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探析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huiyi 感谢 huiyi 上传 0人参与

   心理学把幼儿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调查显示,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会环境三部分。下面重点分析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一、溺爱型家庭
  许多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百般呵护。导致孩子依赖、懦弱、缺乏独立性,无法适应新环境。过分溺爱还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使幼儿的情绪、态度、行为习惯停留在婴儿水平。有些家长看不到孩子的弱点,孩子做错事情也不严格批评,一味欣赏、赞扬。这样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任性、霸道,不会与人合作,是非不分,随心所欲,缺乏自制力,唯我独尊。稍不如意,便会产生过激行为。

  二、离异型家庭
  家庭的婚变对孩子来说,往往是最严重的心理刺激。父母离异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有些孩子还会发生性格上的转变,性情变得古怪、孤僻、郁郁寡欢、自卑胆怯,有的幼儿会变得冷漠、烦躁、对抗、敌视等,严重者还会造成心理障碍。

  三、暴力型家庭
  有些父母本身脾气粗暴,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喜欢打孩子,拿孩子出气。动不动就和孩子大喊大叫,没有耐心。长此以往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家庭暴力,儿童在感情上疏远了父母,其结果会使其从根本上否定自我,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对幼儿而言,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家庭保持一种感情融洽、和睦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儿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会感受到愉快和安全,容易接受他人和社会,就有可能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通过正常的渠道宣泄出来。因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要用自己的美好情感抚爱孩子。

  四、隔代教育型家庭
  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可以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学习人际交往的方式,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但是现在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十分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交给家中的二老照顾。一部分老人的抚养、教育观念守旧,往往十分娇宠、溺爱孩子,养成孩子依赖、任性、懦弱、以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这种恃宠而骄的环境中,孩子们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了孩子出现唯我独尊的性格。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善良、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的素质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父母应采取合理的教养方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1. 对孩子情感投资
  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让孩子心理健康,父母必须作出相应的精神投资。一心一意地注视孩子,和孩子保持零距离接触。
  2. 对孩子宽严并济
  父母既不能为了赢得孩子的开心和笑容,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也不能苛求孩子,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甚至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同伴的长处,要注意纵向比较,一旦发现孩子的闪光处和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表扬。
  3. 与孩子平等相处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把孩子看成家庭中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成员,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与家人融洽的关系。此外,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文明礼貌,不要打骂。孩子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不要吝啬赞赏。对孩子要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
  4. 正确教养孩子
  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差距,往往教育方法不当。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可能会使孩子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教育。所以,选择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溺爱、离异、暴力、隔代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在温馨、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包饺子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