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教师亲和力的基本要求与培养途径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taozhiqiong 感谢 taozhiqiong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幼儿教师的亲和力是让孩子倍感亲切,乐意亲近并接受其教导的力量。亲和力作为幼儿园老师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幼儿园老师对孩子充满爱意但不放任和迁就孩子;能正视孩子并对其抱持适度的期望;善于发现孩子的美,并平等地赞扬每一个孩子。幼儿教师应通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包容、谦虚、对孩子充满爱意的心境,以及富有亲和力的言行方式来提高自己对孩子的吸引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亲和力;爱心 

        一、幼儿教师的亲和力 
        亲和力最早被人们作为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用来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亲和力现在多被用于人际关系领域,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有亲和力的人通常能让人感觉到人际交往气场中的和谐,使人愿意接近。就幼儿教师而言,亲和力就是在与幼儿相处时呈现出来的春风化雨般的教育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幼儿教师用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耐心地等待孩子们的回应,毫不吝啬地给予幼儿充满鼓励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永远不表现出失望和嫌恶,师幼一起愉快地生活,愉快地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 

        二、幼儿教师亲和力的基本要求 
        (一)对孩子充满爱意但不放任和迁就孩子 
        有亲和力的幼儿老师首先是爱孩子的人,但爱孩子不等于迁就孩子。因为放任和迁就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任性,而任性并不是一项好的品格。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会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用爱导引孩子走上正途才是对老师有亲和力的基本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爱抚不是迁就调皮的孩子。”通过对孩子的爱,有亲和力的老师会尽力让孩子变得健康、强壮、灵敏、机智、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难,又有信心正视未来。 
        这种对孩子的爱能从教师与孩子相处的日常言行之中得到体现。有亲和力的幼儿老师看小朋友都是“亲爱的小朋友”“可爱的小朋友”。这种内心的爱意是教师产生亲和力的根基,奠基于此,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才能通过与孩子在一起的言行将爱意传达给孩子,让他们获得教师对自己的亲近感,进而同老师建立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亲密和谐的关系十分有利于激发孩子追求美好的生活,愉快地学习,从而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二)正视孩子并对其抱持适度期望 
        陶行知先生认为:“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幼儿老师如果对孩子存有这两种极端心理的话,就不可能成为有亲和力的老师。因为忽视孩子不但会让孩子“象茅草一样自生自灭”,而且会使老师自身逐渐变得冷漠起来,看不见孩子的存在,看不到孩子的需要。而期望太切则容易产生急躁情绪,难以冷静温和地对待孩子。所以,有亲和力的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不是忽视而是正视,不是期望太切而是期望适度,进而能根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去要求孩子和帮助孩子成长与发展。正如卢梭所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长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老师正确的态度及其行为是幼儿感觉教师有亲和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引导孩子走向幸福之路的保证。 
        (三)善于发现孩子的美,并平等地赞扬每一个孩子 
        有亲和力的幼儿老师是眼明心亮的人,善于发现孩子的美。在哲学家康德眼里,“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㈣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所以从孩子进幼儿园的第一天起,老师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美好的东西;老师就要用智慧、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每个举动,用慧心和善行去影响和呵护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对其美好举动的鼓励和赞扬。同时,有亲和力的老师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能够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善于营造平等的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都愿意与老师亲近。 

        三、幼儿教师亲和力培养的途径 
        教师的亲和力要通过富有亲和力的行为方式来落实或实现,而这些富有亲和力的行为并不是靠勉强就能做得出来的,幼儿教师亲和力的培养必须从“心”开始。 
        (一)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包容、谦虚、对孩子充满爱意的心境 
        幼儿教师要培养自己的亲和力,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境。毫无疑问,一个行事自私、飞扬跋扈、毫无虔敬之心,对孩子毫无爱意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的。具体而言,能产生亲和力的心首先要宽容。因为幼儿的心灵往往比较脆弱,需要老师精心呵护,而且幼儿的知识、能力和经验都很有限,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这就需要老师最大限度的原谅、提醒和帮助。其次,能产生亲和力行为的心要具有谦虚的品质。教师要在内心里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级位置,只有师幼之间产生了平等,教师才可能与孩子形成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在工作中难免有一些过失,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积极地从自身找原因,并向幼儿坦诚自己的错误,这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感觉教师的和蔼可亲。总之,教师只有具备了一颗充满爱意的心,其亲和力行为的产生才有了根基。否则,教师的亲近表现只会是一种做作或欺骗,并不能产生亲密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师幼互动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培养富有亲和力的言行方式 
        有亲和力的教师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会表现出较强的亲切感和易接近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有爱心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自己具有亲和力的言行方式,即教师要注意自己言语亲和力和行为亲和力的培养。 
        首先,老师的语言要柔美且充满爱意。训斥的语言、干枯的语言、命令的语言都难以打动孩子,相反,鼓励的语言、滋润的语言、商量的语言、欣赏的语言能吸引孩子。这就要求教师语气柔和、出语谦逊,遇事多征求孩子的意见,有分歧时和孩子一起商讨解决。值得一提的是,修炼亲和力语言要切忌不负责任的情绪性语言。例如,前段时间幼儿园、小学出现了好几起校园恶性事件,一位刚入职一年的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对小朋友说:“我真害怕如果坏人冲进我们的教室,会把我们全都杀了。”第二天就有小朋友害怕来幼儿园上学,因为教师都怕教室里会有坏人冲进来,把大家全都杀了。如此不考虑孩子感受的课堂言语不只是没有亲和力的言语,而且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言语,不但没有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恐惧感,甚至让胆小的孩子看到这位老师就会联想到坏人而越来越害怕。幼儿教师不能忘记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所以老师也只能用纯净的语言来滋养孩子纯净的心灵。 
        其次。幼儿教师要培养自己用充满爱意的行为与孩子交往。幼儿老师要想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亲近感,就要在自己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方式。大方美观的仪表仪态能吸引孩子,并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观感。只有孩子对老师有了良好的观感,孩子才会产生接近老师的愿望。如果幼儿老师穿奇装异服,打扮得俗不可耐,不仅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甚至会让胆小的孩子对这样的老师退避三舍。因此,幼儿教师的穿着打扮要让自己显得美观大方,显得活泼而有生气,能够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教师的行为方式更是对形成亲和力有着重要影响,充满爱意的教学行为能让幼儿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并作出较多的亲近行为。这种行为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往往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体现了教师对孩子毫无保留的、发自内心的爱,比如孩子到园后,教师主动抱抱孩子;当孩子受了委屈时,摸摸孩子的头等,尽管动作轻微、细小,但其传达爱意的效果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明显的。 
        总之,有亲和力的幼儿老师善于用心去打动孩子和陪伴孩子;善于把自己当孩子看,有童心在,乐意介入孩子的游戏、玩耍活动,能体悟孩子的童趣,并在日常与孩子的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表,善于通过细微的富有爱意的行为举止唤起孩子对自己的依恋,从而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而孩子们也都因为乐意亲近老师而自愿接受老师的教导。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业务园长新学期述职报告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