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浅谈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xujing 感谢 xujing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 民间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分类,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独特性的领域,它除了对幼儿能起到增长知识、启发智慧、激发想象、培养品德、陶冶情趣外,也起到统一游戏动作的作用。 
        [关键词] 幼儿园 教育活动 童谣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民间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分类,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独特性的领域,它除了对幼儿能起到增长知识、启发智慧、激发想象、培养品德、陶冶情趣外,也有不少是随着游戏趣韵而作的,起到统一游戏动作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其它文学作品所不可替代的,这主要是因为民间童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其娱乐性强,开展不受时间、空间、地点、材料的限制,易于继承和发展。把民间童谣融合到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 

        一、收集整理民间童谣资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根据幼儿兴趣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民间童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不可盲目,如小班幼儿对动物比较感兴趣,则可以着重选择描述动物的民间童谣。如童谣《小老鼠》,语言生动、简练,将小老鼠的形象描绘地栩栩如生,易于孩子感受、理解和表现。有的孩子把在家学会的民间童谣说给小朋友听,如“小花猫”,“小白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这些童谣已在小朋友中间流传开来了。选其为教学内容,有助于孩子们对其学习的兴趣。 
        2.选择能给幼儿想象空间的童谣 
        爱因斯坦强调“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创造力是以想像为基础的,特别是文学语言具有很多的想象因素,有了想像这一味调料,才能创造出更美的语言。如“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烂熟于心的童谣在耳边萦绕,“摇呀摇,摇到妈妈桥,妈妈给我吃蛋糕……”您是不是感叹,原来童谣还可以这样说。我们抓住童谣简单易懂的特点,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为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发展提供扩展的空间。 
        3.选择美好道德情操的童谣,给幼儿正确的行为导向 
        要让幼儿积极发现并模仿美的行为,单纯的说教效果是不理想的。而童谣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相比故事,更简练,更易于幼儿欣赏、接受和效仿。而且,童谣的短小精悍,可以让幼儿平时传诵,不断地提醒幼儿什么样的行为是美的。如童谣《秋风起》,用一个细节的动作——缝衣裳,形象地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如《摇篮》这首童谣里,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大海是鱼宝宝的摇篮,花园是花宝宝的摇篮,妈妈的手是小宝宝的摇篮,幼儿有类似经验,很能引起共鸣,从而,激起幼儿对妈妈的感激。 

        二、挖掘利用各种活动途径,融合童谣教学 
      《纲要》指出:“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因此,在学习童谣过程中,不仅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讨。 
        1.集体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其他教学活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在学习《放风筝》这首童谣时,我让幼儿自由发挥,尽情讨论并关注他们的兴趣点。如风筝还有什么好听的名字,为什么会飞上天?有的说:“风筝也叫纸鹞。风筝有了翅膀就能飞上天。”有的说:“有风的时候,风筝就能飞上天。”此时,我们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满足孩子进一步的探索,让孩子们到户外去放风筝,去看风吹着风筝飞到高高的天空中,他们得到了正确的答案——风筝是靠风的力量飞上天的,然后再进行教学活动,孩子记忆特别深刻。 
        2.区域活动 
        学童谣《从前有座山》时,由于幼儿年龄小,对物体大小的空间知觉差,致使童谣次序混淆,掌握速度慢,针对这一情况,在语言区中,教师制作了一套操作材料帮助幼儿学习——把童谣的内容按次序画在纸袋上,并按先后次序一个比一个小地套在纸袋中,幼儿边在纸袋上抽出图片,一边读儿歌。果然,幼儿很快地掌握了童谣的内容及大小次序,而且兴趣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亲子活动 
      《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发挥家长的参与性和利用价值,请家长共同参与,一方面,可以了解民间童谣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共同来学习,帮助幼儿理解和表现,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其次,可以让家长帮助共同收集童谣教材,特别是一些方言童谣,有的年纪大的家长接触较多,我们请他们为小朋友演一演,促进孩子的参与意识。 
        4.日常活动 
        如童谣《小狗抬轿》的教学活动,我们是利用晨间锻炼的时间,以游戏的形式展开。童谣《门口》利用排队的时候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教师首先将朗朗上口的童谣和游戏相结合,呈现给幼儿,利用幼儿参与游戏的需要,以及对童谣的好奇和兴趣,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边欣赏、边学习、边理解,这样没有压力的活动,完全是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 

        三、结合多种教育手段,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1.利用童谣的节奏,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有些童谣带上节奏后,说唱起来铿锵有力,如童谣《做彩灯,闹元宵》:“好姥姥,手儿巧,做彩灯,闹元宵。西瓜灯,小兔灯,金龙戏珠云里飘。八戒灯,给宝宝,悟空灯,给姣姣。宝宝乐,姣姣笑,一同敬礼谢姥姥。”合上节奏,边拍边唱,幼儿说起来容易整齐一致,在节奏的影响下,学起来也很振奋,有精神。由于简练,无形中增强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连贯,不但可以从中吸收到的各类语汇中扩充了知识的领域,更从这些语汇中的运用中增强了联想及叙述的能力。特别是胆小的孩子敢说话了,口吃的孩子通过童谣的学习和训练,言语比以前连贯了。幼儿不但学会了童谣的内容,而且也训练了幼儿口手一致的协调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创编童谣,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 
        如民间童谣《拉大锯》,其内容很适合幼儿学说“拉大锯,扯大锯,锯木头,盖房子。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你去,小外甥儿你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随着小朋友们两两相对,双手相握,前后摇摆,小朋友们边玩边学,一首童谣就学会了。这时,有个别小朋友在游戏的时候分散了注意,干扰别的小朋友玩游戏,于是,教师随口念到:“拉大锯,扯大锯……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就是不给……”故意在童谣的后面加了一句,但又不点明不给什么。结果有个别小朋友点出了那个干扰别人的小朋友的名字。于是,就成了“就是不给××去。”而被点到名的小朋友自然接口说“要去要去,我也去!”这是一次自然而然的创编过程,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保持极高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请你猜猜在哪头”(公鸡头,母鸡头,请你猜猜在哪头;在这头,在那头,黄豆黄豆在哪头)的游戏中,幼儿边念童谣边玩猜豆游戏,在幼儿对这一游戏的玩法已经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对其进行创新,提供一些随手可得的材料,如绿豆、玻璃珠、小石子……让幼儿创编童谣,创编新的游戏,从而达到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3.利用童谣独特的韵味提高孩子表演技能 
        语言美的表现方式,首先当然是“表演”。但表演并非单纯加上肢体动作,或者强制幼儿跟随教师模仿,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怎样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童谣独特的韵味,包括尝试用不同的语音、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语速、不同的语气等。比如,童谣《数一数》里面描写了5种动物:虎、鹿、猪、兔、鼠。除了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外,还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动物,虎的浑厚、猪的憨直,鼠的机灵等增添绕口令的语言变化。让幼儿通过自己和同伴的表演,在与同伴运用声音的变化来表演不同的角色的过程中,理解、感受童谣的趣味,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其中的意境。 

        四、与民间游戏有机整合,寓教于乐 
        民间游戏中的童谣犹如锦上添花渲染了气氛,幼儿在游戏中似乎在玩,又好似在表演,游戏与童谣的结合可以寓教于乐。如《丢手绢》“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地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活动中,如果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单纯地学内容,是枯燥无味的,但在游戏中,让幼儿边唱边玩,一个幼儿绕着圆圈边跑边唱,加上周围幼儿配合,一唱一和,充满了游戏情趣,幼儿的游戏兴趣更浓,学的效果也会更好,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与同伴一起玩的能力。还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也能听到朗朗上口的民间童谣,孩子可以在边玩边念中发展跑、跳、平衡等动作,如《马兰花开二十一》《竹子花开》等。 
        还有的童谣来源于民间的玩具,鉴于此特点,我们把玩玩具与学习童谣结合起来在活动中进行了尝试。如民间童谣《一个毽》,其内容很适合大班孩子学说,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踢毽子的资料,为各种踢法录了像,孩子们对各种材料制成的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录像,故事及实物的配合下,孩子们充分了解了毽子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健身玩具,这样边做边玩边学习的方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又如,空竹,陀螺,泥人,风筝,不倒翁,风车等。这些玩具,有的幼儿见过,有的没见过。我们看录象或请杂技团的家长来园为孩子们表演,通过观看,孩子们对这些玩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更加喜欢民间艺术了。就这样,童谣自然地融于游戏之中,孩子们在快乐的玩乐中学会了民间童谣,和它结成了好朋友,感受到童谣为他们带来的乐趣。 
        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以它独特的文学形式,让孩子们易于掌握。孩子们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童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倡导把民间童谣融合到幼儿园教育活动,通过教学,让童谣进驻幼儿的心田,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主题性区角活动:雨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