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教学策略
幼儿的绘画是一种艺术,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绘画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儿童心灵之窗,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形象语言,更是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载体。那么,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呢?
一、选择幼儿熟悉的几何图形为素材,激发绘画创作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日渐丰富,但表达的方式仍有些欠缺,绘画的方法还不那么自如,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学习、认识,将生活中许多幼儿熟悉的物体与几何图形相联系。如幼儿所熟悉的长方形车厢、三角形热带鱼、椭圆形的鸡蛋、圆形的头部、半圆形的耳朵、圆柱体的树干、长方形的门等,这些有趣的几何图形丰富了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与表现手段。在主题画或意愿画中,启发幼儿利用几何图形,根据意愿添画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由此来丰富作品的内容。如:学画诗歌“小熊过桥”的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利用一些熟悉的几何图形组建画面。有的画“小朋友过桥”,有的画“小熊过桥”。画面中,船儿在水面上行驶,鱼儿在水中游……画面生动活泼且有趣。在幼儿掌握了物体的基本形体特征之后,通过意愿画,不但发挥了孩子们独立创作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为了使小班幼儿对绘画更有信心,刚开始训练时要降低绘画难度。如设计一些添画游戏,教师先将部分轮廓画好,然后让幼儿自己添画。添画游戏让孩子觉得绘画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容易体验到成就感,增加绘画的信心。
此外,我在教学上摆脱了示范画的模式,让幼儿更自由地表现。由于在活动中没有什么压力,幼儿表现出对绘画活动的极大热情,每次画完一幅画后都会有幼儿对我说:“老师,我还想画。”可见,在良好、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幼儿首先是敢动笔,然后愿意动笔,最后喜欢动笔。
三、尊重孩子的创造,引导孩子掌握绘画技能
儿童的内心充满求知欲,他们对自然的一切变化都充满好奇。一次,让幼儿画苹果并涂色,遥遥画的苹果是方的。我就问:“我们看到的苹果都是圆的,你的苹果怎么是方的呢?”他说:“这样苹果就不会滚到地上了。”我立刻鼓励他说:“你真会动脑筋。”小班幼儿美术绘画技能比较差,但他们的想象却很丰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单线图案,如一根短线、一个圆圈等,让幼儿想象:这像什么?还像什么?同时带他们到室外去观察太阳、小鸟、小鸡等,让幼儿大胆说、大胆画,如小鸡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等,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画《春天》,我先让幼儿做“春天在哪里”的游戏,启发幼儿在天空、花丛、草坪上“寻找”春天。然后让幼儿朗诵诗歌《春姑娘来了》,再用笔画出自己所见、所知和所想的事物。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想象力特别丰富,思维活跃,操作能力强。再如教授大班幼儿画火车,先让幼儿仔细看看车厢的形状像什么。当幼儿看出一节节车厢像一个个方形面包时,他们就会用长方形来概括出车厢的艺术形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发现孩子绘画过程中有困难时,教师不要一味包办代替或一味传授技巧,而是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发挥想象,获得绘画技能。
四、以欣赏的眼光对作品进行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既要了解现有的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性。”的确,在评价活动中,孩子们最需要的是老师欣赏与肯定的目光。教师及时的鼓励、欣赏,会让孩子得到意想不到的进步。在一次主题绘画活动中,我正在指导孩子画画,只听见有孩子说“这画真难看”“画的是什么呀”“简直画的是一个丑八怪”。我走过去一看,是小雨的画。这孩子平时一直不愿意动笔,“今天他画了什么?”我拿过画一看:画面线条粗糙,布局凌乱,只有四个色彩不一的色块。我笑眯眯地说:“这幅画的色彩真漂亮,你画的是什么呀?”“我画的是春夏秋冬的太阳光。”原来,四个“乱糟糟”的太阳代表不同的季节。“多聪明的孩子呀!”面对这样一幅美丽的想象画,除了欣赏、赞扬外,我还能要求他画得像不像吗?事实证明,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美不美、像不像,而应注意每幅画上的图形、色彩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作品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欣赏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作为幼儿教师,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的绘画活动,多管齐下,鼓励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让他们走进一个个色彩绚丽的美好世界。
手工材料
关键词:绘画能力
-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2013/02/0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