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的争吵等(预设与生成活动)
1、自然角的争吵
2、花园一角
背景:
春天是个生气盎然的季节,我班的自然角里增添了许多的动植物,有从市场买来的各种盆花、还有与家长一起捕捉的小蝌蚪、蝴蝶等小动物,孩子们一有空闲时间便去自然角边观赏、摆弄。
实录一
有一次,当天的值日生在给自然角的小蝌蚪换水。张笑言说:“快来看呀,小蝌蚪的手长出来了。”一旁的王欣依忙打断他的话说:“笑话,小蝌蚪怎么会有手呢?”张笑言说:“这两只长在前面的不是手是什么呀,真是的。”王欣依反驳他:“啊呀,对你说不清,反正小蝌蚪是没有手的,只有腿。”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两个小家伙竟吵起来,这下惊动了其他的小朋友,他们过来纷纷帮助自己的朋友,形成了两大帮派斗争。到底小蝌蚪的前面是两只手还是两条腿呢?在中班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下的二级主题《蝴蝶、蜜蜂、小蝌蚪》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小蝌蚪与我们小朋友不一样,是没有手的,它前面长的是两条前腿。 反思: 《蝴蝶、蜜蜂、小蝌蚪》是由两个幼儿在自然角里的偶发性的争吵所自然而然地切入开展的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进行中,幼儿解决的不仅仅是一个疑问,同时更是感受到老师、同伴对自己的支持和肯定。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提出更多的问题,如小蝌蚪是怎么呼吸的?小蝌蚪的尾巴怎么会没有的?小蝌蚪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得不一样等等。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并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投以浓厚的爱好和关注,这样不仅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激励幼儿不断地探索与思考。
实录二
一次散步活动,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幼儿园旁边的社区花园,那里除了许多的健身器械外,还有各种树木和花草,我与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抱树》的游戏。要求孩子们听命令跑向树并抱住,树少人多,谁动作慢就抱不上树。忽然,姚旭栋跑来问我;“吴老师,这些树干为什么都是圆的啊?”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以前也没怎么去考虑过,一时难以解释清楚,我就把他抛过来的这个球重新抛给了他:“这个问题吴老师也不是很清楚,这样吧,回去后老师和你一起看书上网查资料。”同时,我把这个问题向全班孩子公布,也让全班孩子一起帮助解答。想不到,这个问题一经公布,也激发起了其他孩子的好奇,他们纷纷与家长一起查资料,找答案,结果他们发现小花的茎是圆的,树枝是圆的。几天后,孩子们将自己能查到的资料带来了,原来圆圆的树干更能帮助植物快速地输送养料和水分,孩子们也由此得出:怪不得,我们喝饮料的吸管都是圆的呢!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答了难题,学习的爱好更浓厚了。 反思: 在古代,人们就明白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学问”,也就是说,学问是问出来的。有问题才会有探究解答的欲望,才会获得知识,从而又会生成更多的问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一日活动中,孩子们的问题很多,对于一些令教师也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教师不应搪塞或是置之不理,而应当是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这时,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则在活动过程中相互作用和转换,双方呈现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复合状态,幼儿作为受教育客体的同时又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幼儿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运用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得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启发:
1、在二期课改的今天,我们应该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给予孩子更多的观察,
及时发现孩子生成的问题,分析解度孩子的行为,从而找到孩子真正关注的热点:我们也应该拥有一颗热情的心,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将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我们还应该拥有灵活灵活机智的头脑,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用巧妙设计的预设活动推动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
2、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他们的注重、记忆、思维和想象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支配。游戏时、自由活动时,孩子的身心最放松,情绪最愉悦。这时候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感知去接触任何事物。当他们被某一事物或现象吸引而兴奋时,思维便异常活跃,探索欲望也非凡强烈。所以,此时,孩子提出的问题最多,思维最灵敏。教师应敏感地抓住时机,这是科学启蒙教育。同时,教师更应放手让幼儿拥有更多游戏时间和游戏机会,让幼儿边玩边问,真正在玩中学,在玩中求进步。
手工材料关键词:预设
-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动物的防身绝招 2010/11/24
-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隐身动物 2010/11/24
- 幼儿园中班体育优质公开课教案:玩纸棒 2010/11/24
-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掀起你的盖头来 2010/11/24
- 大班综合活动《花之舞》 2011/05/2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