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的游戏化探究
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提出:“游戏……可应用于儿童的一切活动……艺术可视为游戏的一种形式,儿童在艺术特别是绘画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内在需要得到真正满足。”幼儿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在工作的这几年里,我一直尝试着对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的游戏化探究。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在3~4岁,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在绘画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以乱涂乱画和涂鸦为主,满足于自身的动觉所产生的快乐感。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支配能力较弱,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都有明显的随意性。如:幼儿喜欢绘画,只是因为笔能在纸上划出各种痕迹,至于要画成什么,他们是从不关心的。在幼儿时期尤其是小班幼儿非常渴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他们缺乏独立从事活动所应具备的经验与能力,这就产生了实践与经验之间的重大矛盾。游戏活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形式,在小班幼儿不能完全区分绘画和游戏的时候,他们常常把绘画当作游戏,因此绘画也可以作为幼儿调节矛盾,表达自我的一种外在游戏形式。
二、以幼儿为主体,构建游戏化绘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一)目标定位
以游戏化绘画教学为特征的艺术课程,我们将其目标定位在:
1 创设和营造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内,体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形成事物的初步印象。
2 以游戏为载体,以初步形象为基础,鼓励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大胆地自我表现和创造,培养幼儿的美感。
3 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方式,灵活机动地给予幼儿意想不到的鼓励,让游戏化绘画在期待中延伸。
(二)游戏化绘画教学的内容选择。
1 广而浅。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经验决定了幼儿绘画内容的粗浅程度。只有选择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绘画内容,挖掘幼儿能直接感知体验的题材,才能使教育目标恰当地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如:“五彩的太阳”,“水果娃娃聚会”等等。这些内容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幼儿非常喜欢。
2 趣而奇。
小班幼儿大多喜欢形状新奇,颜色鲜艳的事物,教师在选择“广而浅”内容的同时,要更多的考虑到有趣和新奇。如在进行“欢乐的曲线”教学时,我先请幼儿手持彩带,随音乐有节奏地舞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曲线。并根据幼儿舞动彩带的情形,记录不同方向,不同形态的曲线。然后教师以小鱼的口吻引出情景:请小朋友帮我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还有我爱吃的小虫子(~)。接着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曲线形态自由地表现。最后请幼儿把彩带的一头塞在裤腰扮演小鱼,游到每个“池塘”看一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家”。整个活动,教师都努力营造着有趣又新奇的氛围,让幼儿在动中体验,玩中发展,充分体现了游戏化绘画教学的特征。
三、在绘画过程中努力创造、运用多种游戏手段。
(一)绘画活动以游戏的口吻导入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当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时,孩子们才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幻想地尽情发挥。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绘画活动“气球宝宝”的开始部分,我先问他们玩过气球宝宝吗?气球宝宝是怎么样的?然后我再给幼儿边示范画气球边讲故事:“有一天,许多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气球离开了妈妈到天上去旅游,他们飞到了高高的天上,有些气球因为看到美丽的风景而好开心,有些气球因为在这么高的天上有点害怕,有几只气球被风一吹,翻起了跟头,他们觉得真好玩,有的却被吓得哭了。”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画气球宝宝的兴趣,他们也是边讲边画,画出来的气球宝宝各不相同。教师利用小年龄段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二)选择的绘画材料要丰富,让孩子觉得绘画是在游戏。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提供毛线拖画,提供吸管吹画等。如在毛线拖画活动“美丽的手帕”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粗细不同的线,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在白纸上拖画,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交织在一起,一块美丽的手帕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要制作手帕——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年龄段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运用故事、儿歌游戏化教学。
在游戏绘画活动中,老师还可以将语言渗透在绘画活动中,把绘画主题编成一个个故事或一首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自由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绘画内容,陶冶情操。如:画小鸡时我们先把小鸡编成一首儿歌:
小鸡小鸡真可爱,
头儿身体圆又圆,
嘴巴尖尖捉虫子,
竹叶脚儿地上踩,
圆溜溜的眼睛,
骨碌碌地转呀,
哈哈--好大的一条虫子哟!
概括地描述小鸡的特征及基本的绘画步骤,使幼儿知道第一步画什么,第二步又画什么……然后我们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鸡妈妈,把小朋友分成六组,玩“给鸡妈妈找小鸡”的游戏。幼儿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引导和自己灵巧的小手,给鸡妈妈找回了许多可爱的鸡宝宝(在纸上画了许多小鸡)。绘画后,幼儿之间边念儿歌边找朋友,开心极了,兴奋极了。
(四)创设美术活动区角,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绘画兴趣和技能。
平时,除了较为正规的游戏化集体绘画活动外,老师还可以经常为幼儿准备一些美术材料,设置成美术角,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如在区角中投放了可爱的小白兔,有的幼儿在兔子旁边画了绿绿的小草:有的幼儿画上了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印上了嫩嫩的青菜;更有有趣稚拙的情景:苗苗小朋友在小白兔的脸上画满了黑点,并且自言自语地嚷嚷“下雨了,下雨了”,后来他又使劲画了个大圈,表示“小白兔撑着雨伞”。在这样开放性的游戏化绘画活动中,幼儿的绘画兴趣更高了。
四、运用游戏化的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游戏化的绘画活动更需要游戏化的评价过程,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让幼儿学画小鱼时,我们对幼儿说:“谁画的鱼儿最漂亮,小猫就会来钓鱼。”这时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为了招徕“小猫”,他们画鱼儿的时候特别认真仔细。评价时,教师一边观察巡视,一边在幼儿的作品旁印上不同数目的“小猫”印章。幼儿一边数,一边兴奋地交流着:“我有三只小猫来钓鱼,你呢?”“我比你更多,我有五只小猫呢。”洋洋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今天我这儿只来了一只小猫,明天我画许多许多漂亮的鱼儿,你能多请几只小猫咪吗?”我微笑地朝他点头,表示非常愿意。就这样,我们如法炮制:画蘑菇,我们给他们印“小白兔”:画虫子,我们印“小鸡”:画怪兽,我们印“奥特曼”……运用这种有趣的游戏评价形式后,每一次的作品讲评,幼儿都充满着期待。游戏化的评价可以避免单纯的评价作品的好与不好,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技能,从而让幼儿始终对绘画活动充满着向往和迷恋。
经过实践,小班游戏化的绘画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运用游戏化绘画教学的形式,为幼儿提供游戏化的绘画环境,采用寓绘画技巧于兴趣之中的游戏方法,帮助幼儿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美感,同时让幼儿珍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异想天开,充分开拓和发挥孩子们的艺术潜能。
手工材料
关键词:游戏化
- 游戏化课程在儿童真实发展中的意义与实践 2020/07/01
- 探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 2012/04/11
- 游戏化的数学教育 2011/05/08
- 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2010/11/19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