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如何提升幼儿游戏的功能和品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lilei 感谢 lilei 上传 0人参与

        摘 要: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需要,是幼儿的“生命”,它包含时间、空间、角色、意愿等四大要素。把握好游戏的四大要素是提升幼儿游戏的功能和品质的关键。高品质的游戏活动是保证幼儿快乐和益智的关键,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必须同心协力,挖掘游戏的丰富内涵,提升游戏的品质品位。
        关键词:提升;幼儿游戏;功能和品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需要,它包含了游戏时间、游戏空间、游戏角色和游戏意愿等四大要素,是保证幼儿游戏功能和品质的关键。作为幼教工作者和每一位家长都应创设必要的游戏环境,满足幼儿玩游戏的需求,并根据幼儿不同个体的情况,充分把握时间、空间、角色、意愿等游戏四大要素,提升游戏的功能和品质。
        游戏的时间要素要求幼儿老师和家长们首先要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来玩游戏,不能让幼儿过早过度地把时光用在学习“琴、棋、书、画”等“成年知识”上。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拔苗助长、舍本逐末,让幼儿失去本应属于他们的天真和童趣,人为地掐灭幼儿的“生命”,这是幼教之大忌。其次要让幼儿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玩,玩多长时间。”幼儿玩游戏是玩无定时的,吃饭时在饭桌上用刀叉碗碟也能玩上一阵子,睡觉前也能在被窝里和父母玩起捉迷藏,这些都是幼儿的天性使然,玩得尽兴了他们自然会去安心吃饭或酣然入睡,大人们不必责备和呵斥他们,更不必担心他们会像成人一样沉缅于游戏之中而“虚度年华”。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游戏活动重新再玩就要留意孩子的感觉,老师和家长要主动询问孩子“你们愿意什么时候再玩这个游戏?还想玩多长时间?”,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觉得枯燥单一和时间漫长而产生厌倦感。
        游戏的空间要素就是要求游戏的平台搭建既要能就地取才,又要注重拓展用材范畴,以解决“用什么玩、玩什么”的课题。孩子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它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能否成为玩具,能否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游戏从而带来乐趣和心理满足。他们常常会拿来身边常见的纸盒、钥匙、饮料瓶子等物件来搭建高楼、电视塔、家用电器等,甚或悄悄地拿来成人使用的手机、香烟、打火机和厨房里的碗筷搭配组合成自己心目中的大炮、火箭、机器人等;哪怕就是成年人司空见惯的一堆细砂、一团泥巴也能被孩子们用来作为游戏的素材,弄出千奇百怪的造型或成为追逐嬉戏的"武器",并玩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所以任何一种事物在孩子手中都可以通过他们稚嫩的想象成为游戏中的玩具,只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喷发。
        游戏的角色要素是解决怎么玩的问题,角色游戏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意愿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蕴藏着幼儿发展的愿景和教育的契机,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有益的学习途径。老师和家长只有把游戏的目标记在心里而不是作为一根指挥棒,适时地进行事中引导、事后点评,而不是事前约束。游戏活动的多样性和群体游戏的顺利开展都要求幼儿角色的深入浅出和规则的去复杂化,这样氛围下的游戏才会更生动、更受欢迎和更有价值。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例子使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真正投入使他们俨然成为“游戏王国”中的主人,一个小主意、一个小想法甚或一个小动作往往是不经意间的,一闪而过的,但也足以让在一旁注目观看的老师和家长瞠目结舌和喜上眉梢。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提醒老师和家长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待游戏和思考问题,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放手放心地让他们自主地担当起游戏的角色。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时刻记得幼儿是游戏的主角,老师和家长是配角,决不能越俎代疱,用灌输的方式强迫幼儿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来玩游戏,也不要做盘旋于鸟窝上面的“苍鹰”,死死地盯住孩子们,生怕他们越雷池半步。
        游戏的意愿要素是游戏时间、空间和角色要素的根本和归宿,是“玩的怎么样”的答案所在。在什么时间玩,玩多长时间,玩什么和怎么玩,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幼儿的真实意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游戏的终极目标:快乐和益智。任何违背幼儿意愿的游戏活动和游戏规则都是得不偿失的,是对童真和快乐的扼杀。只要孩子们愿意,就让他们尽情自由地在游戏天地里畅游,幼儿的心路就好像微弱的晨风可以荡涤尘埃抚平秋色,有时更像无孔不入的溪流可以穿透时空的阻隔,无坚不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在玩“搭积木”游戏正兴趣盎然时,大人们就叫去看动漫片;孩子们正趴在地上沉浸在“草根撵蚂蚁”的游戏时,大人们走过来呵斥他们弄脏了小手和衣裳,这时往往看到孩子们无奈的噘起小嘴,极不情愿地“服从”大人们的号令,至此,游戏活动嘎然而止,孩子们心不在焉的去看动漫或草草地冲洗一双小手,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每一个幼儿园和千万个家庭里,值得我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反思啊。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高品质的游戏活动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它依存于对游戏四大要素的恰当把握。家长和广大幼教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抓住游戏的四大要素,挖掘游戏的丰富内涵,提升游戏的功能和品质。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创设阅读情趣,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