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让幼儿园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更有意义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pingguo 感谢 pingguo 上传 0人参与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今天,当我们不断反思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问题时,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性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可以平衡幼儿的经验,让幼儿经历的课程尽可能地规避经验缺失的问题。教师作为一个班级幼儿课程的直接设计者和执行者,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那就是要丰富、平衡幼儿的各种经验,满足幼儿在各个发展时期成长的需要。而目前许多幼儿园实施的主题类综合课程,其“先天的缺陷”往往体现在课程平衡方面的兼顾不周。如在“植物”“动物”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更多地沉浸在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索中,而缺少了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在“我长大了”“周围的人”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满足了对社会现象的探索兴趣,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有所缺失。在这样的课程背景下,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习性区域活动覆盖面广、兼顾领域宽的特点,积极创设丰富多样的区域活动,就可以较好地弥补主题类综合课程的“缺陷”,满足幼儿获取各类经验的需要,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平衡、更全面。 
  其次,它可以建构属于每个幼儿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幼儿的学习逐渐趋于“最近发展区”。长期以来,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的影响下,幼儿的学习过程被看作是接受由教师预先构建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学习者不同的认知结构以及不同的经验基础被忽视了。因此,幼儿的学习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被划上了等号,集体教学活动成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如今,学习性区域活动以它个别化学习的鲜明特点弥补了集体教学的缺陷,使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从而有助于每个幼儿真正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另外,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动作、表象来认识世界的,他们在与具体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直接经验,在操作、摆弄、与客体交往中进行发现性学习。这样的学习比单向的接受性学习更有意义。 
  再者,它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每个幼儿能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活动,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兴趣得到满足,学习的原动力、潜力得到激发。这样的学习能让幼儿真正享受由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并有可能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呢?我的建议是: 

  一、注重材料设计的意义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教师有目标、有计划进行的活动。其活动目标往往是根据学期目标或阶段目标制订的,并具体体现在所投放的活动材料之中。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而言,区域活动的目标更宽泛、长远些,同时,这类活动目标也绝不可能在一次活动中达成,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实现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材料设计的意义,通过精心预设活动材料实现发展目标。 
  首先,材料的选择应服从于目标。目标是创设学习性区域环境、投放材料的依据,也是教师观察、指导、评价幼儿活动的依据。区域活动的目标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而言,通常是大目标、阶段目标。有时,一个目标可以通过不同区域的活动来实施。如,在小班上学期,教师可以通过串珠子、用小勺喂食、夹玻璃球等系列活动来达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阶段目标。有时,一个区域活动也可以同时达到几个不同的教育目标。如,在“奇妙的口袋”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摸图形、拼图形等活动,既可获得有关形状的概念,又可发展触摸等感知觉能力。 
  其次,材料的设计要有层次。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材料一定要有层次,以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如,在学习“配对”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开展瓶盖与瓶子的匹配(大小配对)、数板与数形的匹配(形状配对)、圆点卡与数字的匹配(数点配对)等不同的活动。又如,在剪纸学习区,教师可以设计“随意剪纸”“剪粗条纸”“剪细条纸”“剪曲线条纸”等发展层次不同的活动;也可以设计“剪报纸”“剪吹塑纸”“剪马粪纸”等发展层次不同的活动;还可以设计“剪纸”“剪布”“剪麻布”等发展层次不同的活动。材料不同,难易程度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层次性要求。另外,根据幼儿操作、探索的水平,教师需要及时、不断地调整活动目标,使投放的各种活动材料更好地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注重过程观察的价值 
  观察,是教师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主要的指导策略。教师主要观察以下内容:一是重点观察、分析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如,看看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有哪些,分析幼儿为什么这么做,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等。二是看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学具的数量是否充足,等等。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要指责,不要轻易评判。如果遇到案例中的情况,教师千万不要操之过急。细心地观察、再观察,也许会发现幼儿“另类”的玩法;耐心地等待、再等待,也许幼儿会带给你别样的惊喜。 

  三、注重教师指导的有效 
  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这种间接指导的策略是:第一,以学具、材料为媒介。如,小班幼儿在区域中学习拼动物六面图,教师发现大多数幼儿已驾轻就熟且兴趣不高,便及时投放九面图、十二面图等,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对新的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以问题为媒介。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学习兴趣疲软现象时,教师可以假设问题,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如可以启发幼儿:“也许还会有秘密呢,再试试看。”“为什么天平会倾斜?再放放看。”以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兴趣。第三,指导要适时、适度。适时,是指教师要灵活掌握介入指导的时机,这种时机一般出现在幼儿的探索难以深化时,幼儿缺少材料、学具时,幼儿发生纠纷时,等等。适度,是指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要尽量鼓励幼儿自己去学习、探索、发现,而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如果教师遇到案例中“孩子不会选择”的情况,我的建议是:若是小年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先去尝试。当能力弱的幼儿选了“三颗星”,被难倒、要放弃时,教师可建议他“试试一颗星、二颗星的”;当能力强的幼儿选了“一颗星”时,教师可以在交流分享时鼓励他“再试试难一点的,我相信你能行”。若是大年龄幼儿,教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一颗星、二颗星、三颗星的难易区别,要求他们学会有计划地、从易到难地有序操作,以培养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需要强调的是,材料的难易、玩法往往是教师主观的预设,幼儿只有与材料真正发生作用,才能从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演绎出生命的灵性。而这,唯有教师用心去观察、体悟、引导才能实现。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上下关系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