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科学发现室活动材料初探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学科学的过程比获得科学内容和事实更为重要,儿童去发现事物比知道它们的道理更为重要。这说明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过程的重要性。自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已有很多的学者对幼儿从小学科学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许多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关于如何组织幼儿科挚活动,以及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指导,较少涉及到科学发现室的有关实际问题。我在任我园科学发现室专职教师期间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一是怎样才能让幼儿在充分的操作摆弄中,通过亲身的体验和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观察到一些科学现象,建立粗浅的科学概念;二是科学发现室中需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及如何对所投放的材料进行合理使用和管理。

一、幼儿使用材料规则的建立

我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经常会有如下行为表现:一是随意丢放材料。男孩子喜欢带着材料到处走动,碰到更感兴趣的材料便将原材料丢在一边,女孩子则喜欢将多种材料混在一起玩游戏。二是绝大部分幼儿对材料的遗失或损坏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三是对大家都喜欢的材料,幼儿总爱争抢。为了培养幼儿爱惜材料、正确使用材料,我与幼儿共同讨论协商,制订出以下易遵守的规则:可自由选择材料操作,但在选择其他材料时应将原材料归位放好;可以在不损坏材料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各种材料的操作方法,或寻找一种材料的多种操作方法;在活动中若出现物品损坏或丢失,应及时复原或找回,如果无法复原或找回,须在离开活动室前告诉教师。活动中当然会有幼儿因为匆忙或不小心在拿放过程中损坏一些材料,却不告诉老师。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的做法是: ①教育幼儿主动承认;②让幼儿告诉父母其中的原因,当然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让父母赔偿,而是让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所了解,通过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诚实、爱惜材料的品质。其实让幼儿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并非很困难,只要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符合充足、合适、有趣三条原则,幼儿遵守规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 科学发现室材料 的投放

1.投放材料的基本原则。

(1)材料应科学有趣

有趣的材料是对学习的最好刺激。因此教师在提供材料时,首先要考虑材料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因为科学与趣味两者是互补关系,如果材料只具有科学因素,幼儿不易进入其中,没有实际意义;只有趣味,它又失去了科学发现的真正作用。如:中、大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电池,了解了常用电池的功用,于是我在科学发现室为中班幼儿准备了各种电动小玩具,让幼儿尝试安装,幼儿不仅掌握了不同的装填形式,而且还发现玩具的声音大小、速度快慢、动与不动不仅与电池的装填方法有关,还与电池的新旧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大班的幼儿我则增加了线路板的内容。让幼儿通过自装电池、灯泡、风扇或 “光盘”并自己动手连接线路,观察到许多串联、并联现象(不需要理解并联、串联原理),在发现中增长了知识。

(2)材料应具有探索的空间

既然是让幼儿在发现中学习,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就不必是完美的。幼儿有时就是通过半成品材料观察到许多的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懂得这些现象产生的具体原因的。如我园科学发现室里有一个 “会翻滚的小桶”材料,起初,幼儿只感到弹子从最上面的小桶里会一路翻滚到下面几个小桶里,非常有趣,但“小桶为什么会翻滚”的原因则始终没人发现。某一天,一个孩子发现有一个小桶的钉子掉了,弹子每次滚到这里就发生了变化,这一发现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兴趣,来操作这个材料的小朋友更多了。终于有一天一个幼儿发现了小桶翻滚不到位的原因,/J、朋友凑在一起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出在小桶的内部结构上,他们最终知道了小桶翻滚的原理。

(3)主、辅材料应合理搭配

为幼儿提供材料时,应考虑主、辅材料搭配,主材料基本保持不变。幼儿在不断操作摆弄材料中,会发现一些现象,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教师不能只简单地给予解答,而是通过不断增添辅助材料让幼儿自己探索,设法寻找最终的答案。如自制材料 “弹子轨道”是幼儿喜欢的操作材料,我在最初投放时只是想让幼儿观察弹子在不同弧度轨道上滚动会产生不同速度的现象。但幼儿玩着玩着便不满足于现状了,他们取了其他材料中的球体来玩。观察到幼儿的这种需要后,我准备了大而轻、大而重、小而轻、小而重等四种球体,随着幼儿操作的深入和问题的产生逐步投放。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明白了不同球体在滚动的过程中其速度不同的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只要将主、辅材料合理搭配,不但能激发幼儿不断操作材料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通过一些现象的观察而懂得科学的道理,其思维能力也会不断地得到发展。

2.投放材料的艺术。

投放材料的艺术可简单地概括为三点:一是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一些与季节相适宜且幼儿特别感兴趣的材料;二是教师应掌握材料的投放规律,根据幼儿兴趣决定材料投放的种类、数量及顺序;三是对科学性较强但趣味不是很足的材料,教师应在活动前作简单的介绍或是进行趣味性的演示。所要强调的是,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来投放不同的材料,过低或过高估计幼儿的能力而投放材料,都不可能激发起幼儿动手的兴趣;同时对于所要投放的材料的性质,教师也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比如属于探索型的材料,只需教师简单介绍,幼儿就能很快上手;属于认知型的材料,老师的介绍必须有条理,以防幼儿无从下手而失去兴趣。

三、 幼儿材料 探索兴趣的延伸

1.引罕幼儿表述操作材料的过程。

初人科学发现室的幼儿大部分还处于对什么材料都感兴趣,什么都喜欢碰一碰、摸一摸的状况,虽然一部分幼儿已能进行初步的观察,描述物体的现象与状态,但仅仅集中于材料的表面特征,若要求他们描述材料的动态过程,则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表述操作材料的过程。教师首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启发幼儿讲讲在操作中看到的现象。例如,师问: “你看到什么啦?”幼儿答:“滚出去的罐子会自己滚回来。”“你听到什么啦?”“我听到往下流的水会发出声音。”等等。活动后让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并说出自己发现的过程。例如,幼儿说:“我们两人玩两个流水瓶,玩了好几次。发现有时他快,有时我快。”这会让幼儿明白,用不同的方法去操作,通过观察、比较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进而提高幼儿的发散思维和表述能力。

2.维系幼儿探索的兴趣。

对于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还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力求维系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可按如下办法: ①启发大家想办法解答(讲与想结合,在争论中解决问题,有助于幼儿的倾听习惯的培养);②通过继续的操作或试验来寻找答案(激发幼儿深入探索的兴趣和能力);③让幼儿回家请教成人,在成人的帮助下解答问题。将一些生动有趣,但幼儿在科学发现室中不便操作(不太卫生,又不太安全)的科学小试验放到亲子游戏中去做也许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好办法。如:蜡烛翘翘板、能吹上来的水、调一杯大大泡泡液等等。教师可让幼儿在科学发现室观看这些简单有趣的小试验的材料准备和一部分实验过程,然后由幼儿与父母利用双休日共同准备材料,一起完成试验操作。材料与方法不完全相同,得出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样一来,幼儿在相互间的描述中,提高了继续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不少家长对科学发现室产生兴趣,并为之提供新的信息。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年级组工作小结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