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培育学习化组织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有0人参与
“ 园本教研 ” 培育学习化组织
21 世纪是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是强调 “ 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 ” 的世纪,是强调构建 “ 学习社会 ” 的世纪,因此 “ 学习化组织 ” 也就应运而生了。学习化组织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1 、它是全体成员能全身心投入并持续增长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组织。 2 、它是能让全体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 3 、它是能通过学习创造自我,创造未来的组织。 就担负着教育责任的幼儿园这一组织来说,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锻炼教师的学习毅力、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为教师提供时间和机会,鼓励他们进行学习、反思及协同工作,使他们乐于工作、乐于创造,在重视个人发展的同时加快幼儿园发展,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化组织,就必然成为幼儿园值得研究的课题。从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来看,笔者认为改变教研方式、推行 “ 园本教研 ” ,是培育学习化组织的有效途径。 何为 “ 园本教研 ” ? “ 园本教研 ” 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幼儿园,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纲要》的贯彻实施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它不再把外出学习当作唯一的学习方式,而是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园本培训,发挥幼儿园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园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 园本教研 ” 催生新的教研方式 传统的教研基本是自上而下的,幼儿园教研围绕上级(教研室)教研转,服从、服务于上级安排,完成上级的要求和任务。教研方式主要是 “ 教练式 ” ,教研组长或者园长为了体现管理和业务的权威,帮助教师挖掘教材,处理教材,手把手地指导教师设计教案、教学方式,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严格规范;评课,也基本由她们一锤定音,教师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正如一位评优课获奖教师所言: “ 这节课是我上的,但每一句话都不是我说的。 ” 这种方式基本是教研组长或园长向教师的单向传递,教师只是研究或实验的辅助者、配合者,而不是真正的研究主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发挥。许多教研活动是凭经验、凭权威,教学研究被固定为一种模式,缺乏创新。教研的内容基本停留在教材教法介绍,或围绕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开展说课、评课活动,或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等。这种旧的教研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不利于学习化组织建设。 因此,在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教研方式也应当随之发生改变。 “ 园本教研 ” 催生了新的教研方式,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新的教研方式要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而不是限制与束缚,更不能包办代替。应鼓励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而不要过多地用条条框框去 “ 规范 ” 教师。 其次,教学研究应该以新《纲要》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改革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外,教研负责人和园领导的角色也要发生改变,变以 “ 检查 ” 为主为以 “ 研究 ” 为主,不再以 “ 专家 ” 、 “ 领导 ” 、 “ 检查者 ” 的身份出现,而是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倾听教师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等。应当结合听课、评课,与教师展开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起成长。 总之,新的教研方式体现教研的场所在幼儿园、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我园的 “ 园本教研 ” 坚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创设宽松的环境,催生出许多新的教研方式,使教研走近了教师,发挥了教师群体的作用,解决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学习化组织的建设。 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锻炼教师的学习毅力、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 方式 1 :参与式研讨 它是指在参与式的氛围中,使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这种方式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已有经验和发展潜力,使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如我园曾开展了一次以新《纲要》中的语言教育为主题的 “ 参与式研讨(头脑风暴) ” 活动,全园分成 7 人一组,经过了 “ 个人头脑风暴 ” 、 “ 小组头脑风暴 ” ,最后集体交流中, “ 鳝丝(善思) ” 、 “ 亲亲贝贝 ”“ 集思广言 ” 、 “ 群英荟萃 ” 各组的发言者借助展示的 “ 大字报 ” 上台作精彩的陈述,教师们由衷的掌声此起彼伏。整个过程,研讨氛围热烈、轻松,真正作到了人人参与、人人研讨。用教师的话来形容: “ 这是一次平等的对话,这是一次心灵的交流,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这是一次理念的升华。 ” 方式 2 :专题性研训 反思很多不见效果的教研活动,究其原因,既有教研活动忽视了教师是根本、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趋向的原因,也和教研活动目标不明确、目标不集中有关。因此教研、师培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研内容要专题化、微格化,应针对当前突出存在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展开,一次甚至几次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以集中办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专题培训在时间上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场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也可以是延续几个月的专项培训。 如我园为了强化教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意识,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曾安排了 “ 计算机应用能力专题培训 ” ,重点学习制作 T 。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我们在这一个半月中变着方式学,并学以致用,最后在 “ 学《纲要》,用《纲要》 ” 的教师论坛中展现了学习成果。一个个富有个性特点的 T ,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制作上都比较吸引人,正是这个专题培训,让我们又一次深入地学习了纲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潜力,并为教师们的创造力和钻研精神所佩服。 方式 3 :课题化研究 课题研讨式是通过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学习新理论、接受新信息、探索新模式、实践新方法、创造新成果,提升教师精神追求,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 “ 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您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 ” 课题研讨式培训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最适合促进骨干教师的提升和发展。任何一所学校必须坚定 “ 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依靠教师,教育科研必须有利于提高教师 ” 的学校教育科研指导思想。我园也不例外。在教科研室承担重大课题研究外,还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要求每位教师都承担一个以上课题研究。同时,为了防止因为年轻化造成的许多教师无法入手搞课题,所以我们让幼儿园的科研骨干承担组长一职,将其余教师按照兴趣和教学实际需要分成若干个课题小组,以群众的力量带动个体,让教师在集体中成长。 方式 4 :案例法研究 案例研究可简单地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研究的方法,在过程中,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们要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案例研究多采用讨论法,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创造环境,使她们有较大的自由度、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如我们可以采用呈现案例(文字或录像) —— 小组讨论分析案例 —— 集体讨论 —— 总结评述的过程研究 “ 如何组织晨间谈话活动 ” 、 “ 如何进行说课 ”“ 如何更好地与家长交流 ” 等问题的研究。 案例研究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案例分析获得蕴涵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和方法,还在于教师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于培养教师的反思精神,发展她们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批判的技能,使他们掌握对教学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研究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 “ 做中学 ” 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的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问题。 “ 园本教研 ” 呼唤新型管理方式 以往的教育改革中为什么会出现 “ 穿新鞋走老路 ” 的现象,原因是教学管理模式未改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管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适性?答案只有一个 —— 赋予自主权,以人为本。基于以上考虑,我园有了许多以人为本的创新举措: 举措 1 :自我发展计划 学期初,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份 “ 自我发展计划 ” ,园领导根据教师们认真思考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教育技能突破口方面所提出的发展方向后,尽量满足教师的意向,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如在面对不同内容的培训时就可以照顾教师的意向。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使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在园长和教师之间有双向选择,有了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是激励和督促教师不断地对自己有新要求,新方向。 举措 2 :自荐式开课 变以往公开课 “ 指派式 ” 为 “ 自荐式 ” ,就是将开课的任务要求告知每位教师,如学区开课、送教、研讨课等,让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这样一来,既调动了自荐教师的开课积极性,又避免了因 “ 指派式 ” 导致很多教师有 “ 领导不重视我 ” 的想法。因为自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所以它的涵义被进一步扩大,在确定我园 “ 家委会课题 ” 实验班时我们采用自荐式;在与姐妹园结队帮扶中,我们用自荐的方式产生很多的 “ 师傅 ” ,其中还包括部分工作资历并不深的教师也自信地承担起师傅的角色 …… 举措 3 :积极的园际交流 积极开展园际之间的交流,向姐妹园互讨经验,向辅导园输送经验。这个过程中担当主角的均是我园的一线教师,她们有的介绍了班级工作经验、有的介绍了年级组工作经验、有的还化时间摄像制作成 T 介绍了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的经验 …… 这些机会都被教师视为挑战自己、展示自己、激励自己的平台,一方面在帮助他园教师成长的同时也促进我园教师逐渐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使这项工作变得更为有意义。 举措 4 :邀请式听课 对于教师而言,最怕的就是领导的突击检查,而一个幼儿园的管理又离不开正常的检查,如何在检查与尊重之间做到平衡? “ 邀请式听课 ” 正好解决了这一矛盾。就是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约、邀请检查组去深入式地观摩半日活动,以点见面,通过半日活动看到班级的常规、孩子发展情况、教师保育员之间的配合、环境的创设等各个方面。结束后,检查组会将讨论的检查意见以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反馈给教师,有时还配合使用摄像机,让教师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败。尝试下来,效果很好:教师们掌握了主动权,他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听课之前全方位积极备战,听课之后肯定的赞扬、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个别自我感觉教学效果不理想的老师还主动再次邀请我们去听课。面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科室还可以进一步组织研讨培训,进行合作研究,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可以说是 “ 双赢 ” 。除此以外,我园还建立了一些制度以保证园本教研的开展。如建立课程研讨制度,确定每周四中午为 “ 新课程教研日 ” ,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的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另外,还确定了一些会议制度,如确定全园性业务学习两月 1 次主要围绕观念、理论研讨;年级组长例会两周 1 次,主要围绕课程改革方向、园内较大型教研活动商讨;年级组周月 1 次,主要围绕教育教学研讨;课题组每月 1 次,开展课题研究,以保证教师与教师之间有不同形式的协作交流。 幼儿园若能更好地设计 “ 园本教研 ” ,改变教师的工作氛围、幼儿园的文化结构,真正形成 “ 学习化组织 ” ,那么教师们必将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孩子的发展,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编辑:boluo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园
- 关于园本教学研修的思考与尝试 2013/02/21
- 反思·自评·改进——记一次园本教研活动 2013/02/04
-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实施步骤及方式 2013/02/03
- 浅谈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认识 2013/07/16
- 幼儿园实现园本教研的方式与途径 2013/01/16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