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绘画技能学习与幼儿创造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qingqing 感谢 qingqing 上传 0人参与

  一、问题提出: 
  教育改革到今天,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已成为所有教育者的共识。因为幼儿绘画活动能够使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直观的得以表现,所以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与研究的焦点之一。在绘画活动中幼儿通过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来表现创造内容,而过于注重绘画技能的学习又会限制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如何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层面上已尘嚣日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又要求“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分析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的形式,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克隆式的绘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幼儿依赖性强,习惯于“依样画瓢”,模仿成人示范动作,久而久之,自我表现及思维受到压抑,失去绘画主动性和创造愿望。第二,完全按幼儿意愿自主作画、不加要求随意发挥。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幼儿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绘画技能,在绘画过程中得不到及时帮助,容易丧失兴趣。第三,把成人的想象强加给儿童,以奇异的造型、点、线、画、色、体的拼凑淹没了创造力所应蕴含的深度内涵。这种绘画模式将成人的审美观强加于幼儿,无法体现幼儿的创造意愿。第四,反对传统的克隆式绘画模式,虽认识到随意作画的不足,但无法上升到一定的理论程度,导致具体操作时缺乏可依性而出现的时而传统、时而随意的交替性绘画模式。  
  审视新《纲要》的要求,我们认为通过调整教学策略促使创造力与绘画技能协同发展的尝试与研究十分必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理论层面。通过儿童绘画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建立系统的教学整体框架。对绘画教学目标、内容、指导方法等进行研究总结,形成独具特色的绘画教学理论。 
  (二)幼儿层面。转变幼儿学习方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学习绘画技能,研究适宜幼儿发展的绘画教育策略,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学习儿童画基本知识和各种绘画表现手法,发展幼儿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以不同年龄段为依托,建立适宜幼儿学习特点的绘画内容学习体系。 
  (三)教师层面。提高教师科研的兴趣和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三、课题研究对象、原则、方法 
  (一)研究对象 
  第四军医大学校直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创新性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 

  四、研究的内容 
  我们旨在通过研究,建构绘画教学课程有效模式,确立教育目标、探索教育策略,提炼教学方法,实施有效评价,形成独具我园园本特色的教研模式和绘画教学理论。   
  (一)绘画教学课程研究模式的形成 
  我们以确定计划一实施课程一反思评价一找出问题一调整策略一再次尝试为绘画教学课程研究模式。以幼儿绘画教学为核心,以幼儿创造力和绘画技能发展为主线,通过反复循环遴诜出最佳方案予以集结。 
  力求合理组织建构绘画教育课程结构,实现绘画教育结构整体优化。 
  (二)教育形式拓展与内容开发 
  根据幼儿生活经验选择绘画主题,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想象。选择集体、小组、区域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三)教育活动组织 
  通过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法达到教学目标。 
  (四)作品评价研究 
  在教师以科学评价观对幼儿的绘画活动进行评价的同时,影响家长评价的角度和认识,不但注重过程,而且注重结果。 

  、研究过程综述 
  (一)概念界定 
  创造力主要是指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是由多种能力组成的。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智慧及个性、品格的统一与综合,是一系列连续的高水平思维活动。 
  绘画技能是指幼儿完成绘画活动所需要学习的基本技能。绘画技能包括:使用绘画工具的技能和表现绘画内容的技能。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论证阶段(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相关理论培训,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实施实验前测,调查幼儿现有绘画水平及已掌握的技能。 
  我们制定前测观察记录表,于2006年9月采用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进行前测,调查幼儿绘画学习情况。观察后,发现部分幼儿想象力丰富,可以用语言表达,但不能用绘画的形式体现:部分幼儿可以按要求模仿教师作画,但无法独立完成。经分析有以下原因:(1)幼儿缺乏一定绘画技能。幼儿无法将想象的内容用画笔得以表现。当孩子兴致勃勃的描述冰淇淋房子的外形后,面对老师“画出来”的要求却回答“我不会!”(2)只注重模仿,缺乏自主创造的练习。(3)评价不科学。当教师出示两幅同样内容的作品时,80%的幼儿以画得像为标准评出其中一幅作品。 
  2,实验研究阶段(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第二阶段: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制定研究计划、实践绘画教学、收集研究材料、完成课题中期实验报告。为解决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力发展和绘画技能学习相协调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近三年的实验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特点,我们设计与制定了一整套小班至大班的教学计划与内容,使幼儿在循序渐进地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具体实施为: 
  (1)创造性的引导幼儿学习绘画技能。 
  任何创造力都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建立在相应的智力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重点在教与学的主导地位上。如果过分重视教,则幼儿的学习就成为单一的临摹。而要实现幼儿主动的学,创造性的引导必不可少。 
  ①灵活运用观察——概括——拓展——提炼法,为幼儿的绘画创造活动积累素材,提供方法。 
  绘画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观察是进行绘画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为绘画活动积累素材,观察能力提高了,想象力、创造力自然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概括法可以使观察到的形象更加鲜明、典型、稳定,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拓展法可以帮助幼儿丰富经验、积累素材。提炼法可对丰富的素材合理利用,根据幼儿意愿和想象加工、删减、组合。因此,我们灵活运用观察——概括——拓展——提炼法。首先在课前或课堂上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事物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由整体到局部、由全面到细节,帮助幼儿加深感受,使幼儿“有物可画”。其次,我们帮助幼儿边观察边用简单、形象的词语进行概括,以加深幼儿的视觉印象,然后运用拓展法为幼儿创设宽松、开放的心理环
境,提供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视觉材料,激发绘画兴趣,进一步启迪幼儿的想象力。最后,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图形组合,自如地进行美术的表现,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①抓住同类事物的结构特征去比较异同,为幼儿的创造性表现拓展技能。 
  在绘画活动中,要根据活动内容及时引导幼儿对外形相似的同类事物进行对比观察与概括,借鉴相同,变化不同。如:在大班的《动物世界》主题中,幼儿掌握了猫的表现方法后,在接下来的熊、老虎、狮子等的绘画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与猫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经观察发现:这些动物身体的组成部分相同,只是各部分的外形、比例、大小、皮毛等不同。于是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已掌握的绘画技能,变化不同的部分,在画猫的基础上进行添、减或改变,幼儿竟然以不同的表现方式画出了其他几种动物。 

  ⑨适时、适度地运用示范方法,为幼儿的创造想象提供“支架”。 
  这里所指的示范法并不是传统的模仿画,我们把示范的重点放在绘画的方法上,不是让幼儿模仿单一的形象,而是从出示的先后顺序、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新的诠释。 
  局部示范法: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将对幼儿来说有难度的部分进行重点示范。如:在进行小班绘画活动《小金鱼》时,金鱼的大尾巴是个难点,教师就请幼儿捡来梧桐树叶,采用描轮廓、拓印及手指空描等方式积累技能经验,并将此经验迁移至对金鱼尾巴的观察与表现上,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很快把握了重点,从而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一气呵成,并进一步画出金鱼在水中与同伴做游戏或吐泡泡等情节,刨造性地完成作品。 
  欣赏示范法:教师提供角度多样的范画,启发幼儿观察,使幼儿在视觉上获得一定的信息感受,扩大视野,激发幼儿的做画兴趣。如:在进行中班装饰画《大树宝宝穿花衣》时,教师提供了许多装饰线条、图案的范例,供幼儿参考,幼儿可选择其中的线条与图案,结合已有经验,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体现出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作品示范法:每个幼儿的美术创作都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与借鉴的成份。组织欣赏不同幼儿的作品,通过幼儿的介绍来理解他们的创意,既能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也能用幼儿的思维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并激发他们在作品中创造表现的有效途径。 

  ④提供形式多样的材料,满足兴趣,激发创造力。 
  绘画材料的单一性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幼儿的绘画兴趣。采用不同材质的绘画材料与工具,如:刮画纸、砂纸、色卡纸等也能对幼儿绘画兴趣乃至创造力的表现起到激发、提升的作用。此外,相对枯燥、单一的涂色活动也会使部分幼儿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感到疲倦、失去耐心。因此。教师要准备多样化的材料,既可以鼓励幼儿按自主意愿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又能在满足幼儿兴趣、提高技能的同时激发幼儿创造力的表现。 

  (2)以绘画技能带动创造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德雷夫达尔认为:创造力本身就包含了用已知信息建立起新的系统和组合的能力。创造力还包括把已知关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和建立新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及形式的组织上我们力求达到技能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 
  ①通过经验重组使幼儿在自由创造中拓展技能。 
  经验的重组是一个从可预知到不可预知的过程。可预知是教师通过引导可以预见幼儿的学习结果;不可预知是指在进行了可预知的活动后,以此经验为基础的绘画技能重组,其结果往往是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极富个人绘画特色的作品。如:在大班绘画活动《尖牙齿的怪兽》中,幼儿在学习了画很多动物后,会在这一活动中由此及彼进行联想,将以往的绘画经验进行分解组合,通过幻想、夸张,变形地创造出生活中没有见过的尖牙齿怪兽的形象,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不仅得到了发展,绘画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②通过迁移生活经验,使幼儿在联想中丰富表现内容。 
  讲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在绘画创作活动中,我们把讲故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引起动机”,抛给幼儿一个主题,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回顾进行想象再造,拓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画面内容的目的,并使幼儿的绘画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幼儿作品《鞋子的畅想》、《快乐滑板车》《白雪公主》等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③通过多形式添画提高绘画仅能,使幼儿自由想象,敢于创造。 
  添画的形式多样,各年龄段根据难易程度,其内容也有所不同,即教师或幼儿随意在纸上画好部分线条或图案,再请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完整的作品来。如:小班可提供一些简单的直线、弧线:中班可提供图形,大班提供的内容应更简单、更抽象,利于幼儿进行更广阔的想象。在添画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思索,大胆想象,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跃然纸上。在体现创造力的同时,幼儿的绘画技能也得到了练习和提高。如:中班活动《借形想象画》,教师让幼儿先随意的画一些线条,再根据这些线条进行想象的添加。在孩子心目中这些图形可以变成威猛的老虎、可爱的小兔、调皮的男孩和不知名的怪物。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④采取集体作画的活动形式,使幼儿相互习得、相互促进绘画技能。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相互合作的愿望。如《我们都是木头人》《马路上的汽车》等绘画活动,在作画前,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讨论、交流,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补充,使创造性想象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 
  启发与诱导出更多的新构思、新形象,创作出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在创作的同时,幼儿也相互习得了新的绘画技能。 

  (3)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幼儿的作品 
  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是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和提出看法的方法,它既是对本次作业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作业的指导,评价作品在绘画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践中我们主要运用以下三种形式: 
  ①幼儿自评。 
  就是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使大家了解画面所表现的幼儿思想,感情和对外界的认识。 
  ②幼儿互评。 
  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们所接受、理解,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活动结束时,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布置,颜色搭配,形象表现等方面互相观看,互相欣赏,了解别人的作品内容,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孩子们经过对比、交流后会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好;谁的画想得新鲜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 
  ③教师评价。 
  教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注意体现保护和鼓励幼儿表达真情实感的精神。面对作品,教师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注意发现画面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所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创造。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个
体差异,不轻视和忽略任何一位孩子的作品,善于对不同幼儿的绘画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准确找出其中的优点和成功之处。引导幼儿的绘画表现逐渐走向完美。 

  (4)利用社区资源。做好家园配合I作o 
  ①开放课题的半日活动,使家长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与成果。 
  ②定期召开家长讲座,了解幼儿园及全社会对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最新目标及教育信息,并将绘画作品评价的正确理念传递给家长。 
  ③定期开展绘画比赛及展览活动,增强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和自信。 
  3,课题结题阶段(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第三阶段: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课题成果集,进行结题鉴定。 

   六、研究的成果与成效 
  (一)构建了幼儿园绘画教学目标体系。既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又注重绘画技能的培养,目标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如下图) 
  (二)结合科技活动开展,挖掘来自幼儿生活的科幻绘画主题。 
  2005年,我园十五课题《幼儿科技活动的探索与研究》顺利结题。在接下来的绘画课题实践中,我们感到在绘画活动中引发幼儿的科幻想象和表现将更有意义。因此结合科技活动开展,我们对来自幼儿生活的科幻绘画主题予以挖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是科学创造的源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不同的主题反应不一,在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基础上加以想象和创造更容易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大胆创作的愿望。例如:“小医生”这一主题的产生源于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幼儿已获得了人物绘画的简单经验,通过接收大量信息和新闻,孩子们创作出了《机器人医生》(不会传染疾病)、《医生的翅膀》(医生带上这付机器翅膀就可以直接飞到汶川,更早的救助伤员)、《多功能药箱》(方便携带但又有很多功能的药箱)等等作品。又如在“在爱护地球” 
  的主题中,当老师启发孩子空气受到污染怎么办,孩子们创作了《废气吸尘器》,大大的机身上带有多个吸气口,将废气吸得干干净净…… 
  (三)提炼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形象积累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各种事物形象,积累绘画素材的方法。 
  要求:教师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事物的基本特征,从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形态等方面积累印象,其表现结果要比教师单一的形象示范更生动。 
  运用:①随时随地的观察:如:绘画活动《马路上的车》,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地感受,总结归纳出各种不同的车子外形,通过学习这些基本形状予以表现,幼儿作品活泼可爱,充满了童真。 
  ②主题观察:专门组织幼儿进行的观察活动。例如:《我爱好妈妈》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三八节活动中我们班布置成什么样了?(引导幼儿观察整体场景。)妈妈的表现怎么样?妈妈为什么哭了?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面部特征进行观察)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全面的进行观察。 

  2,想象表述法:给孩子一个主题,引导幼儿先表述想象内容,讨论如何绘画,再进行创作的方法。 
  要求:适用于小中大班各年龄段幼儿。在使用时应注意主题符合幼儿年龄段,幼儿可凭已有经验进行想象。 
  运用:①图形想象:针对同一个图形,想想它可以变成什么。进行添画。 
  ②实物想象:针对某一实物进行功能、外形改变的想象。如:幼儿学习了几种简单的水果画法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创作出水果车、水果电视机、水果船等,因为幼儿已掌握水果画法,因此完成创作就会很顺利。 
  ③故事想象:老师给孩子一个故事开头,幼儿据此创编下去,进行创作。要注意重点讨论将想像落实到画纸上所需的技能。如:《白雪公主》等。 
  ④生活想象:在幼儿生活经验上予以想象。多方面启发引导幼儿,使之确定绘画内容。如《要上小学了》《长大的我》。 

  3,游戏联想法:通过游戏巩固幼儿技能的方法。 
  要求:以掌握小部分、创造大部分为游戏主线。 
  运用:①变形游戏:如:教师给纸上画一条线,让幼儿随意变形。 
  ②添画游戏:教师画出主要形象,幼儿添画相关的线条、形象。 
  ⑨情景游戏:如:教幼儿学习画不同的竖线时,教师设计了“下雨啦”的游戏,“下大雨啦”(大排笔画长线条),“下小雨了”(小排笔画短线条)、“天上下起了毛毛雨”… 
  (四)形成辩证科学的评价观。 
  1评价时间灵活。除在活动后直接评价外,还采用餐前、餐后安静活动时、晨间谈话、离园等时间进行。 
  2,评价形式多样。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方式,重点指导幼儿采用两两互评、小组评价、多评一的形式进行作品评价。 
  3,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是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倡导教师除评价作品本身外,对孩子的作画习惯、想象表述、构图创新、用色搭配、与人合作的态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五)促进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1,幼儿的自信心明显增强。 
  随着幼儿绘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画是那么美,更加有兴趣参与绘画活动。幼儿的作品也积极地参与到环境创设中,特别是中大班,在主题墙、活动区及教室的四周、教研组宣传栏等处,随处可见幼儿的创作,为环境布置增色不少。 
  我园还通过现场作画展示、举办画展、组织孩子作品参加各种竞赛等活动给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平台。当孩子们的作品受到他人的肯定,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后他们更显得信心十足,有幼儿作品百幅在各类绘画比赛中获得金奖,还有多幅发表在《娃娃画报》《幼儿画报》等各类幼儿刊物和专业刊物上。 

  2,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为确保实验研究的客观性,我们在前期与中期通过现场命题作画与交谈的方式,对幼儿进行了绘画技能与创造力的测评,两次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显示:通过实验,幼儿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绘画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思维活跃、创造力得到明显发展,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亦得到很大的提高,个性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 

  3,培养了幼儿的相互协作能力。 
  通过多形式的绘画活动,为幼儿创设了相互合作的机会。也是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的绘画水平提高了,也体会到了与同伴合作完成作品的乐趣。 

  (六)教师教科研能力、绘画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两年的绘画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指导能力提高显著,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不论是在业务素质方面还是科研素养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优化,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通过“学习一一实践一一反思一一行动”的研究,老师们树立了新课程教育观,在课题研究中撰写了经验文章,对各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建立起一支在绘画教学方面独具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 
  1,教师的多篇论文、课例文章在全国及省级评选中获奖及发表。 
  樊宁、王莹、吕红、魏煜等老师的论文在全国幼教系统优秀教学论文及省级评选中获一等奖: 
  王莹老师的绘画活动设计方案《借形想象》和吕红老师的绘画活动方案设计《小手变变变》在国家级幼教期刊《少儿美术》中发表: 
  吕红、王莹等老师多篇课例设计获全国少儿美术优秀课例大赛一、二、三等奖。 

  2,教师的教材编写。 
  王莹老师编写了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精灵鼠与毛毛虫》系列幼儿园美术教材幼儿用书及由陕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美术教材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 

  3,活动方案及观察记录。 
  2007年3月至今,各年龄组依照学期教学计划认真进行实施,每一次的活动方案及观察记录均进行留档,成为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4其他活动: 
  我园的多位教师多次在各类幼儿绘画比赛中被评为优秀园丁奖: 
  教师吕红做为优秀美术教师被《幼儿教师参考》杂志报道; 
  我园自行编辑的幼儿实验绘画作品集《孩子眼中的世界》内部出版: 
  有关我园的课题开展情况多次在园刊《幼教快讯》上报道,使家长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我园特色活动的最新动态,做到家园同步。 
  由于课题效果显著,我园还开办了以发展幼儿兴趣和特长为主的免费绘画兴趣小组,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 

  七、分析与讨论 
  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充分证明:“幼儿绘画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为我园教科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引发了我们更为深刻的思考 
  (一)课题的开展对幼儿的发展有益。 
  本次研究中,幼儿在各类活动中都表现出极大的乐趣。他们不仅敢画、会画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思维更敏捷、想法更丰富。这说明课题的开展对幼儿有益。 
  (二)教师潜力无限,有待激发。 
  本次研究活动完全展现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我们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摸索出适于我园实际的研究方法与策略,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教师潜力无限,仍可深入挖掘。 
  (三)深入关注评价方法。 
  虽然我们已重视对幼儿作品的全面评价,但在评价标准的个体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上还有待深入。因为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也将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所关注的。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I am a boy I am a girl(中班英语教案)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