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谈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反思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chengjingxiu 感谢 chengjingxiu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当前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反思中,还存在“态度、深度、广度、力度、厚度” “五度”方面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教育反思的有效作用发挥。改善之举:教师可通过活动前的设计、活动中的关注、活动后的评价路径,运用描述性、比较性、批判与联系性反思三种方法,以个人反思和小组合作反思为主要形式,把握好“以具体教学活动为基础,选取合适的切入点,依托一定的教学理论,进行必要的分析阐释,开展对话交流”几个要点来进行教育反思。幼儿园可利用“理论促进实践,开展听课评课;共性个性结合,进行案例诊断;掀起头脑风暴,鼓励思维碰撞;参与网上交流,开阔眼界思路;鼓励同伴结对,个体融入群体”的几个策略来训练提高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 
【关键词】教育反思;反思路径;反思方法;反思形式;训练提高策略 
       反思型幼儿教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幼儿教师形象,教育反思能力是现代幼儿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经过实践―反思一总结这条途径成长的。当前,教育反思已成为幼儿园教师主动改善教学、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的一种常规方法。但最终反思的效果怎样?教育反思到底应该反思什么?如何进行有效反思?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地思考和梳理。 

        1. 当前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反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反思意识弱,缺乏主动思考的态度。虽然,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能认识到反思对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教师的反思还基本停留在被动反思的阶段,即教师的反思大多是为了完成课题研究的需求或者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而没有达到自觉思考并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程度。在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有些教师只是把写反思作为一种习惯性的经验积累的过程,潜意识地让自己走着一条重复“经验”的道路,“克隆”着同样的教育效果,有的教师甚至因此出现了倦怠感。 
        1.2 反思水平低,缺乏层层挖掘的深度。我们在检查教师的反思记录时发现,许多教师进行反思时习惯采用报流水账的形式,把活动中幼儿的一言一行都详细地记录在案,最后加上一句“幼儿玩得很开心”或者“今天的活动不是很成功”之类的结束语。这些描述仅仅是对活动本身的一种再现,但是对于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反思中缺乏“问题意识”,找不到反思的切入点。 
       1.3 反思内容窄,缺乏拓宽视角的广度。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师生的互动、教学的效果等来进行的,进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回顾。其实,反思实质上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除了对教育教学本身的反思,还应是以“自我”作为对象进行反思的一个过程。但是,很少有教师会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水平等。 
        1.4 反思技能差,缺乏解决问题的力度。目前,教师们的反思大多停留在对一天活动后的总结和思考,或者在观摩其他同事、姐妹园教师的活动后进行口头交流和案例分析等。思考的角度大多从活动是否为幼儿所喜欢,效果是否能达成预期目标出发。个人认为,现阶段幼儿教师反思的途径比较单一,反思的视角也比较狭窄。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幼儿教师缺少反思的技能。还有的教师在反思的时候把反思误认为是“错误检讨”,把反思活动当成了查找缺点、寻找问题的活动,总是围绕着什么地方不理想、什么地方不成功、什么地方幼儿没什么兴趣等问题来展开讨论,却很少对自己所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1.5 反思氛围淡,缺乏文化积淀的厚度。重建是反思的归宿,但是因为教师反思水平不高,个人经验有限,所以在重建时仅依靠个人力量,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团队反思的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反思中需要借助他人和集体的力量,借助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依靠幼儿园这个团队来发挥作用。然而,由于幼儿园文化氛围不够浓郁,教师反思意识都比较薄弱,整个团队的反思氛围不突出,不能引领教师个人养成反思的习惯。 

        2. 反思“思”什么 
        2.1 反思的路径 
        2.1.1 活动前的设计(目标的设定;环境、材料的准备——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活动过程的安排;幼儿已有经验等) 
        2.1.2 活动中的关注(幼儿参与程度;幼儿的表达与表现) 
        2.1.3 活动后的评价(如何围绕目标和幼儿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引导幼儿自评与互评;焦点问题或矛盾冲突的解决等) 
       2.2 反思的基本方法 
       2.2.1 描述性反思——能够结合目标、内容、设计组织过程及教育效果,依据个人经验,整体、有序地表达出本次活动的优点与不足,提出调整预案。 
       2.2.2 比较性反思——能够结合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观念,提出自己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2.2.3 批判与联系性反思——通过问题和困惑的提出,能够反思教育的价值、自己的教育信念、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水平。 
       2.3 反思的主要形式。个人反思和小组合作反思。 
       2.4 反思的要点 
       2.4.1 要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基础。教学反思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动,离不开具体的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是在真实情境中发生的“原生态”的教学事实,是由特定时空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各种因素构成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细节。这些场景和细节可以是教师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可以直接来自于实际的课堂观察或课堂经历,也可以是通过录像、录音等手段所保存下来的教学记录,或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教学实录。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应能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教学情境。 
      2.4.2 要选好反思的切入点。教学活动是一种由多个要素在特定条件下整合而成的连续性活动,具有时间性和整体性。面对这样一个复杂整体,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的反思,要洞察其全部,只能选取合适的“切入点”。选取“切入点”的过程。是对教学事实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反思主题的提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反思的着力点,顺利打开思路。从具体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中的深层问题。 
       2.4.3 要依托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反思需要理论的参与。通过理论的参与,可以使教学反思冲破原有的“认识框架”,超越简单的“是”与“非”“好”与“不好”的纯粹经验性的判断和理解,从而探讨出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等,有效地对实践进行恰如其分的批判和评价,乃至进一步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扎根”理论。 
       2.4.4 要进行必要的分析阐释。教学反思中的理论不同于一般理论文章中对理论的阐述,它是在吃透理论基础上的理论运用,有时候表现出来的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它决不是反思的“点缀”或“标签”,它必须与教学活动的分析阐释结合在一起,揭示出教学活动中隐含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智慧,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发挥理论在教学反思中的真正价值。 
       2.4.5 要开展对话交流活动。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观化思考。不同教师由于专业兴趣和视野的限制,反思时很可能出现“视域”的分歧,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关注点”,立论的依据不同,认识的深浅不同,对同一教学现象有时会发出多种声音。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为我们从不同侧面进入教学、认识教学活动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因此,教学反思不能“执一己之端”,还需要开展对话交流活动。让不同的教师参与反思.通过不同的声音,唤起对教学活动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思考,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争鸣中.对教学活动进行“考问”.从而切近教学的真实,促进参与者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既不简单认同,又不固执己见,你来我往,如琢如磨,推动反思的深入。 

        3. 训练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3.1 理论促进实践,开展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是目前教研活动中最常见、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它通过“一看、二评、三提高”的模式,促使教师学会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不断完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们改变原来执教者仅作为接受听课者评析的被动地位,而成为先由执教者自我反思,介绍活动设计的思路,反思活动中的得与失、有何改进的设想以及有何困惑等,然后参加观摩的教师针对执教者的教学过程从各个方面进行评析。 
        我们鼓励执教者和观摩的教师进行互动,就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最后大家共同来修改活动方案。根据需要,我们有时会采取再实践再评析的方法(即一课多研的方法),有时又会采取同课异构的方法(即以一个素材的多个角度着手进行教学)。听课评课为我园教师进行反思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实现了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提升过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2 共性个性结合,进行案例诊断。案例诊断是现今教研活动中比较流行的、易操作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它通过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文字资料或录像资料等形式呈现给教师,帮助教师通过回顾和了解案例过程,反思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观念与行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方法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积累教育经验,提升教育观念。所以,我们选择不同的案例,有的来自于幼教杂志,有的来自于教学活动的观摩,还有的是本园教师中具有代表性的课例。在此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除了要根据教师实际需求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的案例外,我们还考虑到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毕竟有限,它和现场的观摩活动也有着较大的区别,要让教师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是有一定困难的。为此,我们会提前把案例提供给大家,让教师先进行个体反思,然后利用教研活动进行集体互动反思,对有争论或不清楚的问题进行案例的再现,引发再次的思考和讨论,从而使案例诊断真正为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服务。 
        3.3. 掀起头脑风暴,鼓励思维碰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头脑风暴法就是鼓励教师大胆提出自己在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集体互动式的教研活动形式来引导教师围绕问题,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问题价值的大小,我们有时利用某次教研活动中的某一时段,有时是专门组织一次相关的研讨活动,还可能是根据教师们所持观点的不同组织甲乙双方的辩论会等。由于问题的提出直接来自于教师们最为实际的需求,所以这些问题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共鸣,教师们能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反思自己与他人的观念和行为,从而提高各自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头脑风暴法在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3.4 参与网上交流,开阔眼界思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上信息交流也日趋活跃。我们深刻认识到,它不仅可以拓展教师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此,我们尝试开展园内的网上教研活动,研讨的话题有的是园方提供,有的是教研组提供,也有的是教师个别提出,这能让教师们在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区级以上的网上研讨活动。通过网上交流,教师的教育教学思路开阔了,思考问题也更为深刻了。 
        3.5 鼓励同伴结对,个体融入群体。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独立反思有时会存在模糊性和局限性。同时,由于受教龄、学历、教师自身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师间反思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在幼儿园范围内鼓励教师寻求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也成为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明智之举。在结对中,有的是强强合作,有的是强弱合作,可以是自由组合,也可以由幼儿园牵头安排。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教师们的合作互助所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有的是共同设计教学活动,有的是彼此之间进行看课、评课活动,有的是案例的分享交流等。合作互助为我园教师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教学设计:感知重心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