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你真的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吗?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qiandong 感谢 qiandong 上传 0人参与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觉得太枯燥、太理论,或者认为“社会性不就是讲如何发展宝宝的社交能力”吗?
        在翻页之前,请你先来看看18个月大的嘟嘟的一天,看看他的生活片段的背后如何体现了一个宝宝的社会性发展。
        
        嘟嘟的一天
        从这一天中,可以看到嘟嘟能做到:
        1.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比如他知道自己的小脚、小手,爸爸妈妈叫他的名字时,他知道是在叫自己,当他成功完成一件事时他会为自己高兴;
        2.嘟嘟和爸爸妈妈建立了很亲密的联系;对经常见到的同龄人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3.嘟嘟已经有了高兴、自豪、内疚、悲伤等多种情绪,并都能表达出来。
        嘟嘟还不能做到:
        1.和同伴分享玩具;
        2.不能用合理的方式向妈妈表达要求;也不能按事先约定的规则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
        妈妈需要努力:
        1.教会嘟嘟和同伴交往的技巧:当嘟嘟不愿意和文文分享小车,并把小文推开时,妈妈应告诉嘟嘟:“小车是嘟嘟的,因为文文喜欢,所以文文碰了碰,嘟嘟不愿意文文碰,是吗?如果不愿意就摆摆小手,推人是不对的。”
        2.接受“对陌生人表现出害羞”是这一阶段宝宝的正常表现,无需急于纠正。
        3.当嘟嘟哭闹着索要糖果时,要温柔而坚定地执行之前的约定。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究竟指什么?
        看完嘟嘟的一天,你是否觉得如此熟悉和亲切,我家宝宝也这样。是的,所谓的“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其实就是落实在宝宝生活的每个细节,既没你想象得那么枯燥,但也没有那么狭窄。所以,对于0~3岁的宝宝,你需要清楚,社会性发展包括三大方面:
        对自己的知觉能力——自我意识。
        对他人的兴趣与认知:对家庭成员、同伴及同伴关系的认知。
        社会性情绪:情绪的发展与表达、自我控制。
        上述三大方面,爸爸妈妈做得最多的就是鼓励宝宝走出家门,多和小朋友玩,见到陌生人不怕生,而对于帮助宝宝建立自我意识和发展社会性情绪,最容易被忽视。
        爸爸妈妈可以做什么呢?
        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爸爸妈妈清楚知道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利于宝宝智力开发的,比如讲故事、听碟片学英语;但并不清楚自己做的哪些事有利于宝宝的社会性发展。下面就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发展宝宝社会性的活动,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
        1.当你和宝宝玩认识小手、小脚,照镜子,点点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游戏时,就是在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2.当宝宝成功做到某件事情时,比如自己喝水,喂自己吃饼干,帮爸爸扔垃圾,你大大地表扬他,就是在帮助宝宝增强他的自豪感。
        3.当宝宝发脾气、哭闹时,你不急于妥协,也不用吼叫、威胁的方式强迫宝宝听话,而是先接受、安抚宝宝的情绪;你就是在教宝宝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等。
        4.当你常常对宝宝说“妈妈今天非常高兴,和宝宝一起去公园”,“爸爸今天不开心,因为回家晚了”,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注意:对于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大人的言传身教最重要。爸爸妈妈是如何尊重自己的,如何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形式,这些细节都将影响着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啰嗦几句:在0~1岁,形成安全依恋是头等大事
        宝宝出生的头一年主要是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在6~12个月这一阶段会对家人(主要是妈妈)产生强烈的情绪依恋,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安全依恋。安全依恋的形成,将有助于培养宝宝对自己、对父母、对同伴建立信任感,形成积极的探索行为和交往能力,为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在此提醒家长,别一看到“社会性发展”,就认为等同于“社会交往”,然后“自动忽略”安全依恋这一环。只有与重要的家人形成安全依恋,让家成为宝宝的安全基地,宝宝才能把和家人互动的方式复制到与他人的交往中。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11个月婴儿的动作训练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