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关于我园幼儿成长档案的思考

来源: 06abc.com  0人参与

      我园幼儿成长档案建立一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档案设计内容不够全面、资料收集方式单一、建档本身的教育资源未得到挖掘、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要求,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1.幼儿成长档案记录的内容与形式亟需完善

  目前的“记录表”包含了情绪、求知欲、饮食、午睡、游戏和健身等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千篇一律,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观察的角度和范围,不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地记录孩子的突出特点和表现,影响教师在某一阶段对某个孩子的重点观察和连续观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档案”的内容设计进行了调整,使之既有幼儿一日活动常规性记录,也有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和表现的记录,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记录形式上我们采取分批观察、分批记录的形式,给了教师适当的灵活性。

  2.幼儿成长档案资料需要丰富

  
  目前,幼儿成长档案里主要有表格式的“宝宝一日活动观察记录表”、教师在“老师留言”栏内简短的文字记录、家长在“家长留言”栏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通过对“档案”的记载和查阅,我们明显感到,“档案”对孩子的进步和发展展现得不够全面、直观和突出。为此,我们除记录幼儿一日活动情况外,还收集能反映孩子兴趣、态度及其在特定领域中的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如主题活动过程记录与分析、“童言稚语”的记录、活动过程的精彩留影、反映幼儿特长的作品、幼儿自我评价卡,还有教师、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以及期望和建议等。需要说明的是,幼儿“档案”中的资料,除了可以直接放入袋中的“书面”作品外,有些东西是不能也无法直接放入袋中,如手工作品、讲故事、歌舞表演等,教师可对其进行“技术处理”,将它们拍成照片(标明日期)或录像录音等,然后装入袋中。

  3.让幼儿参与档案的创建、制作和使用

  以前大都是我们教师一手包办了档案的创建、使用的全过程。孩子不了解“档案”与自己的联系,也从未参与过“档案”的建立,其结果是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后来我们发现,教师在填写记录时,有些孩子常常会关心地问:“老师,你在写什么呀?”为什么不让孩子们一起参与呢?档案创建和运用的本身不正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吗?于是我们先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成长档案”,它有什么用,为什么每人都要有等,并征求孩子们对建立这一“成长档案”的意见和想法。在档案的制作过程中,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制档案袋或档案盒,允许和鼓励幼儿对自己的档案袋(盒)进行个性化的装饰,并提醒他们在袋子上标明自己的姓名和建档的起始时间。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资料,丰富档案内容;和幼儿一起分享观察记录。当孩子们知道老师记录他们的优点和进步,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后,会更轻松、愉快地投入活动。

  4.创建具有特色的幼儿成长档案

  每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园本特色,每个班级也有自己的班级特色。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过程中,要鼓励各班教师因地制宜,根据课题需要或个人特长,创建多种形式的幼儿“档案”,如幼儿心理档案、幼儿动作发展档案、幼儿语言发展档案等等。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特长和兴趣,在某一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5.控制各班级幼儿人数

  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规范班级人数,是建立和运用“幼儿成长档案”的基本前提。一个班级幼儿人数过多,即使记录的形式再灵活,也势必会影响记录的质量和资料的收集。教师无法真实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当然就谈不上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了。

  6.提升教师素质

  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和运用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行为决策能力、调控艺术、敏锐观察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通过自主性的教育理论学习,不断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按照现代教育模式重新认识、理解其中的观念,形成新型教育行为;另一方面,要自我反思、筛选和淘汰不当教育行为,创造性地将幼儿成长档案与教育行为整合起来。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