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解读名画特点探析
[摘要]本研究以俄国画家马克·夏加尔的作品《我与村庄》为例,主要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孩子对名画欣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教师在作品欣赏活动中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为孩子选择名画作品和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半结构化访谈法,研究者本身也作为研究工具之一,在自然的环境下,对所探究的问题做深入的访谈和记录。运用类属分析法,从共性和差异性两方面对大班幼儿解读名画特点进行阐述。
一、问题提出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对于世界名画,儿童的审美表达有什么样的特点,对此,本研究以俄国画家马克·夏加尔的作品《我与村庄》为例,主要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一)孩子对名画欣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二)教师在作品欣赏活动中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
(三)如何为孩子选择名画作品和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半结构化访谈法,研究者本身也作为研究工具之一,在自然的环境下,对所探究的问题做深入的访谈和记录,采用录音、录像和观察收集资料。由于被试与研究者之间并不是“熟人”关系,因此在访谈的过程中主试必须注意访谈和追问技巧。
三、样本选取
在南京市随机抽取20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语言表达能力在班上处于中等发展水平,被试所在幼儿园师资水平和资源配置在南京市处于中等水平。
四、问卷设计
1 你在画面上看到什么?
2 你觉得这幅画漂亮吗?为什么?
3 你喜欢这幅画吗?
4 你愿意住到画里去吗?
5 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
五、数据整理与分析
首先,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转录、核对、编码;其次,进行归类并抽出关键词;最后,采用自下而上的归纳法进行分析。
六、结论与建议
儿童的审美情趣是不同于成人的,对于不同的作品,儿童有着不同的建构和表达。运用类属分析法,从共性和差异性两方面阐述其主要特点。
(一)共性特征
1 关注画面内容的丰富性
画面的丰富性带给幼儿某种视觉上的冲击感和强烈的愉悦感。当主试问及“你觉得这幅画漂亮吗”或“你喜欢这幅画吗”,幼儿多从画面内容丰富性上进行回答,他们将画中所有的物与人一一地列举出来,并进行仔细描述。虽然这幅画十分抽象,如同一些物与人的杂乱堆积,但对于幼儿来说,这幅画带给他的不仅是色彩的丰富,更是内容的丰富性和现实感。
幼儿1:(手指图画)这朵花有很多很多种颜色,而且两个人都握在手上,让我感觉他们俩像是要结婚的样子。还看到了躺在地上的狗和农民,这个农民扛着一个锄地的东西;这个狗有两个扁扁的耷拉的东西。还看到了这个女孩子脸上有个山羊和人。这个人在挤山羊的奶。漂亮。(微笑)因为它有很多的颜色(开始手指图画),而且这个地方还有很多种花,还有很多颜色的小房子。这些小房子有点像,这种金黄色的,我觉得是一个国王的老百姓住的吧,国王手下的老百姓。
幼儿首先被这幅画所吸引的是它的画面给人的一种充实感,而这种强烈的充实感又往往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品中的每一个符号,如成人几乎不会去关注的装饰和小花,幼儿都会快乐地谈论和比划。画面内容的丰富性首先引起了幼儿对作品的注意,其次过渡到幼儿对作品其他方面的欣赏。
2 聚焦画面细节
幼儿往往会关注成人所忽视的细节,相对于成人的关注点不同,他们的关注点更加地具体化和细致化。
幼儿2:我心里觉得有点好奇。(指人)这个人没有这么大。(指人脸)还好奇他的脸为什么是绿的。应该是在脸上涂了一层绿色的颜色。(又看了一会儿图)还好奇这个是什么呀(指图)?好奇这个(指图)。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感动于幼儿观察的具体性。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可以在一个问题上进行无限制的联想和思考,从而使自己满足于对问题的疑惑和好奇。在抽象的画面中,幼儿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形象的事物。
3 自我中心式的想象
在观察和欣赏活动中,幼儿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及其生活经验放入作品中,自我中心地将作品内容、布局与自己的经历链接。链接的两种手段是皮亚杰所提出的“同化”和“顺应”。
幼儿3:(那如果现在让你去这个地方,你愿意吗?这幅画里的这个地方?)(点头)因为我想跟这个人一起旅游,就是出去玩一趟。我去过常州恐龙园、将军山。我想他带我去常州恐龙园。我感觉那个穿越侏罗纪太好玩了。它那个隧道里看看恐龙,然后穿越时空,又转回来,好像从六楼穿下来。
首先,当幼儿的已有经验再现于所欣赏的画面内容时,这时“同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是幼儿“自我中心”思维的具体呈现。他们会将画面的布局内容同化于自己的生活经历之中,无论这幅画实际想要表达什么;其次,当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对画面的某一个兴趣点或内容无法理解时,他们会借用顺应的认知整合方式,使自己融入到作品的表达中。这种未脱离具体形象思维的认知阶段决定了幼儿理解作品时的抽象表达能力受到了限制。
4 将自身映射于作品中
幼儿在欣赏画面内容和情节时,会将自己映射到作品中,甚至不去区分现实和作品内容。这证实了孩子思维的实在论,找出现实中的参照物,然后将其对应于作品中的每一个画面细节。这幅画好像就是画自己的某一次生活经历,就是自我的经验的再现。幼儿往往会将自己想象其中,就是自己家的房子和花草,就是自己所见过的事物的重现等。
(二)差异性
1 对于画面内容的解释和理解不同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欣赏作品时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是不同的。如在给这幅作品命名时,两个幼儿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
幼儿4:《可怕的夜晚》。我感觉这个妖精很可怕,它的眼睛非常可怕,它的尖鼻子,它的脸型有点可怕。
幼儿5:(现在我让你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好吗?)《美丽的花朵》,因为花很美丽。《可爱的一头小牛》。
这种不同主要来自于他们对这幅画的某些细节理解的差异,同时也证实了幼儿对于名画的欣赏是不同于成人的,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特有的判断力。
2 由于个人经验表现出审美情趣的不同
由于每一个孩子的经历不同,他们或者倾向于关注人物的个性和色彩服饰,或者倾向于画中房子和城堡的幻想,这些是孩子们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进行的审美情趣的表达。
(三)活动建议
儿童的生活是不同于成人的,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审美主体,教师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扮演的是一条线,将每一个“宝石”和“珍珠”串连起来,最后做成一条美丽的项链,而不是活动的控制者。
1 倡导开放式的欣赏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和权利,肯定幼儿的自由联想;
2 创造良好的欣赏环境,使幼儿的心情保持愉悦;
3 发现孩子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支持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表现。(本研究得到了陈静奋、赵嫦雪、夏萍萍、沈芳雁的合作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孔起英,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与学前儿童绘画的发展和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1996,(4)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学前儿童对视觉艺术文本的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刘晶波,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德]班格尔特,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手工材料
关键词:解读名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