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结题报告:《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在主题式整合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06abc.com 作者: happy 感谢 happy 上传 0人参与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出,评价是学前教育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融于整个教育之中。评价包含对儿童发展状况的把握与对课程和教育计划适宜性的反省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使课程和教育计划更适宜于儿童的发展。在学习、贯彻新纲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我们深感评价的实践意义,也意识到了提升教师评价能力的迫切性。而《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儿童能力评价》——多彩光谱项目研究成果之一,它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开发一套与传统的标准化测试不同的、与多元智能理论相适应的儿童智能评估工具和发展儿童多元智能的活动系列。为此,我们开展了“《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儿童能力评价》手册在幼儿园主题式整合活动中运用的研究”。力图通过研究发展教师的学习、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专业化素养,优化主题教育活动结构,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进一步挖掘幼儿的潜能。期间,我们经历了深入学习、尝试运用、创新设计和推广实施几个阶段,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价能力,也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研究目的
1、  创设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丰富主题式整合活动的教育内涵,促进幼儿发展。
2、  形成观察、记录、评价主题式整合活动的方法、途径,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
 
二、研究内容
1、考察《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儿童能力评价》在主题式整合活动中的运用效度如何。
2、主题式整合活动观察、评价的有效策略。
3、收集典型案例、活动方案。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时间
从2005年5月开始,至2007年5月止。
1、2005年10月——2005年12月  准备阶段。
A、建立课题组,指定研究方案,学习理论,收集文献资料。
B、请区教科室专家来园指导,课题组成员学习交流。
C、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2、2006年1月——2006年6月  探索、研究阶段。
A、向全园教师、家长宣传课题方案(家园合作、多元智能理论等)。
B、尝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儿童能力评价》一书中的游戏,开展区域活动。
C、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新设计游戏,开展观察研究。
D、阶段总结。
3、2006年7月——2007年5月  研究、总结阶段
A、开展子课题的研究,丰富主题背景下活动内容,设计各活动的观察评价表。
B、整理研究案例,分析、反思和总结。
C、撰写研究报告。
(二)研究对象
我们深感本课题的研究是富有挑战性的,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课题开展,研究初期,我们就以骨干教师所带的6个班为实验班。在此同时,骨干教师分别选择5—6名幼儿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等,并撰写案例。
(三)研究方法
我们主要采取了“行动研究法”。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转变思想、改善学习方式,学会找出问题、思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求得发展。
 
四、研究过程
(一)掀起读书活动
首先,园内领导泛读。是园领导引领课题组成员先行读《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一书。具体为课题组成员学习自己所认领的某一领域内容,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梳理成章,然后向全园教职工开设讲座,阐明自己的理解,与教师共同细细读,深入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接着,大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交流、讨论,解决读书过程中的困惑,初步达成共识。
其次,专家引领精读。一方面,我们向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科研员介绍了此次幼儿园读书活动,得到了她们的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主动邀请她们来园指导,科研员在为教师们解答疑惑后,着重提醒教师《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前言部分,并引导教师们认真阅读、分析了“前言”内容,使教师对本书“理论框架”、“如何使用本手册”有了新的领悟。
再次,集体反思再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边实践边重温有关内容,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解。课题组成员定期聚会讨论时,每人都会手捧《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一书,大家边交流实践情况,分享经验,相互鼓励,边对照书上有关章节的内容,解决存在的困惑。
(二)尝试运用游戏
    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后,就着手尝试运用书本中的游戏。大家组织教师一起按书中观察方式,准备材料、打印观察记录表,组织幼儿游戏,并做好观察和记录。如,(社会领域)教师观察中班幼儿得知,每个幼儿都有与之玩耍的伙伴,其中有三位以上的达75%。这表明中班幼儿已经逐渐学会了交往,也掌握了一些交往的技能、合作的方式等,所以都有若干朋友。而从每个幼儿经常进入的活动区域发现,去益智区游戏的幼儿比例最高,进入图书区的比例居第二。这说明中班下学期的幼儿表现出了较强的求知、探索欲望;他们能够独立地讲述故事,词汇较丰富。这便是其参与社会交往的基础。
表一  社会地图
特 殊 的 朋 友
活 动 领 域
1(位)
2(位)
3(位)
益智区
图书区
建构区
生活区
0%
25%
75%
75%
50%
25%
25%
同样,中班幼儿集体成员角色比例占75%,独立游戏者占25%,而其他角色均为无。(集体成员角色的典型特征是:愿意与其他人合作并参加活动)说明中班幼儿大多在活动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顺利的与他人进行互动。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二  同伴互动检表
典型角色
人数
比例
集体成员
3
75%
促进者
0
0
领导者
0
0
独立者
1
25%
过渡
0
0
 
思考:在尝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手册中的游戏,开展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感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幼儿年龄差异,以及幼儿园环境、社区资源等影响,书本中各领域的游戏和观察表并不都可以“拿来”直接运用,就如数学活动中“恐龙游戏”,由于其游戏规则较为复杂,导致实验班(小班)幼儿的第一次观察活动失败。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各幼儿的年龄段特点、主题教育内容等设计具体的游戏内容及观察表等。
(三)创新设计游戏
各实验班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尝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一书中的各种游戏内容、评价指标等,进行全程观察和评价。
例如,托班教师根据手册中数学领域“恐龙游戏”在区角活动中推出,幼儿游戏,教师又为幼儿设计了“小青蛙捉虫”游戏。游戏中,教师在骰子的三面分别写上有1、2、3三个数字,并一对一的观察、指导幼儿,结果发现托班宝宝已具有明确地方向感,能前进方向标记正确地移动“小青蛙”,但数概念较差,不能手口一致点数,受棋谱设计的干扰,不能识别棋子下面的数字;而男孩与女孩相比,男孩数数的正确率较高;另外,幼儿的数数正确率与游戏机会多少无关,即幼儿游戏(练习)机会越多,其数数的正确性越高。
表三  小青蛙捉虫游戏观察表
总 人 数
移 动 方 向
数    数
7(男4、女3)
正确(%)
错误(%)
正   确(%)
错误(%)
第一回合
0
3(男)     (42.9)
4 (女) (57.1)
第二回合
0
5(4男1女) (71.4)
2 (女) (28.6)
第三回合
0
4(3男1女) (57.1)
3(2男1女)(42.9)
为了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教师又改进了“小青蛙捉害虫”的玩法,增设了行进的道路,避免了幼儿重复数、跳开数数的现象。
而到小班时,一方面,教师在骰子上有5个面有数字,分别为1、2、3、4、5,还有一面为空白,又增加了游戏规则;另一方面,让幼儿尝试两两合作游戏,教师进行观察,进一步提高幼儿兴趣。
中班时,根据主题活动“马路上的交通工具”设计了“交通棋”,加深了游戏的难度,如,行进方式有跳跃走、连续走、后退走等等。
思考:课题组成员经过上阶段的学习、实践和探索,进一步领悟了《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的精髓,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的研究应该注重实效、以幼儿、教师、家长的发展为重。因此,我们就应该进一步贯彻了本书的精神,把眼光投向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并重视了对家长的宣传、指导。
(四)推广实施
开展专题“依据评价手册制订调整方案的研究”、“依据评价手册培养教师观察、记录能力的研究”等。实践中,教师们进一步阅读《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一书,不断尝试设计运动、区角等游戏,认真撰写教育随笔、教育案例等,形成了一系列观察、评价、分析的表格。如,主题背景下早锻炼、区角活动情况记录表等。教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纲要”等精神,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为幼儿提供材料、创设活动环境,支持幼儿充分与环境互动,同时有意识地进行观察、纪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在分析的基础上,适时地调整活动计划、内容及材料,促进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活动的质量。
表四  大班幼儿早锻炼情况记录表
大 班 幼 儿 早 锻 炼 情 况 记 录 表
                                      指 导 教 师
区域名称:                                      活动材料
日期
情况记录
调整措施
 
 
 
 
 
 
 
 
 
在操作中,教师们又发觉自己忽视了幼儿的保育工作,于是采用了中班幼儿早锻炼观察记录表,在“幼儿情况”一栏里记录体弱儿、肥胖儿名称、人数等,并写明具体的护理、指导特殊儿“保育措施”,落实了保教结合的意识,并注重了“反思与调整”,体现了观察、评价的目的。
表五   中班幼儿早锻炼观察记录表
区域活动                                        活动材料
情况记录
幼儿情况
保育措施
活动情况
反思及调整
 
 
                                填表人
又如,根据“手册”的有关内容(观察要点、评价标准等),教师设计不同区角活动的观察纪录表,保证了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表六  每月区角活动计划表1
区域类型
活动名称
材料投放
观察要点
 
 
 
 
表七 每月区角活动情况记录与调整表2
日期
区角名称
参加人数
观察对象
幼儿活动情况实录
分析
调整措施
 
 
 
五、初步成效
(一)  教师
1、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教师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更明确的想法,大教研组长朱乐彦认为“如何使家长客观地了解幼儿音乐智能发展水平,开展适合幼儿的家庭音乐教育”是自己努力的方向。郭燕青老师主动加入课题组,并参加美术专业课程班学习,在提升自我素养的同时,倡议成立幼儿园美术沙龙活动,为视觉艺术领域的研究打好基础。
2、专业化水准明显提升
教师的观察、记录、发展幼儿、指导家长以及环境创设的能力明显提升。如,小班组组长薄珠瑛老师在交流会上谈到:“我较以前更能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眼睛更亮了,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又如,中班组组长杨飞飞深深感到,自己对“视觉艺术”的理解已变得宽泛了,而创设环境时运用的策略更灵活,使幼儿活动的环境更美、更有教育价值。
(二)  幼儿       
1、更善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表现
幼儿既能用语言交流,也能用绘画、肢体动作等方式大胆表达。如,中班幼儿经过几个月的艺术活动后(蜡笔画、蛋彩画、创作雕塑品等),创作技能明显提升,也变得自信了,因此,能更积极、正确地在集体面前表述或表演。
2、更喜欢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
幼儿不仅能和同班幼儿一起生活、学习、游戏,更喜欢和不同班级的幼儿、老师一起游戏。如,早锻活动时,大班幼儿表现出促进者、领导者角色的作用,带动小年龄幼儿共同游戏。在互动中,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合作、竞争,提高了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三)  家长   
1、支持幼教工作的热情增强
家长是幼儿园工作的后盾,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他们更了解我们的工作,与园方的配合更密切了。如,家长在与幼儿、教师共同完成“幼儿成长册”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园的工作。
2、发展幼儿的能力有所提高
家长能够鼓励自己的孩子与邻居的孩子交往,也能够利用社区资源,发展幼儿
的知识和技能。如,在双休日里,家长之间自由结伴去公园、博物馆、儿童剧场等游玩,或去参加各类机构组织的亲子活动。又如,当有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数学逻辑智能较差时,就效仿教师自制棋谱,给予幼儿协调的家庭亲子活动机会,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六、主要参考文献
1、李季湄、方均君译:《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李生兰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版。
4、李生兰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上海市教委学前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导用书》,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专家对成果鉴定意见(委托区教科室鉴定的不填):
提示:⒈ 研究基础:包括情报资料的占有情况;⒉ 研究内容的先进性;⒊研究价值:本成果的创新程度;⒋ 推广应用前景(约500字左右)
 
 
 
鉴定日期    200  年    月    日
专家对成果鉴定意见:提示:⒈ 研究基础:包括情报资料的占有情况;⒉ 研究内容的先进性;⒊研究价值:本成果的创新程度;⒋ 推广应用前景(约500字左右)
鉴定日期   年 月 日
鉴定组组长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签名
鉴定组成员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签名
序号 文件材料名称 份数
课题终结时递交的材料目录
结题 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教育中激发幼儿英语学习兴趣探微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