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训练初探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摘要] 幼儿教师的职业口语应当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 将戏剧表演训练中的“真实感与信念”技术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的训练之中, 有助于提高其职业口语的表现力。这种训练可以采取从原位坐姿的个别角色训练到移位站姿的完整作品训练等多个具体的步骤。在训练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考虑学生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及适宜的支持性条件与训练情境的创设等。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 真实感与信念       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虽然在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期间通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前语言教育、听话与说话等课程的学习接受过职业口语的训练,但是收效普遍不明显,大部分学生职业口语的鲜明性与生动性不够,具体表现在:第一, 不能全面准确地体会角色的情绪, 口语表达缺乏真情实感;第二, 不善于灵活运用声音, 如音色、音高、语气、语调等来表现角色的年龄、性别、个性及其当时的情绪状态、行为特征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有主观方面的, 大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是 18~19 岁, 处于抽象逻辑思维水平阶段, 口语表达更加简洁、理性。如果他们在口语表现上显得比同龄人过于生动、形象, 就会担心被同学笑话“幼稚”“装嫩”或“做作”;也有客观方面的, 即缺乏职业口语鲜明性的训练环境,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多为成人, 缺乏具体的表达对象。       基于幼儿教师职业口语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探索出了一种以真实感与信念训练为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口语的课堂训练模式。       一、以真实感与信念训练为基础的职业口语训练模式       “真实感与信念”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中的术语, 作为一种表演技术, 它的目的是使演员对剧情虚构的一切持有真情实感并真诚相信这种真实。真实感与信念由此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并同时存在。“演员在舞台上和镜头前的每一瞬间都会充满信念, 相信所体验到的情感的真实和所进行着的动作的真实”。在教育情境中, 我们可以把“演员在导演的启发引导下”变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通过想像等心理手段相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物, 相信所体验到的情感的真实和所进行着的动作的真实, 从而进一步理解角色, 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加真实、生动、形象。       “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以童话为代表的儿童文学语言浅显明白、优美规范, 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极好范例”,“儿童喜爱童话很大程度上与其语言魅力相关, 童话的语言具体形象、准确精炼、鲜明生动。”幼儿教师在讲童话故事时, 应“绘声绘色,努力创设一种意境,以感染和打动儿童,使之能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培养其倾听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另外, 幼儿的思维也是一“种 叙事性思维”。“叙事”通俗地说就是“讲故事”, 而故事正是以“生动、鲜活的‘情境化’方式让幼儿获得属于自己的领悟”, 因此,“无论从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还是叙事本身的特点来看, 叙事都应该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方式。”基于此种分析, 我们认为可以将讲述童话故事作品中的人物的语言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训练的内容, 运用“真实感与信念”这一表演技术, 对学生进行如下分步骤的职业口语训练:       (一) 原位坐姿进行不同角色口语的分解训练       一般来说, 可以首先进行不分角色的一般口语训练, 即教师指导学生用成人正常的音色、语气和语调而不必考虑儿童文学作品中角色的性别、年龄等来朗诵或讲述, 而后进行分角色的口语训练。如可以选用小班故事《下雨的时候》中的小白兔角色,让学生用较为稚嫩、急切的语气练习故事中的两句对白。接下来, 可以根据人物的不同性别与年龄进行角色训练, 如要求学生用柔和的语调但不同的音色、音高、表情来表现不同年龄的白兔, 仿佛自己就是兔妹妹, 或兔阿姨, 或兔奶奶。然后, 可以进行不同性别、年龄的角色对比训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选择儿童文学中常见的对比明显的角色进行训练, 要求学生达到从音色、语气及语调上把各个角色区别开来的水平, 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那些不同年龄、性别和情绪体验的人物。       (二) 移位站姿进行分角色的口语与体态语配合的分解训练       在前面描述的原位坐姿进行的不同角色分解训练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移位站姿的不同角色分解训练, 这就需要一块方便学生伸手动腿的、相对较大的场地, 如教室的前面、后面或过道等。这一训练要求学生将口语与体态语配合使用,以使角色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体态语又称态势语, 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言语辅助形式, 指“ 人体姿态、动作构成的表示意义的信息传输系统, 包括姿态、手势、表情和其他动作……恰当运用体态语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作为准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善于自然、得体、适度地运用体态语。为此,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体态语与无声语言来配合体现角色的年龄。如对白兔的“萝卜真好吃啊”这句话, 我们就要求学生利用体态语和无声语言来表达, 以使看者明白这个白兔形象的年龄: 在姿态上, 身姿应由白兔妹妹的挺拔到白兔阿姨的略微前倾, 而表现白兔奶奶时则应是明显前倾并微微弯腰; 头部应从表现个头矮小的半仰头到成年个头的逐渐微微低头; 在手势上, 从竖起放在头部一侧的表现激情的上区的食指逐渐变成放在中区表现平稳的竖在胸前的大拇指; 表情上由于面部表情的中心是目光, 所以在目光上, 由表现年轻活力的视线短而硬到表现年高体弱的视线长而软; 嘴部则从年幼的嘴角上翘甜美地微笑到年老嘴角下垂嘴巴干瘪包着牙等。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体态语与有声口语配合的训练, 以使表达效果绘声绘色、鲜明生动。       (三) 原位坐姿进行完整作品的训练       前面个别角色的训练旨在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增强其口语的鲜明性, 但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并非只由对话或形象化的语言组成, 还有其他描写、记叙或议论性的语言, 所以还应对作品的情节发展、角色性格进行整体把握, 以全面熟悉并分析作品内容。为此,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采取原位坐姿的方式全面熟悉作品, 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从一开始就带着真实感与信念去朗读。如对“突然, 下起雨来了, 小白兔连忙摘了一片大叶子顶在头上当作伞”这一情节, 虽然作品采取的是陈述语言, 但是学生在朗读时应体现情节转折的突发性及小白兔的灵活可爱。       (四) 移位站姿进行完整作品的综合训练       当学生完成了从口语到体态语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训练、从个别角色到完整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以后, 就可以进行移位站姿的完整作品训练。应该说,第一、二步的训练是基础, 第三、四步的训练是强化。总之, 这四个步骤的系统训练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口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训练场地的情况, 将模式的第三步和第四步整合为一步。       这个训练模式不仅适合于童话故事类儿童文学作品的训练, 也同样适合于儿童诗等其他儿童文学形式的训练。如对儿童诗《 摇篮》第一节( 天空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其中对关键词的真实感与信念训练的指导语具体如下: 朗诵“天空”二字时,应仰视,视线长而虚,“天”要读得音调偏高、音色明亮, 而读“空”时音色、音调转暗为中音且要控制拖长音节,但“天空”二字中间语流不能中断。同时双臂自然舒展地向前上方两侧打开, 仿佛看到夜晚又高又远的天空, 并且对茫茫的夜空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摇篮”二字应朗诵得甜美而悠扬, 仿佛整个辽阔的夜空就是一个大大的摇篮;“星宝宝”的“星”字应读得活泼可爱, 眼睛闭上、视线短暂消失后, 突然睁大眼睛放出有神的光芒,同时,双手放在头侧, 四指与拇指相对捏拢再有弹性地同时分散打开, 仿佛自己就是那些调皮地眨着眼睛的星宝宝; 朗诵“飘”字时, 声音应轻柔而空灵,并且用单手掌心向下由左向右自然地在身体中区轻轻摆动, 仿佛自己看到了宁静睛朗的夜空中轻轻飘浮的淡淡白云; 朗诵“睡着了”时, 应随着朗诵节奏在“着”字时轻轻地闭上眼睛, 头向一侧脸庞向上, 侧枕着掌心并拢的双手,像睡着了一样。声音轻柔、悠长而甜美( 但音调应微微上扬, 因为还要继续朗诵后面的二、三、四节) ,仿佛自己看到了天上调皮的星星在天空这个大大的摇篮里真的被飘动的白云悠着悠着就睡着了。       二、“真实感与信念”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教师应多采用示范与讲解相结合、鼓励与纠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信念与真实感的获得容易受学生气质类型、训练现场气氛和教师指导语的影响, 教师在启发学生先自己找到感觉以后, 还要有必要的示范和指导语, 这两者的结合将会使学生更强烈、更直接地获得“真实感与信念”。当学生没有达到既定的训练目标时, 教师也不要急于求成,而应及时纠正其不够准确的表现, 如有时学生会在口语或体态语方面找不到或找错发声位置和体态感觉, 如白兔奶奶的声音过于甜美温柔, 黑熊弟弟过于稚嫩可爱等。教师要注意继续启发, 并通过鼓励来肯定其训练态度、巩固训练效果。       第二, 教师在训练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训练中如能利用微格教室或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时看到或听到自己的训练情况, 让他们根据反馈调整训练的角度和内容, 将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       第三, 教师在训练时应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对象的年龄特点。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对象是幼儿, 所以在训练中对消极情绪的表达应适度, 有时还要主动把程度减弱一些。如果将恐怖的、悲伤的、痛苦的等消极情绪表现得太过真实, 会使幼儿受到刺激而产生不良后果。       第四, 教师在训练中应鼓励学生学好相关的艺术类课程。如舞蹈、音乐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的肢体动作、面目表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第五, 教师应根据条件创设“虚拟现场”。教师应该对训练场所进行精心的布置。从墙壁装饰、桌椅摆放到播放音乐等全方位地创设虚拟仿真的幼儿园, 以使这些“准教师”“学会以幼儿的视野看待事物……找到‘童心’”,更易获得幼儿教师角色的职业口语体验。       第六, 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参加幼儿园实地见习, 进行语言教学实习”,可以帮助这些准幼儿教师通过实践、交流及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训练方向与程度。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少儿艺术课件:脸谱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