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思考
1 幼儿成长档案的概念
所谓幼儿成长档案,是指在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的协助下,幼儿在学前教育机构接受各方面能力、素质培养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幼儿个体思维特点、爱好、特长、所取得成就等方面内容的各种形式、载体的真实的活动记录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强调“教育应当符合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为了每个幼儿的发展”、“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1]。由此,对幼儿进行个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被重视,而“幼儿成长档案”是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有效载体与途径,对它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才能实现对幼儿进行个性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幼儿成长档案的意义
幼儿成长档案是以对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整体评估,依据幼儿现阶段发展现状分析提出预期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和帮助,促进其发展等过程为轨迹而形成的资料[2]。幼儿成长档案主要体现了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的价值取向,档案在运用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是一种影响、一种帮助、一种支持。它面向每个孩子,所以,其设置的真正教育意义就是能把对每个幼儿的教育落到其个性化实处,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2.1 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和素材,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
成长档案的创建过程就是一种形式丰富的教育教学过程,成长档案中的材料既有幼儿间独立完成的活动,又有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活动,是多种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在幼儿成长档案创建过程中,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档案袋的封面,幼儿对自己的档案袋充满了兴趣。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经常引导幼儿回顾与检视自己的作品,幼儿也随时看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对于每个主题的亲子单、反馈表,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后发给家长,家长都是非常认真地与孩子交流后共同制作完成,然后返回,统一存放于幼儿成长档案袋。另外,对幼儿成长档案中的每份材料教师都配上了相应的文字记录与说明,教师在有目的地观察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这些过程都是难得的教育资源[3]。
2.2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认识幼儿教育,建立经常性家园联系的有效途径
幼儿成长档案可以作为家园交流工作的重要材料,家园达成教育的共识,紧密配合。对成长档案的创建采取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方式,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创建幼儿成长档案初始,我们让家长认识到了成长档案的价值,在创建过程中,我们鼓励家长记录幼儿在家中的一些逸事趣闻,将它们带到幼儿园,加入到档案中,以增进教师对幼儿在家情况的了解。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与家长的分享工作,定期向家长展示、分析成长档案中的材料,举办作品展览会,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回顾作品,使家长与幼儿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家园同步的方式,可以使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并采取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3]。幼儿成长档案成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认识幼儿教育、建立经常性家园联系的有效途径。幼儿成长档案中的材料,在连续不断地制作、添加的过程中,不但促进了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教师可以用幼儿成长档案来生动地描绘幼儿在园的努力、发展和成就,家长可以通过幼儿档案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并以此为依据对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进行指导。家长通过参与幼儿档案的制作和补充,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关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家长对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关注。成长档案形象地描述了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成长档案中保存的是幼儿不同时期的作品、教师的观察记录、幼儿的成长足迹等,这些资料都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有关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丰富信息[4]。
2.3 可以动态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
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有没有进步?是否达到了规定或预期的发展目标?存在优势与不足到底有哪些?这些都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予以评估。传统的评估方法多使用测验的方式,尽管使用起来较方便,但它们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而成长档案的使用可以将幼儿的各种作品和相关资料收集和积累起来,为幼儿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全面、丰富、生动的信息。教师通过成长档案在一段时间里积累的各种作品来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也保证了评估的准确性[5]。
2.4 增进教师对幼儿的了解,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
通过收集幼儿的作品,教师与幼儿相互交谈,可以发现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幼儿独特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教师可依此重塑自己的方法与组织形式,使活动更符合幼儿发展的需求,使每个幼儿的不同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总之,通过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我们感受到:成长档案能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进行个别指导;成长档案能使家长及时、客观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和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成长档案能进一步促进幼儿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3 目前幼儿成长档案的现状及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笔者调查了昆明市西山区31所民办幼儿园关于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情况,发现:
(1)这些幼儿园目前的“记录表”包含了情绪、求知欲、饮食、午睡、游戏和健身等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千篇一律,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观察的角度和范围,不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地记录孩子的突出特点和表现,影响教师在某一阶段对某个孩子的重点观察和连续观察。
(2)幼儿成长档案里主要有表格式的“宝宝一日活动观察记录表”,教师在“老师留言”栏内简短的文字记录,家长在“家长留言”栏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3)大都是教师一手包办了档案的创建、使用的全过程。孩子不了解“档案”与自己的联系,也从未参与过“档案”的建立,其结果是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
因此,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3.1 幼儿成长档案记录的内容与形式亟需完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对“档案”的内容设计进行调整,使之既有幼儿一日活动常规性记录,也有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和表现的记录,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记录形式上我们采取分批观察,分批记录的形式,给教师适当的灵活性。
3.2 幼儿成长档案资料需要丰富。
通过对“档案”的记载和查阅,我们明显感到,“档案”对孩子的进步和发展,展现得不够全面、直观和突出。为此,除记录幼儿一日活动情况外,还需收集能反映孩子兴趣、态度及其在特定领域中的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如主题活动过程记录与分析、“童言稚语”的记录、活动过程的精彩留影、反映幼儿特长的作品、幼儿自我评价卡,还有教师、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以及期望和建议等,需要说明的是,幼儿“档案”中的资料,除了可以直接放入袋中的“书面”作品外,有些东西是不能也无法直接放入袋中,如手工作品,讲故事,歌舞表演等,教师可对其进行“技术处理”,将它们拍成照片(标明日期)或录像录音等,然后装入袋中[6]。
3.3 让幼儿参与档案的创建,制作和使用
我们发现,教师在填写记录时,有些孩子常常会关心地问:“老师,你在写什么呀?”为什么不让孩子们一起参与呢?档案创建和运用的本身不正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吗?于是我们先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成长档案”它有什么用,为什么每人都要有等,并征求孩子们对建立这一“成长档案”的意见和想法。在档案的制作过程中,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制档案袋或档案盒,允许和鼓励幼儿对自己的档案袋(盒)进行个性化的装饰,并提醒他们在袋子上标明自己的姓名和建档的起始时间。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资料,丰富档案内容;和幼儿一起分享观察记录。当孩子们知道老师记录他们的优点和进步,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后,会更轻松愉快地投入活动。
幼儿成长档案的内容可以覆盖幼儿的身体、动作、认知、情感等多个发展领域,其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 幼儿作品
幼儿的作品主要有美术作品、数学作品、主题活动延伸作品及幼儿的口述记录等。我们特别重视幼儿的口述记录,口述记录呈现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录了幼儿的想法、情感和反思,如幼儿创编儿歌、创编歌曲、续编故事、看图讲述等等,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对评价幼儿发展情况是十分有价值的。
3.3.2 文字记录
文字记录主要是教师在生活中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如幼儿活动中的突出表现、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及幼儿与同伴间发生的有价值的事情等等,都可以作为记录的材料。另外,幼儿在生活中的一些逸事趣闻,教师也记录下来,同时配上了相应的照片,效果非常理想。
3.3.3 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主要是指照片、录音带和录像带。它们能提供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丰富信息,并且对促进家庭的参与有很大的帮助,能让家长在没有实际经历的情况下,看到或听到幼儿的各项活动。如在主题活动中我们用相机捕捉幼儿精彩的瞬间,在生日活动中我们把全体幼儿的祝福制成录音带,在外出参观活动中我们把幼儿参与的全过程制成光盘等等,这些有价值的、真实的材料对幼儿、家长、老师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料。
3.3.4 各种测验和调查结果
主要是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调查表、检核表。如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的亲子调查表、家园联系卡,每学期幼儿园组织的健康体检、体能评估等等,这些测验和调查表,能让家长、教师及时地沟通,迅速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7]。
3.4 创建具有特色的幼儿成长档案
每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的本园特色,每个班级也有自己的班级特色。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过程中,要鼓励各班教师因地制宜,根据课题需要或个人特长,创建多种形式的幼儿“档案”,如幼儿心理档案、幼儿动作发展档案、幼儿语言发展档案等等。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特长和兴趣,在某一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8]。
3.5 控制各班级幼儿人数
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规范班级人数,是建立和运用“幼儿成长档案”的基本前提。一个班级幼儿人数过多,即使记录的形式再灵活,也势必会影响记录的质量和资料的收集。教师无法真实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当然就谈不上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了[9]。
3.6 提升教师素质
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和运用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行为决策能力,调控艺术,敏锐观察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通过自主性的教育理论学习,不断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按照现代教育模式重新认识,了解其中的观念,形成新型教育行为;另一方面,要自我反思,筛选和淘汰不当教育行为,创造性地将幼儿成长档案与教育行为整合起来[10]。
4 幼儿成长档案的管理方法
4.1 幼儿成长档案的整理
在幼儿入园分班后,按班级顺序对幼儿进行数顺制编号,并且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档案盒(袋)或文件夹。档案盒(袋)或文件夹的封皮、脊背处须注明档案盒或文件夹顺序号、幼儿具体编号、标题、形成起止日期。建议幼儿具体编号形式为:入园年-年级-班级-编号-姓名。其标题可自行拟定,或朴素简单或活泼可爱,但都需体现出形成者姓名。此类编号只是为了便于幼儿教育工作者取拿和档案工作人员参与管理、检查,对于幼儿来说不易记忆和辨认,所以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盒或袋的封皮,也可贴上他们喜欢的贴图或自己的“大头贴”。
4.2 幼儿成长档案的保管
一般的幼儿成长档案使用内设有塑料封夹的文件夹装置档案,一是可以固定文件如绘画、照片,还有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评语、“画”外音等;二是可以便于利用浏览。其基本原则为保护档案实体,便于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取用,经得住频繁调用。如要保存幼儿手工制品、大幅照片、画卷等不适合放入文件夹的文件材料可选择特制的档案盒,或参考《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中对于超规格的照片档案的管理方法进行保管。鉴于此类文件形成与利用的频繁,建议将幼儿成长档案保管地设在本班教室,且方便幼儿取放,但不至于对其身体造成伤害的地方。与此同时,要注意这种保管方式会给档案的保护带来一定难度,所以要掌握一定的档案保护技术知识。
4.3 特殊载体档案的保存
由于幼儿生性活泼好动,产生文字材料较少,多为“唱”、“跳”、“说”等活动,要记录这些方面的活动就需要借助技术含量高的媒介和一些特殊载体材料,如摄像机、计算机、照相机(数码相机);光盘、磁盘、磁带等。利用声像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形象、生动、逼真、时空感强的特点,将过去的美好瞬间保留下来,随时重温童年趣事、幸福时光,这也是纸质档案无法比拟的。此外,对于在本单位或代表本单位参加文艺、体育类项目的比赛记录,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有所记录。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集中高科技设备保存一份特殊载体档案,如幼儿家长提出要求可为其提供副本;同时,在幼儿成长档案中留存指向存贮地点的卡片[11]。
综上所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应该以研究的观点,去分析幼儿现在所处的状态,了解他们的过去对于现在的影响,预想未来的发展中所需要的帮助,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幼儿成长档案能够帮助我们真实地记录幼儿的发展状态,反映幼儿多元化的成长历程,强调幼儿将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相比较,不仅具有能关注每个幼儿差异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动态研究幼儿的特征,因此把幼儿成长档案作为研究幼儿、因人施教的依据是颇具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赵冬梅.建立幼儿成长略谈,黑河教育,1995.(3).
[2] 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2).
[3] 高宏.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实践与探索,山东教育,2006.
[4] 沈文瑛.基于行动研究的发现,天津师范大学,2006.(12).
[5] 丁晓梅.学前教育评价初探,基础教育研究,2005.(2).
[6] 章金祥、李元香.记录童真童趣,中国档案报,2004.(3).
[7] 符春梅.关于幼儿成长档案的思考,早期教育,2005.(1).
[8] 张博.幼儿档案的创建与使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9] 虞永平.幼儿教育整体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10]秦奕.从幼儿成长档案谈教师的课程整合理念,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4.(5).
[11]刘扬.幼儿成长档案的特点及管理探微,兰台世界,2006.(6).
手工材料
关键词:档案
- 创建幼儿成长档案的原则与误区 2013/01/17
- 加强幼儿园档案管理之我见 2012/12/12
- 档案袋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2012/11/19
- 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彰显幼儿个性光彩 2012/04/12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