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教学活动中有效回应的几点思考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jiming 感谢 jiming 上传 0人参与

        二期课改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倾听者,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调控能力。其中,面对幼儿随时生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如何与幼儿互动,有效地回应幼儿,促进幼儿发展更是二期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在多次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我不断尝试一些回应策略,力图通过师幼互动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下面以“我喜欢的桥”为例,将我在集体活动中常用的回应策略总结如下。
  
        一、活动前精心预设,为有效回应作好准备
    由于教师面对的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而每个幼儿又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即使同一幼儿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幼儿的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教育空间是巨大的,因此在设计活动方案前教师要全方位考虑幼儿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将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反应,并据此思考面对幼儿的各种反应,自己应如何回应才会更积极有效。
    如在组织集体活动“我喜欢的桥”之前,我首先熟悉了整个主题,根据其二级主题的内容与要求以及该活动所指向的核心经验,有意识地给幼儿布置任务,让他们回家收集各种和桥有关的资料,并和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观察、了解生活周围能看到的桥。接着,我开始认真地对班里的每个幼儿进行解读,详细了解他们经验积累的程度。这些前期经验的准备,使我在活动中得以自如、有效地回应幼儿的生成。
    如在活动的第二环节“介绍黄浦江上的桥”的时候,我运用了低结构开放的形式让幼儿自主讨论,结果幼儿发现,南浦大桥是黄浦江上最长的桥。当他们发现南浦大桥上的四个大字时,我结合解读幼儿时所了解的信息,捕捉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回应,加以提升,以问题的形式运用迁移的策略问幼儿:“你们知道‘南浦大桥’四个大字是谁写的吗?”这时,优优大声说道:“我知道,妈妈说是邓小平爷爷写的。”同伴听了他的话个个都睁大眼睛非常吃惊。这样的互动让幼儿知道“南浦大桥”这几个字是非常有意义的,是伟大领袖邓小平爷爷写的,幼儿间的互动拓展了大家的经验。由此可见,课前的预设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中教师即时应对策略的有效程度,预设得越充分,回应的目的性越明确,针对性越强,回应也更加积极有效。
  
        二、活动中淡化预设,紧追幼儿进行回应
    二期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从传统教育的重视结果转向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活动前要精心预设,但在活动中却要淡化脑海中的预设,不急于求成,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预设之外的生成,由生成开始,慢慢引导幼儿,帮助幼儿展开充分的思考后再巧妙地与适宜的预设相衔接。
    如在“我喜欢的桥”中,我事先准备好了“黄浦江上的桥”,出示后让幼儿看看、说说“是否认识这些桥,最喜欢哪座桥,为什么”等。当我在听取小组讨论情况的时候,发现幼儿对南浦大桥情有独钟。于是,当一个幼儿说他“喜欢南浦大桥,因为它很长”的时候,我及时作出了回应,改变原来预设的提问,将提问调整为:“你们猜猜黄浦江上哪座桥最长,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一出,如一石激起前层浪,马上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纷纷举手发言。非非说:“我觉得‘南浦大桥’最长,因为它的引桥是一层层盘起来的,如果把它拉直了肯定很长很长。”我又追问道:“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吗?为什么要把长长的引桥一层层盘起来呢?”通过问题进一步引发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又如我最初预设的活动程序是先介绍“南浦大桥”,然后再自然过渡到介绍上海的各条高架。可是在活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我还没有进行到介绍“南浦大桥”的时候,就有幼儿说到了高架桥,面对这一预设之外的情况,我没有让幼儿跟着预设的环节按部就班地开展活动,而是及时地追随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点对预设部分进行调整,改为让幼儿先说说高架然后再过渡到和高架连接、相通的南浦大桥,采用迂回的方式将有关这一主题的重点内容加以展开。
    集体活动进行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幼儿,教师无法在活动前预知幼儿在活动中会生成怎样的问题。因此,面对幼儿的生成,教师要胸怀活动大目标,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耐心地与幼儿一起探讨、发现,要时刻准备接住幼儿突然抛过来的球,采取多变的回应策略,灵活有效地回应幼儿。
  
        三、活动结束留有空间,使回应更具发展性
    集体活动的结束部分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部分,作为整个活动的结尾,时间上往往较为短暂,有时只是简单几句话的工夫就完成了。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回应的作用呢?我在活动“我喜欢的桥”结束部分是这样安排的,我对幼儿说:“老师刚才看了这么多桥,这些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你们还有什么和桥有关的问题想问吗?”听了我的话,幼儿纷纷举手,拉拉问:“高架桥上有警察吗?”乐乐告诉她:“上面没有警察的,我去过的。”程程说:“有的,上次我和爸爸开车上高架,看到上面发生了交通事故,警察叔叔来的。”涵涵问:“桥上有交通规则吗?”非非问:“南浦大桥上为什么要有斜拉索?”接着我又说:“你们今天提了这么多和桥有关的问题,非常好,请你们回家收集资料,问问爸爸妈妈,下一次活动再来告诉大家好吗?”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通过适当的回应在幼儿中引起了又一个小高潮,引发了幼儿带着和“桥”有关的问题回家继续探究的愿望,既满足了幼儿的情感需求,又推动了幼儿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集体教学中的回应策略可以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组织能力。回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回应时必须要体现主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教师在了解幼儿、关注幼儿、追随幼儿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各种回应策略,才能真正体现集体教育的价值所在,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有效回应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谈对小班幼儿午睡的精致管理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