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幼儿科学教育的比较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有0人参与
摘 要:
本文从幼儿教育课程名称、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活动中侧重点、活动的实施过程五个方面对中美幼儿科学教育进行的比较,对我们寻求幼儿科学教育的策略应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美 幼儿 科学教育 比较 一、幼儿教育课程名称的比较 在我国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把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称之为 “常识课”,即使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幼儿园坚持这一称谓。顾名思义:“常识课”就是向幼儿传授最基本、最简单、最常见、最常用的知识,鉴于“常识课”这一狭隘的课程名称导致越来越重的知识中心,“常识课”逐渐被“科学活动”这一课程名称所取代。然而,对什么是“科学”?中、美两国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在我国,科学主要是指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美国的“科学”概念比我国宽泛得多。它包含三大领域:第一,科学探索过程的技能。具体包括观察、分类、运用时空、确立关系、数量化测量、交流、实验、控制变量、解释数据下定义等。第二,科学知识。即通过科学探索过程收集的知识体系概念、概括、原理、用于预测事物的定理或解释现象的最简单的规律。第三,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即在科学活动过程中人们所共有的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与评价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会持一定的态度与价值观。美国认为从事科学活动应该持的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包括真实、自由、质疑、独创性、顺序、交流六个方面。 由于课程名称的差异和对科学概念内涵理解的不同,使得中、美两国幼儿科学教育的侧重点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我国由于对“科学”概念的狭义理解,虽然已经将常识课改成科学活动,但其侧重点仍然是重视教幼儿现成的概念、认识具体的事实、形成简单的概括能力,仍然视科学探索过程的技能、科学态度或价值观为常识教学的附属品。美国则侧重让幼儿认识科学家的活动过程,而不只是认识他们的活动成果,不只是让幼儿知道科学家发现了什么,而且要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的,美国的科学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美国由于对科学概念的广义理解,其科学教育必然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重视让幼儿掌握科学探索技能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 二、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比较 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确定的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对人与事物的正确态度。而美国的科学教育设置特殊目标与一般目标,前者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原动力的发展。其中认知发展的具体任务是促进幼儿的感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级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发展的具体任务是引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积极的情绪反应,使他们获得对科学和教育的积极态度。科学教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帮助他们认识美、欣赏美,这一任务也会使科学教育活 动更富有生气;心理原动力的发展任务是使幼儿获得像支配自已身体一样支配环境的能力,这种支配需要思想和行动的协调配合。由于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因此没有统一的幼儿科学教育的课程方案,在不同的课程方案中,教育活动目标也不完全相同。 美国科学教育活动的一般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良好的个人品德表现以及拓宽的职业意识与性别角色。不难看出美国科学教育的特殊目标与一般目标都是紧扣科学课程的内容和从事科学活动所需要的品 质提出的,科学的事实、概念、过程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真实、自由、质疑、独创性、顺序与交流等态度和价值观是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活动过程能为幼儿提供大量机会发展和锻炼包括大小肌肉运动的心理动力。科学探索十分需要独创性、批判性思维、良好的个人品德表现等特性,这些自然就成了科学教育 的重要目标。美国强调幼儿的良好品德要通过科学教育来培养,使幼儿能依据科学的概念、方法、价值观等来作出各种决定,通过科学教育来丰富幼儿的世界观。他们规定通过科学知识教育,结合博物馆定期举办科普活动,使儿童获得基本的科学概念,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发挥其创造力,从小培养其学习科学的兴趣。美国史密斯学会下设 14 个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根据各自的情况,定期举办一些科普活动,丰富儿童的课外生活。 三、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比较 中、美两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无论在广度、深度以及内容的组织上均有显著差异。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 包括动物、植物、非生物、天体、气候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等。教师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排列出季节性课程,并有系统、按顺序地进行连续教学。师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排列出季节性课程, 并有系统、按顺序地进行连续教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和综合科技三部分。 自然科学又分为天文、气象、化学、物理。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到,美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范围比我国广泛得多。从内容的组织上看,中、美两国的差异更大。我国组织活动内容一般有分科式和主题式两种,而美国却注重按有助于“理性框架”形成的“关键概念”来组织其活动内容。 我国关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方面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为幼儿选择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自然物和科学现象 , 以使幼儿从中获取直接经验或生动具体的知识。如摆积木是学习组合的方法 , 玩滑梯存在“速度”、“重力”的概念 , 可见科学更多地来自生活。 2. 自然生态和环境教育。如通过“水里的动物”、“草原上的动物”、“绿色的森林”以及增加介绍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其危害 , 认识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关系 ,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积极情绪和对自然、科学的正确态度。 3. 为幼儿设计科学实验活动。例如认识磁铁的实验活动设计 , 要准备形状大小不同的磁铁、木夹子、铁片、铝片、铁钉、小玻璃、钥匙等 , 让幼儿自己实验探索 , 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磁铁能吸铁”的基本含义 , 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等。 4. 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科学实践。让幼儿通过对物体的摆弄、操作 , 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接触材料 , 使幼儿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获得各方面的信息 , 掌握初步的科学知识。 四、科学教育活动中侧重点比较 中美两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侧重点有很大不同。在教育组织形式方面,我国重视用正规的教育活动来完成科学教育的任务;美国强调用正规的,非正规的和随机的三种形式。所谓正规的科学活动是指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非正规的科学活动是指完全开放的、个人化的活动,随机科学活动是指根据临时出现的有利时机,当即进行的活动。美国的做法是,每个单元的第一阶段提供非正规的和随机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材料,自己去发现,老师不加任何指导和干预。第 二阶段,活动始 终处于 老师的指导之下,但是指导是非常个人化的,老师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与水平提供 不同的内容、材料,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和活动。第三阶段是幼儿从具体的感觉发展到抽象的概念阶段,老师要给予启发和引导。 五、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的差异 在教学方法方面,美国深受皮亚杰 布卢纳以及加涅理论的影响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宝库,没有活动就没有学习,给儿童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概念。所以,他们在教学中普遍使用发现法、探索实验法。而我国则普遍使用讲解、演示和让幼儿按指令操作等方法,探索实验法有时也使用,但较多地停留在低级水平;在教育组织形式上,美国强调用正规、非正规和随机三种活动形式。所谓正规的科学活动是指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非正规的科学活动是指完全开放的、个人化的活动;随机科学活动是指根据临时出现的有利时机,当即实行的活动。美国具体的作法是每个单元的第一阶段提供非正规的和随机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材料自己去发现,老师不加任何指导和干预;第二阶段的活动始 终处于 老师的指导之下,但是指导是非常个人化的,老师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与水平,提供不同的内容材料,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和学习速度进行学习活动;第三阶 段是在 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使幼儿从具体的感觉发展到抽象的概念。在教学的组织中,我国重视用正规的教育活动来完成科学教育的任务。 六、对比中美幼儿科学教育,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其学前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也反映出这一特点。我们也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多元化的趋势,在学习中发展,在借鉴中完善,使多元化与本土化相得益彰。 2 、美国幼儿园注重将科学概念与科学研究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幼儿操作的材料,重视幼儿园的环境,注重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我国,开发幼儿的学具、玩具和操作材料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各级政府、各方面力量应形成合力,做好开发幼儿科学教育资源的大文章。 3 、美国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发展目标非常明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也比较明显。采用核心概念整合教学内容,有时,教师通过材料投放和环境创设来实现预定目标,形成安全的探究氛围,把错误看作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一部分。注重科学教育与其他教育领域的联系。这种“指导”更隐性、更自然、更体现尊重孩子的特点。 总之,美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教师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亲历发现的过程;是幼儿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主动加深对世界理解的过程;是注重培养幼儿真实、自由、质疑等科学态度的过程。比较中美的幼儿科学教育,对我们寻求幼儿科学教育的策略应有所启示。 《中国幼儿教师网》 marrina 编辑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中美
- 中美0岁~6岁婴幼儿早期教养高级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02/19
- 育儿知识电子书下载(word):揭秘中美两国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吃饭 2010/03/27
- 中美两国幼儿园的差异: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2009/08/31
- 中美专家谈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2008/03/15
- 中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评析 2008/03/15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