都会想:这小孩还挺聪明的,一个人逃之夭夭了。可结果并非如此,主持人注视着这个孩子,等待他把话说完。当主持人耐心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后,他被孩子的话深深地震撼了,原来,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最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救大家,我还要回来的!我还要回来!”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在倾听中得到了呵护。这是一次诗意的交流。 
  教育离不开交流,交流离不开惯听。我们教师不仅要作为活动中的言说者,同时还必须是一位忠实的倾听者。但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自己肆意地言说及要求学生虔诚地倾听,这样的交流,只有命令与服从,只有授予与接受,而没有理解,没有平等,没有自由。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便永远也无法获得学习的主动。于是,创新与锐气便在教师的惊诧中远离了学生,木讷不仅体现于他们的言语,甚至会慢慢侵蚀他们的思想与灵魂。 
  其实,仔细想想,教育有时简单得只需要一次充满善意、理解与信任的静静的倾听。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理解是有效管理的前提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