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通过对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 指导策略的前期研究,我们已经明确,幼儿园游戏的指导应该渗透并贯穿游戏的始终,应该体现在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实施有效的观察、寻找合理的参与契机、引导幼儿讨论分享并提升幼儿经验等方面。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较难把握如何实施有效的指导。因此,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自主性游戏指导的具体策略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一、渗透在环境中的隐性指导

教师要将教育意图有机地渗透到环境中,以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来达到有效指导的目的。

( 一 ) 充分发挥标志的暗示作用

标志一般有实物标志、图形标志、角色标志等,它在游戏中起着规范行为、提示规则、示意步骤、丰富情节的作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根据标志的暗示而行动。

实物标志一般用来规划游戏场地,营造游戏氛围。如果一个区域相当整洁而又没有可操作的玩具材料,就不利于幼儿自主地游戏;如果在一个区域投放了大量的玩具材料,但整个环境凌乱无序,就可能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频繁地更换游戏主题。因此,利用实物,如桌、椅、玩具橱、地毯、花布等,按需要将活动室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区域,有助于幼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场地。

图示标志一般用来标示游戏中玩具材料的摆放顺序、区域的内容、区域进出的规则、人员数量的控制、游戏情节的发展提示、玩具的配对归放以及角色的选择等。利用各种各样的幼儿常见的、具体形象的图示标志,可以减少幼儿之间来自环境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幼儿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

角色标志可以用来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更好地进行角色之间的分工和互动,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具体做法是提供各种头饰、面具、典型的服饰、典型的角色工具 ( 如方向盘、医疗器具 ) 、代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用品等。

( 二 ) 利用多种质地材料的诱发作用

材料在幼儿的游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知识经验与能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幼儿在游戏时常常会受到材料自身功能的制约。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单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他们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像,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不同的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幼儿可以运用纸质材料随心所欲地替代和想象,例如硬纸板箱可作为固定物来用,把它当作一间小房子、一辆汽车或一个家的门、一个超市的围墙等,使幼儿有相对独立的游戏空间;柔软的彩色绉纸可以供幼儿制作成各种条形、颗粒形、片形等饰物,用来布置环境,或当作游戏替代物。

布类材料包括化纤、棉等各种质地的手绢、丝巾、绸缎等。布类材料质地柔软,有不同的大小、花纹,又无一定的形状,可以千变万化,在游戏中幼儿往往用它们来装扮自己或装饰家,备受女孩子的青睐。

油泥、面团类材料质地柔软且可塑性强,幼儿可以随意搓、团、揉、捏,做出各种形状的东西,且可以还原并反复使用,这有助于幼儿发挥想像,诱发幼儿不断与之互动,促使游戏情节不断发展。

( 三 ) 发挥不同场地的互补作用

1 .开放的游戏场地与封闭的游戏场地互补。在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布局上,不仅要考虑为幼儿设计一个开放的、互动的游戏场地,同时也要适当提供隐蔽的空间,满足幼儿独处的需要。在开放的场地中有适当的封闭空间,有助于明确区域之间的界限。

2 .静态的区域与动态的区域互补。静态的区域就是指那些相对稳定的区域,它一般都固定在活动室的某个地方,不会经常变动。但如果活动室里的场地安排都固定不变,就会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交往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动态的区域 ( 如公共汽车、旅游团、鲜花订购车 ) 以及流动的玩具材料 ( 如婴儿车、小推车、私家车、小吃车 ) 的提供可以促使幼儿与其他区域的游戏情节之间、幼儿之间发生互动。

3 .既定的游戏场地与待定的游戏场地互补。幼儿的游戏经验是丰富多彩的,游戏中的情节也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虽然在观察的基础上提供了能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的环境,但有时仍难免出现幼儿对既有游戏区域不感兴趣的现象。因此,在游戏中可以辟出一两块地方作为自由区或备用区,那里备有各种废旧物品或半成品,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二、借助观察的参与指导

对于观察在游戏中的重要性及方法我们曾作过研究,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存在着碰到什么就观察什么的现象,因此,我们在随后的研究中对观察的流程和教师介入的方法作了更多的关注。

( 一 ) 观察游戏的流程

观察游戏的流程,就是教师运用“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综合图示法”等方法观察幼儿游戏时所走的不同“路径”。每次游戏由于观察的主题和重点不同,“路径”也有所不同。

1 .“伞状式”流程。教师以某一个区域为中心带动周围区域来实施观察。新出现的主题或矛盾较多的区域是教师观察的中心或重点,教师对这个区域实施定点观察,同时对其他区域进行扫描观察,可以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

2 .“钟摆式”流程。教师以几个相关主题为观察重点,来回于既定的两三个区域实施定点或追踪观察,而对其他区域只是远距离扫描,这样教师可以较为详细地了解幼儿在相近经验游戏中的互动情况,为帮助幼儿提升、分享游戏经验做准备。

3 .“卷地毯式”流程。教师对每个游戏区域都给予关注,巡回进行扫描或追踪观察。这种“路径”常常在教师无观察重点时使用,其特点是面面俱到,但可能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使观察结果流于表面。

4 .“自由式”流程。教师观察并无任何重点,可以不受线路的限制,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这种观察流程可能顾此失彼,却能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趋势。

( 二 ) 参与游戏中的指导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介入法”“材料提供法”“语言指导法”来参与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和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

游戏介入法是指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利用“平行式介入”或“交叉式介入”的方法参与幼儿游戏,从而起到指导游戏的作用。平行式介入是指教师在幼儿的旁边,和幼儿玩相同的材料或游戏情节,给幼儿提供榜样,起示范作用,从而达到指导的目的;交叉式介入是指教师主动参与或接受幼儿邀请参与游戏,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来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

材料提供法是指通过提供材料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可以视游戏的需要分别提供“替代材料”或“辅助材料”。提供替代材料——废旧物品或半成品,可以解决幼儿因成品玩具不足而妨碍游戏顺利开展的问题,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形成;辅助材料似乎可有可无,但有了它游戏情节会更加丰富,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幼儿进一步完善和迁移经验,提高游戏的水平。

语言指导法是指教师在游戏中运用“建议式”“鼓励式”“澄清式”“邀请式”“角色式”“指令式”等不同形式的语言,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

三、通过讨论的建构指导

建构指导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讨论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自己建构新的经验体系的方法。教师在每次游戏结束后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引导幼儿抒发游戏中的情绪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幼儿在对话、讨论中,使自己获得的零散经验系统化,在相互学习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在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有许多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幼儿整理和提升这些可贵的经验,幼儿就无法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 一 ) 幼儿的经验需要整理

幼儿常常会把自己对真实社会局部的、片面的理解反映在游戏中。如幼儿会出现类似“警察吃饭不要钱”“乘公共汽车认识熟人不用买票”“银行的钱可以随便拿”“只要生病就得打针”等情况,我们不能认为这不过是孩子玩玩而已,无伤大雅。有些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完善,而有些观念是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只有引导幼儿把凌乱的经验梳理清楚,才能使游戏情节得以丰富,促进幼儿逐渐形成完整的经验体系。教师要多引导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经验和看法,把孩子单一的点状的知识串成线状,使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学习适应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 二 ) 幼儿的经验需要提升

有些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发现游戏情节没有新的发展,就常常会以“幼儿的游戏水平不高”来解释。其实,幼儿在游戏中对某个主题不感兴趣,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主题超出了幼儿的经验水平,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二是主题对幼儿不具有挑战性,幼儿可能会对教师提供的玩具材料失去兴趣。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做法也有两种:有些教师会把游戏的经验告诉或教给幼儿,让幼儿在教师的操纵下游戏;有些教师看到幼儿不玩某个游戏,就换别的游戏,等到这个游戏的新异刺激减弱后,幼儿很快又会失去兴趣。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游戏情节停滞不前、主题单一、幼儿兴趣不稳定,幼儿玩不出新的游戏,教师不愿意组织游戏。

其实,幼儿在游戏中都以自己的经验反映着对人对事的理解,每个幼儿反映的角度不同,每个幼儿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同,正因如此,他们在游戏中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但他们意识不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幼儿的经验是需要成人帮助提升的,教师不妨把幼儿关注的问题、矛盾冲突的焦点等进行讨论,帮助幼儿学会发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学习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让幼儿共同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一个问题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不仅能丰富幼儿已有的经验,同时也能发展幼儿的实际能力。

( 三 ) 幼儿的经验需要分享

游戏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指导游戏时要善于让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向教师学习、向同伴学习、向环境学习。游戏结束后的讨论就是一个让幼儿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关注每个幼儿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不仅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全体幼儿在同一情景中学习彼此的经验,而且节省了重复指导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了游戏与教学活动相融合的效果。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早期阅读活动目标的制定策略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