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初任教师成长的四个关键词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pingfan 感谢 pingfan 上传 0人参与

  写在前面 
  又到了新的学年度,又有一批新教师踏上了工作岗位,园长、老教师该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新教师又该如何努力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本刊特编发一组《关注新教师》的来稿。 
  教师发展理论研究表明,初任教职的这个时期,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关键期,它对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四个关键词来描述这个时期教师成长的阶段特点。 
  1 转变 
  转变是指教师角色的转换与适应。教师职业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任教前的预期职业社会化与任教后的继续职业社会化。在预期职业社会化阶段,个体在学校学习期间所扮演的是与其将来承担的教师角色恰好相反的角色——学生,在实习期间所扮演的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模拟性教师角色”——实习教师:而在继续职业社会化阶段,个体所扮演的是“真实的教师角色”——职业教师。步入这一时期,意味着教师角色身份的真正确立,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要承担起社会所赋予和认同的教师角色的特征和责任,即角色期待。这个阶段的教师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完成这次角色的转换,并力求适应新角色,这是一个艰难的教师角色领悟和角色适应的过程。“一个师范生的书桌与一位教师的书桌之间的距离,虽然在直线跨度上很短,但它却是这些年轻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所要跨跃的一段最长的心理上的历程。” 
  2 冲击 
  冲击即初任教师所遇到的“现实的冲击”,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初任教师在之前所形成的理想、信念、观念以及专业知识和能力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对自己已有概念的颠覆。在教学实践中,初任教师经常会深刻地感觉到实践与所学理论相差甚远,甚至超出自己的想象。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无论受到了多么系统的职前教育,真实的教学情境与“模拟情境”是存在差别的。任职初期的教师在生活中也会深切体会到“现实的冲击”。由学生成为教师,意味着他们将要以成年人的姿态和标准出现在校园中,与校园情境的融合、与教师同事的相处、与学生家长的交往,都是他们要真实面对的。另外,还有即将到来的婚姻、家庭的选择。总而言之,初任教师所受到的“现实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3 困境 
  如果“现实的冲击”不能得到有效的自我调节和外在帮助,那么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将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和压力,从而出现更多的问题,如行为与个性、态度等发生消极的变化。使教师陷入困境和压力的原因,可能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几乎在踏入课堂的第一天,就承担起了与老教师同样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有学生、家长及领导、同事乃至整个社会对教师同样的要求与期待。事实上,教师这个职业基本上不存在职业适应的“缓冲期”,新教师人教伊始就与有多年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一样去担负教学的压力和责任。显而易见,初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面临着大量的问题,这是他们在学校所形成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解决的、大量的问题,经常会使处于职业初期的教师举步维艰,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可见一斑。 
  4 出路 
  面对着“现实的冲击”,初任教师往往会面临选择“出路”的问题。美国学者布什认为,“一个教师头儿年的教学实践对他今后能够成就的效能水平有重要影响,对支配他以后40多年的教学生涯的教学态度有重要影响,而且决定他能否在教学领域持续教下去”。如果在这个关键期,教师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他们大多会平稳地渡过这一危险期,并逐渐树立起从教的自信,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与智慧,从而向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阶段迈进,进入教师职业的发展期。相反,如果这个时期教师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扶持,他们的适应期可能会延长,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或者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动机和职业选择的正确性,最终也许会选择离开教师职业,重新进行职业选择。国内外大量的统计资料也显示,这个阶段教师的离职率是最高的。研究还发现,弃教改行的并非都是无能之辈,那些最早离开教师队伍的愉悦是一些学业优良,最有潜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 
  初任教师成功的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给予处于这个时期的教师以特别的关注和重视。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及时缓解与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并制定个性化的支持方案,更好地促进他们对专业的适应与快速成长,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浅谈大班成语个性化教学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