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出击
本月我们在小竹林进行户外游戏,场地中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底结构材料,如:矿泉水瓶,报纸球,纸杯,小石头等等。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权利,同时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途径,在户外,青青的草地上和适合儿童进行各种游戏,宽大的场域,丰富的材料
镜头一:“砸瓶子”游戏
活动开始了,几个小朋友选择了矿泉水瓶,豪豪先拿了几个瓶子放在草地上,发现瓶子放在草地上容易倒。这时候旁边的小朋友问他你在玩什么游戏,豪豪说我在玩保龄球的游戏,这是旁边的浩浩就说我也要玩保龄球游戏,于是旁边的孩子也纷纷开始尝试,这时候放不稳瓶子的豪豪换了一个地方,发现瓶子还是放不稳,于是他走到旁边的建组物旁,将瓶子靠在上面,看了一眼在平台上搭建的小朋友,于是将自己的瓶子也放在了平台上,开始摆放他的瓶子。
解析:上月幼儿园开展了建构比赛,班级内搭建篮球馆的同时,还了解了其他运动类的球项目:保龄球、篮球、乒乓球等等。幼儿能将自己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孩子们在户外游戏时,能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塑料瓶进行探索性和想象性游戏,表明中班的孩子已有较强的探索能力,能够就地取材进行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也有了借鉴同伴经验的能力,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幼儿才是天生的游戏专家。在初次游戏时,几名幼儿已经发现了塑料瓶特别轻、易歪倒的特点。
镜头二:瓶子容易到怎么办
回到教室,请豪豪分享了他们的游戏,以及在游戏中发生的问题,孩子们都能想到是小草地不平,说明幼儿在他们经常游戏的场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孩子提出来是因为风吹倒的,瓶子太轻了。那怎么办呢?辰辰说:让瓶子变重不就好了。第二次活动时孩子们很兴奋的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但中班孩子存在跟风的年龄特点,容易被他人影响,一个孩子说我去灌水,其他孩子也纷纷跑去灌水。回到教室后与孩子们进行了游戏分享,其他孩子表示可以在瓶子里灌沙子石头等来增加瓶子的重量。
解析:进入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逐步增加,知道塑料瓶轻的特点,幼儿在探究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时,会兴趣持久浓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提出想法和问题,并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带来了一系列活动发生的可能。教师的作用在于“呼”和“应”,不仅要跟随幼儿经验的发展,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幼儿的经验,并给予材料、策略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幼儿经验的有效发展。
镜头三:保龄球怎么放?
瓶子站起来了,孩子们开始游戏,一开始雨芯将瓶子拍成了一排,后面来放瓶子的孩子看见了,也跟着加长瓶子队伍,这时候辰辰过来了,说你们摆的不对,袁老师上次电视上给我们看的是瓶子在一起的,嚷着嚷着就吵起来了,为了验证对错,我打开手机给他们看了正确的摆放,我就说是这样的你们还不听。
解析:保龄球游戏在孩子们无意之间的关注到引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孩子们的经验不足,他们遇到了保龄球摆放的问题,对于摆放的问题,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的交流思考,最后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成功了解了保龄球正确的摆放位置,在游戏活动中,不多干预,也不急于示范,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讨论、回忆,进行前期经验的回想,只有幼儿自助思考讨论过的活动过程才会被他们深刻的记录。
镜头四:打不到的瓶子?
瓶子风波一过,孩子们开始游戏,游戏时孩子们很开心。回到教室后进行了游戏分享,他们表示都很开心,于是我放出了几张他们游戏时的照片,问他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重要信息,都是其他的小话题。于是我又问最后这几排的瓶子怎么样,它们都没倒。那是为什么呢?我仍的不够重,依诺说。在讨论声中孩子们了解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孩子们开始寻找各种球类进行了多次不同的实验,发现班级内的黄色皮球很适合,于是游戏顺利走向了下一步。
解析:当幼儿满怀热情投入到“保龄球”游戏中,幼儿并未发现问题点,教师及时通过视频回放交流分享,引导幼儿关注到游戏中生发的问题点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为再一次游戏做好铺垫。
镜头五:保龄球台搭建中?
活动再次开始,几个孩子愉快的参与在活动中,几轮下来浩浩走过来跟我说,袁老师上次电视机里不是有两条这样凹进去的道吗,然后球就会掉进去,我们没有球一直跑。回到教室再次与孩子们一起看了多媒体图片,发现有球滚动的跑道和球掉进去的轨道以及球门,了解完保龄球台,孩子们开始讨论如何搭建,辰辰说:我们可以在草地上挖两个坑这样球就会掉进去了,但是那个泥土有点硬下过雨会好挖一点。于是商量该准备什么,怎么挖。商量完我们准备下去开工但是很不凑巧,天开始下雨了。于是回到教室再次与幼儿共同商议第二套方案。久久提出可以用积木搭建,孩子们在教室内自由组队并进行首次试建。每组搭建后,我同孩子们三连问:球能进门洞吗?会掉进沟渠吗?这样的跑到够长吗?首次搭建失败后,孩子们发现保龄球台必须立起来球才能掉进沟里,而且积木不够零散的积木也不适合立起来,于是她们想到了教室里的篮球草坪,兴趣再次被激发。
解析:在这个场景中,孩子自主选择不同方式进行保龄球平台的搭建。在实验中,孩子们学会观察各种积木搭建的平台,学会比较不同的积木搭建。同时,孩子将自己想象的方式各种猜想大胆地变成现实,自发地搜集材料进行探索搭建;体现了孩子们主动学习、敢于尝试、有自信、不服输等良好学习品质。助推:在孩子们实验的过程中,给予了孩子足够的自主尝试、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放手幼儿,激发了幼儿大胆搭建,自主获得实验发现。在交流分享环节中,教师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发现,并采用质疑策略,激起孩子进一步搭建的兴趣。“搭建好的平台够长吗?球是否会进门洞,球是否会掉进沟渠里?”这个疑问成功促发孩子深层次学习的兴趣,也为幼儿明确了下一步探索的方向。
二次搭建:
新方案一处孩子们马上投入到搭建中,这一天依然是下雨,于是还是在教室内开展改建工作,浩浩、辰辰等几个男孩子相互配合,有拿垫子,有的寻找支撑物,很快绿色草坪被支棱起来,但是又一个角却没有相同高度的圆柱支撑了,浩浩在一边来回比较,没一会他又回到建构区,一直没出来,等我出去看,发现他还在建构区比较,用短的圆柱和其他积木相组合,并与搭建的圆柱进行比较。搭建完成后很多孩子发现台面是凹进去的,有孩子提出来是圆柱不够粗,于是他们将奶粉罐替代了原来的圆柱积木,但最后孩子们发现这个办法还是不可取用。但在活动中,佳甯提出来这个搭建的平台像桌子,于是就有孩子提出那能不能在桌子上进行保龄球游戏呢。
解析: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游戏性,他们在进行游戏时往往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这次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的观察,调整材料,寻找辅助材料的方式,渐渐发现游戏中的不足,即使更换,为了让幼儿有一个整体构想,我们再次观看图片,了解结构,通过观察比较,来提升幼儿经验,在这个游戏中培养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游戏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探索能力。
镜头六:保龄球,冲啊
在桌子上游戏孩子们很认可,但是桌子上怎么样才能有凹进去的道呢?当我问孩子们的时候,没有一人回答,其实我的内心也很没底,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做。这时候皓皓提出来可以将桌子这样放,然后这样就有道了。一开始我听不明白,他急的直接去搬桌子,在动作和语言的结合下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我们的保龄球游戏正式开始了。寻找材料摆放,进行游戏。
三、活动总结
第一,活动取材于幼儿常见的矿泉水瓶,简单、天然的材料引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教师利用幼儿熟悉的材料矿泉水瓶,支持幼儿在探索、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引导幼儿在改变矿泉水瓶重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推进游戏。
第二,活动源于幼儿的兴趣,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活动建立在尊重幼儿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积极投入“保龄球游戏”的过程中。在一次次活动中,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材料进行游戏,并充分探究、交往、表现。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引发新的兴趣点,幼儿经过努力思考、探索,合作完成或解决问题。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对保龄球台的建造、再创作的乐趣,在汲取、丰富和发展经验中学会大胆且合理地运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建造凹槽。
第三,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活动中,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幼儿在游戏中、在观察与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幼儿对“击倒保龄球”非常感兴趣,但不满足于击倒几个。游戏中每一次突破都是幼儿自主探索的结果:寻求各种球类进行尝试,联系生活经验,并享受自主游戏的快乐。
第四,幼儿学会了与同伴团结协作。活动中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可以看到幼儿间的相互支持与帮助。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共同在游戏和讨论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共同在碰撞和摸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共同享受解决问题时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手工材料关键词:“保
- “保护”和“促进”:幼儿园安全问题的两个思考向度 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