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乐器进行奏乐教学的建议
在开始奏乐之前
1、及时地放好乐器,并安排好正确的高度:坐着奏,用齐膝的高度,站着奏的高度高及肚脐。
2、按圆形(或半圆形、3/4园形)排列演奏集体;同类或相近的乐器并放在一起,音较低(音响较暗)的在指挥者的右边,较高的(音响较亮的)在左边。要考虑到安放锤子、小型打击乐器的可能性(要用柔软的垫子,以便奏乐时放下及取起时不发出任何声响)。
3、尽可能紧凑地排放乐器。但是要使演奏者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的余地,座位要用有平面的凳子,双脚应当舒适地着地。
排练已作好的歌曲和器乐曲
1、尽可能背奏!只为了缩短学习的过程才用乐谱,乐谱写在黑板上,一俟看热动机之后即抹去。
2、首先,让全体一起练习旋律以及伴奏动机,然后才按作曲者规定地区分各个乐器的角色。
3、只有二件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的演奏者,可以唱或哼唱旋律性的动机,或者只限于一起练习节奏性的因素。
4、可以首先用手和脚(拍掌、拍腿、跺脚、捻指)练习,或参与一起练习击奏的音型,然后才把这些音型移到一件乐器上去奏。
5、保证速度稳定,并注意力度!不仅存在一种不固定的中强、而且还有弱、极弱、强、极强、渐强、渐弱,以及一切可能的力度层次!有节制地应用强和极强!首先要把所有打击乐器处理作音色的产生体,而不是噪声的产生体。
6、逐首乐曲地,让学生们轮流分担不同的乐器角色,以使所有奏乐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熟悉所有的乐器,而不固定地限于某种乐器。
7。有时可以将练好的乐曲录音,并放给大家听听,以带有批判性地考察合奏的音响结果。
8、每个演奏者也应当担任指挥,指挥应当担任一个中心的打击乐角色,而不是起指挥表演的作用。
9、每首乐曲,在练好之后,应当不用指挥也能演奏,仅在一开始进人时需要指示一下。
10、当集体不用指挥帮助和参与,也能把指挥指导下练就的乐曲演奏得完善,这位指挥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
为已作好的乐曲配器或改编
1.如果作曲者没有规定乐器的配制,或由于演奏技术的困难,或由于缺少某些乐器,而不得不对配制进行必要地改动时,应当注意:应用乐器要适应于该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发音激烈的乐器(响木、响板、钟琴等),应有节制地采用。
2.通过按曲式的各段变换乐器的配制(加或省去某一“音栓声都”常常就够了),可以避免音响形象的单调。并不是所有现成的乐器都必需在每一首乐曲中被采用!
3.通过省去一些音(仅系不必要的重复音),以及在各别声部中加进休止符,即可使音响形象松动、澄明。
4.控制配器的最终决定权,应当归于有批判的听觉;应当要求并激励全体奏乐者,参与这一控制(在听录音时或演奏时)。
5.配器或改编也应当适合演奏者的演奏技术能力,而这能力与其取决于马上就能胜任所要求演奏的程度,不如说取决于通过练习可以达到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一个有才能的演奏者,将一个太容易的、从而乏味的音型改得较复杂一些,只要这样的改动在音乐上是站得住的。要仔细地注意尽可能地交替并均衡地使用两只手击奏的“手法”。
6.独奏的任务能促进演奏乐的乐趣,并能提高演奏者,所以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是有价值的,应当尽可能地安排进去。但这里所谓独奏,是指相当于一个突出的音栓,而不是显示高级技艺的能力。独奏的任务不一定在技术上难,所以,即使是技艺并不高的演奏者也有机会作为独奏而突出(如击奏三角铁作为进人、过渡或终止的指导者),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奥尔
- 奥尔夫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012/11/11
- 初探幼儿音乐教育之“奥尔夫教学法” 2012/10/18
- 奥尔夫教学法与幼儿音乐教学 2012/09/25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2012/07/21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分析 201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