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写”的实效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很多幼儿园都对教师提出了写教育笔记和教育教学论文的要求,但我们发现“写”常常沦为一种形式,抄袭现象比比皆是。针对这一现象,我园从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出发,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制度,调整了管理策略,并结合园本教研与培训,多角度为教师提供指导与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效。
1 激发写作热情
我园通过主题讨论、座谈、演讲、个别谈心等形式,激发教师写的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认识到自身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是“内升型”,这种内升型的底气需要自觉、自主的学习力。以及个人积极向上的执着力等。比如坚持读书。写随笔、论文等。教师们看到职业前景,找到发展方向,认识到“为自己写东西”的价值,就能激发起写作的欲望,通过常想、常写、常发表,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获得职业幸福感。我们还从健康生活的角度引导教师,让教师意识到养成良好的随手记录及写作的习惯其实有利于释放压力、舒缓情绪。保持身心健康。把写作当成享受而不是任务,不仅可以提升专业能力,而且还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2 调整管理策略
为了杜绝抄袭现象,我园从管理入手。完善了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比如举行了“教研诚信承诺书”签约仪式。承诺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师道尊严:各班建立了“工作随笔”,随时记录日常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发现与感悟;对不同职业发展期的教师提出不同的文案工作要求,重质量而不是要数量:将随笔、笔记、论文等纳入常规考核体系,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教师文案工作,每月评选出优秀笔记或活动反思在教研专栏中展示、分享,并在当月绩效考核中予以奖励等。
我们积极调整管理策略,力图真正成为教师的服务者、支持者、引导者。如经常性地跟进指导班级日常工作,了解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教师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过程,提供适时的帮助与支持:定期查看教师日常工作随笔,认真阅读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笔记,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和教育智慧,再通过“阅读小记”教研专栏等为教师提供分享、展示平台;建立教师资源库,提供理念、资讯支持,减轻教师搜集、复制、粘贴等文案工作负担;鼓励教师充分开发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简易材料作为教具开展教学活动,解放教师双手,让教师有更多时间用于观察、思考与记录;为教师提供各类专业报刊杂志的投稿信息,鼓励教师积极投稿,并经常以园为单位积极组织投稿。
3 提升写作技巧
针对教师无从下笔的困惑,我园教学管理者结合园本研训,引导教师根据个人兴趣及优势确立行动研究的方向或观察目标,在每次教研及培训之后要求教师撰写参会感想,及时梳理思路,提高理论运用和文字总结能力。我们还指导教师研读《幼教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指导》《爬上豆蔓看自己》等专业书籍并开展读书交流,鼓励教师像高美霞老师(《爬上豆蔓看自己》的作者)一样。从实践中感悟,用心去观察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记录工作随笔开始,随手、随心、随想、随记,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乐于反思、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同时分阶段、有层次地小结、提炼、充实。形成每月教育笔记。这样。期末专题总结与论文撰写时就能水到渠成、言之有物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调整,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不仅端正了写作态度。而且整体的工作状态都得到积极的提升。他们的日常工作随笔真实地记录了孩子和自己的成长历程,在进行阶段性小结与回顾时,那些有趣的事件、生动的描述以及灵光一闪的感悟让他们自己也感到惊讶!正如路易斯·卡得威尔在《把学习带进生活》中所说:“一旦开始用心去观察孩子在园的‘普通生活’,我们总会对所注意到的东西感到惊奇!”一年多的时问内,就有两位教师的论文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举办的论文比赛中获奖,两位教师的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二十多篇论文在广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论文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手工材料
关键词: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彩色糖果罐 2024/10/21
- 我会穿鞋子 2024/10/09
-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2024/10/0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