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家庭、社会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meizi 感谢 meizi 上传 0人参与

  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及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影响着心理发展各个方面,也直接影响幼儿个性的最终形成。如果一个幼儿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或突出的记忆力和思维力,但社会性没有很好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他的心理发展仍然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这使他长大后对现实的社会生活适应感到困难,难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致使个性和行为出现问题,甚至性格孤独和怪癖。因此,培养幼儿的申彗星已成为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以此可以看出,幼儿园、家庭、社会须密切协作,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1 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幼儿园有着特有的优越性,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可以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具体体现出来。 
  1.1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及遵守行为规范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特别是角色游戏,与社会教育联系较为密切,玩角色游戏时,幼儿必须认识游戏伙伴,协调与伙伴的关系,并学习自己处理游戏中的纠纷。因而,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轻松、平等、快乐的氛围中认识生活及行为规则,并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两个幼儿一起玩游戏,一个幼儿扮演交通警察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另一个扮演司机在马路上开车。“司机”在“马路上”欢快的开车,“交警”举红灯,他就不得不停车等候,“交警”不停地举起红灯,结果“司机”就不乐意了,他对“交警”说:“哪有这么多红灯呀!人家马路上是有时间(牌)的。”“交警”于是定时举指示灯了,游戏又继续玩下去。 
  犹如幼儿喜欢的“开商店”游戏,“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好玩的玩具和图书,幼儿一般是见到别人“买”什么也跟着“买”什么,于是在玩具“柜台”前挤满了幼儿,这就需要排队,按顺序一个幼儿“买”了再换另一个幼儿“买”,于是规则意识就在这类游戏中逐渐形成了。 

  1.2 在自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人际关系。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他有了与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这可以体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如两个幼儿在一个吊椅上荡秋千,一个在底下推,一个坐在上面荡。玩的正高兴时,第三个儿童想玩,他走到两个幼儿面前说:“我与你们一起玩,好吗?”“不行,两个人够了!”他们拒绝了他,这时老师可用鼓励的目光示意他继续动员。“两个人在底下推会荡的更高一些不是吗?”“好吧,你来试试吧!”于是,这个幼儿加入了小群体中,慢慢的他们成了朋友,大家轮流荡起秋千来。
  1.3 长期坚持,密切结合生活进行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可谓家里的掌上明珠,小皇帝,大多在家庭里形成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做“有心人”随时观察幼儿行为,针对幼儿的一些不符合规则的行为长期坚持,密切结合生活进行教育,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如小班幼儿欣欣一向十分珍惜自己所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玩具带到幼儿园里,自己不玩的时候都很小心的装在书包里,因为她认为她的玩具都是很好的,害怕别的幼儿玩的时候不小心会弄坏。但别人的玩具也很诱人,于是欣欣把自己的玩具放好后就毫不客气的拿别人的玩具玩,如果欣欣没玩够而玩具的主人想玩就很容易发生纠纷了。并且时间长了以后小朋友都不愿意跟她玩,躲着她。因为长期以来,班里玩玩具形成了一个规矩——无论是谁,不一定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但是玩别人玩具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征求别人的同意。 
  老师好像一直没看到这些现象。(这不是忽视,而是多一些了解,并尽量让一些行为规则发挥作用,让孩子的行为得到自然后果。)于是,欣欣很委屈,就到老师那里告状,说小朋友都不跟她玩,老师一点都不奇怪,好像早就知道一切。“是吗?那是为什么呢?”(先不论是非)欣欣嘟着嘴巴不说话,老师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我给你个办法,下次你想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跟你玩了。这个办法一定管用,要记住哦!”(坚持正面教育,从幼儿的问题和需要出发,使规则成为幼儿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讲道理。同时教师只提供工具策略,问题却还是要幼儿自己去解决。)欣欣后来在玩别人玩具的时候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有时会耐着性子不去玩别人的玩具,有时也会采用商量的口气询问别人:“让我玩一下你的玩具好吗?”碰着爽快的就给了,有时碰着不爽快的就碰钉子了,甚至交换条件要求换着玩具玩。欣欣这时候会很忧郁,有时候就忍痛割爱换着玩一会,但还是老惦记着自己的玩具。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被全班小朋友孤立起来的感觉不好受,慢慢的过了一段时间,欣欣不再把玩具藏起来了,而是原意和别人商量,换着玩了。这是一个既漫长又痛苦的过程,可是没法子呀,只有舍鱼而取熊掌。 
  欣欣还有一个特别好玩的奥特曼玩具,能主动的向外射击,并且边射击边向前走路,欣欣特别喜欢。这天到了幼儿园,欣欣就主动拿出来在桌子上玩起来,玩了一会老师走过来,很感兴趣的样子,对她说:“你的玩具真好玩,能不能给我玩一下呢?”(老师也要运用规则的,可谓身教)欣欣毫不犹豫的就给了,并且还热情地向老师介绍玩法和各部位的功能。老师说:“瞧,你的玩具真好玩!还能发出声音,呦,这手还能转,能四处扫射,并且边射击边向前走,还亮着彩灯。”(间接致谢,吃了别人的菜,不是表扬别人的厨艺,而是夸菜好吃),欣欣一脸得意的样子。 
  这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也凑了过来,很羡慕的看着她俩玩。老师就试探的问欣欣:“他也想玩了,给他玩玩好吗?”(仍然运用规则,征求同意)欣欣看了看小男孩同意了,后来陆续不断的有小朋友对奥特曼发上了兴趣,欣欣也没有小气。但是他还是会在一边盯着小朋友玩,并且细细叮嘱小心,不要弄坏。(借助一定的自然事件,渗透教育要求,符合幼儿的意愿,也为她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生活与教育的密切结合,看到教师在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上的长期一贯的坚持,看到她在细节上的用心。在这里,教师对待幼儿的“不良”行为,没有用消极反对的方式去纠正,而是在承认和尊重的基础上提出渐进的要求。幼儿在这次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性成长,既不能离开教师的巧妙引导、尊重,但又不退让的坚持。同时主要是她同其他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 
  除此之外,在讲故事、实践活动、散步中,甚至进餐时都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2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也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家庭中,家长会通过各种家庭生活活动逐渐要求儿童认同合理的社会习俗和规范,学习掌握社会所认可并接纳的行为方式,遵守各种纪律等。我国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第一重要的。”这说明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与家庭环境有极大的关系。父母应该给孩子做出样子。这样说话才有说服力,孩子也容易接受。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如教育幼儿在家庭中孝敬老人,对人有礼貌,父母就要孝敬老人,对人有礼貌。另外,还可有意识地多带幼儿出门做客,教育幼儿与主人友好相处,学习有礼貌地与客人交往,并适当的让幼儿到离家较近的商店买东西或带幼儿到一些娱乐场所游戏,让孩子排队买票等,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等。 

  3 幼儿园、家庭、社会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如家园、社区合作组织幼儿参观敬老院使幼儿了解敬老院是失去亲人。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们的生活的地方知道他们年轻时为祖国做出贡献年老时国家对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 
  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潜在的教育资源都为幼儿的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孩子提供了表现、施展才能的机会。例如,现在电视台的大风车节目或阳光快车道上的阳光苗苗节目,以及快乐宝贝都为幼儿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家庭、幼儿园可以共同协作,发展幼儿各种能力,到上面去一展风采。既培养了幼儿又锻炼了幼儿。还可以在三八妇女节组织幼儿到社区参加庆祝活动;3月12日植树节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的植树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与同伴、成人的交往,学会关心和爱的情感。 
  幼儿园、家庭与社会合作实施社会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原有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增添,同时对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也有很大的促进。 
  总之,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善于在各种场合抓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有意识的教育和指导,和孩子共同活动,相互交往,互相合作,促使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社区更应该增添设施创设条件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减员、社会合作刚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关于“保持安静”的常规训练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