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多元化陶艺教育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 周莱 有0人参与
幼儿园陶艺教育不是培养陶艺家的教育,而是着重于教育幼儿,以挖掘和显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通过他们的双手和头脑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随着现代化社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素质教育下产生的“社会产品”应该是使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以培养多元化人才。因此,要求幼儿园陶艺教育应制订多元化的陶艺教育目标,采用多元化的陶艺教育模式,并面向全体幼儿,开发幼儿潜能。把幼儿培养成具有审美素质、有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人。
一、多元化的陶艺教育目标。
1、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审美意识。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人才成长的起点。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对少年儿童所从事的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已经形成,它就会磁石般地吸引少年儿童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儿童天性喜爱玩泥土,泥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它的生命力就在于用儿童的双手可以反复改变它,可以不断外化你对生活的感知,直到把它外化成所喜爱的物象,直接让幼儿感受并获得成功的喜悦。陶艺教育,它集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成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也是实施幼儿美育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它与其它美术形式相比,具有独特的功效。
首先,陶艺直接深入、诱导儿童寻找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感知、欣赏。其次,陶艺是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来体验美、感受美。一方面,可以从多角度欣赏感悟,不象其他美术作品一样只能欣赏一个面。另一方面,陶艺作品是立体的,占有空间的艺术形式,可以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触摸觉,平滑与粗糙,坚硬与柔软,凹进与凸出都能直接引发幼儿的遐想空间。第三,陶艺与其它美术不同,它是泥和火结合的产物,作品在火的作用下,变得坚实,甚至会产生意外的艺术效果,使幼儿更加感受到陶艺的神奇、美妙,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陶艺让幼儿用双手和幼小心灵去发现美、表现美,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这就是陶艺的审美功能,是其它艺术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2、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幼儿的智商。
“启迪幼儿的智慧”是陶艺教育的益智功能,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陶艺是最能激发人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益于发展人的思维,激发人去想象、去创造。从智力的结构角度来看,智力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智力的基础是人的大脑,陶艺活动不仅依赖于大脑皮质的分析机制,还依赖于那些主管感受与动机的次皮层结构,双手的动作同时刺激左右脑。这些都对人智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陶艺活动,将幼儿带入想象的王国,激发他们去感受,激发他们去表现,激发他们去创造,从而达到启迪智慧,培养智商的目的。
3、积极参加陶艺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需要创造型人才,国家竞争需要创造型人才,个性生存需要创造型的适应能力。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儿童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陶艺教育既是艺术创造活动,又是动手实践活动。对培养幼儿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陶艺是一种创造性艺术,陶艺作品的形象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幼儿可凭借生活经验加以想象进行创作。第二、陶艺创作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某种方法比别的方法更好,这就给了幼儿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必受过多的束缚。第三、幼儿的作品往往大胆、自信,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和顾虑,所做之物无拘无束,真可谓“稚拙中见生动,平淡中见乐趣。”因此,陶艺活动对丰富儿童的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激活灵感,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陶艺又是一种动手实践活动,陶艺制作是幼儿用双手或操作简单的工具对泥进行加工、改造,需要眼、手、脑协调配合,视有所感、脑有所思、手有所致,对幼儿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应引导、鼓励幼儿深入陶艺实践活动,主动去创造美的形态、美的事物、美的世界,让幼儿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4、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商。
黑格尔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情绪、情感和愿望,并使他们活跃起来。在幼儿全面发展的内涵中,包含着情感协调的内容,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长,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方面。陶艺,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情趣方面起着其它艺术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陶艺表达的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当你看到一件幼儿陶艺作品时,你可感受到小作者的所想、所爱、所恨,触摸到他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紧紧抓住幼儿的“情”与“感”,创设丰富的情感化的美好情境,帮助幼儿以积极的心态投入陶艺活动,使陶艺审美教育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真正做到情境交融,寓教于情,使幼儿既受到感情的陶冶,审美素质也得到提高,真正达到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幼儿情商的目的。
二、多元化的陶艺教材。
目前陶艺教育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全国各地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根据教育纲要,结合本地本校编写了一些实验教材。通观这些教材,都只属于单科型教材,就是单一内容的陶艺教材,其内容不外乎陶艺欣赏与制作技能。结合幼儿园陶艺教育多元化的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应选择运用多元化的教材来丰富陶艺教学内容。
(1)生活化教材,任何陶艺作品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幼儿的作品无不是表现他的所见、所闻、所想,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创造的素材就越多。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研究表明,人的日常知觉活动有“匆忙”、“狭窄”、“概略”、“模糊”四大特点。从这个角度去看,把幼儿瞬间的、独特的、难以用语言名状的感知借助陶艺“记录”下来,借助“陶艺”艺术化地“表现出来”,可以巩固、拓展幼儿的感觉力,提高审美能力。
(2)游戏化教材,符合幼儿爱动爱玩的生理心理需求,能使幼儿自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游戏中感知陶艺。(3)综合化教材,将陶艺与其他各领域相结合,扩大幼儿的知识面,积累想象与创作的材料,激发灵感和创造欲望。同时,正如著名美学家滕守尧曾指出的,现代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艺术可以在各学科中发挥核心辐射的作用,艺术必须融合或辐射到各个学科中,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也因为艺术的辐射而变得更有趣味。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幼儿园陶艺教材应是最不受约束和限制的,只要是适合幼儿的,又能为幼儿所接受的就是最好的。
三、多元化的陶艺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教材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必须配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即让幼儿在陶艺世界中受到熏陶,将来成为具有开拓创造型的一代新人。
(1)发现探索法,教师指出探索的方向,让幼儿观察、尝试、操作。启发在前,指导在后,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如泥塑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思考如何将泥条搓长,先让幼儿自己尝试,然后教师示范“搓”这一动作,引导幼儿找出自己与老师操作之间的差别,发现问题所在,再进一步操作。发现探索学习法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利用幼儿的好奇,不断为幼儿提供新异刺激,唤起幼儿对未知因素的探究。促进幼儿观察、探索、实践、分析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提高智慧的潜能,调节幼儿内部学习动机,学习的材料有利于长期保持,并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养成创造的态度,获得自信。在陶艺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掌握泥塑基本技能和学习各种工具使用方法可采用发现探索法来加强幼儿的记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游戏法,即教师采用游戏的方法引导 幼儿进行陶艺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愉快地卷入活动,启发幼儿的智慧,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如以玩“娃娃家”的游戏进行陶艺活动,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启发幼儿联想:“你想用泥团做一个什么?”幼儿将泥团在手中团、搓、捏、压,随着泥团的变化,他们的脑中会浮现出各种形象,会把泥团搓长做成“面条”,泥团搓圆做成“元宵”等。
(2)游戏法,即教师采用游戏的方法引导 幼儿进行陶艺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愉快地卷入活动,启发幼儿的智慧,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如以玩“娃娃家”的游戏进行陶艺活动,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启发幼儿联想:“你想用泥团做一个什么?”幼儿将泥团在手中团、搓、捏、压,随着泥团的变化,他们的脑中会浮现出各种形象,会把泥团搓长做成“面条”,泥团搓圆做成“元宵”等。
(3)综合法:教师将陶艺活动与其他活动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互相感染。如结合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故事进行陶艺创作活动,像“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等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教师可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进行创作;一段好听的音乐可引出一件好的陶艺作品,一件陶艺作品也可引出一个美丽的童话。
(4)电教法:采用现代化电教手段进行陶艺活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如教师利用实物投影机,可让幼儿从屏幕上清晰地观察、欣赏到作品各个角度和教师的演示;陶艺创作千变万化,多媒体画面顺应了这种“变”的需要,一团泥,无论在幼儿手中还是在多媒体画面中,都可以随着想象和需要而不断变化。另外还有欣赏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等。
在陶艺教学活动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陶艺教法是多元的,但没有一种是万能的。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恰当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达到开发幼儿潜能,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谈幼
- 谈幼儿教师的心理亚健康与自我调适 2013/03/04
- 谈幼儿自尊感、自信心的培养 2013/03/03
- 谈幼儿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培养 2013/02/08
- 谈幼儿提问培养的教师策略 2013/02/05
- 谈幼儿音乐情景教学的推动力 201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