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提问研究

来源: 06abc.com  0人参与

提问是支持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有效工具,提问的本质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问可以促进语言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如推测、分析、验证、推理。然而研究者也发现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当前幼儿语言教学中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针对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盲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对语言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

1、了解当前提问现状,有的放矢的进行改进。

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提问存在诸多问题:(1)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只是把提问当作一种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而不知道为什么提问,直接表现为老师不会提问。(2)教师接不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对幼儿的回答缺乏正确的回应。老师抛出问题之后,孩子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老师没有针对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当前课堂情境进行灵活调整,与其说是激发思维,不如说是打发时间,按部就搬的上课。(3)教师所提问题缺乏层次性,表现为胡子眉毛一把抓,在问较难问题之前缺乏简单问题的铺垫,没有一个从易到难,循循渐进的过程。(4)教师提问方式的不恰当,大量的封闭性问题是幼儿教师习惯的提问方式,直接表现为忽视幼儿主体地位,为完成教学设计而提问,这样对不对、好不好,这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尤为普遍。或表现为所提问题为假问题如今天高兴不高兴的问题。(5)教师过分追求答案的唯一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老师“迫不及待”的想从孩子口中得出标准答案,向标准答案上引导,另一方面只针对部分能力发展好的孩子进行提问,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匀,能力强的孩子一节课被提问10来次,而能力弱的孩子可能一次都没有。

2、知道提问目的,明白为何而问。

(1)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根据已有认知水平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能否有效地影响主体的发展,取决于该活动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与发展水平的相差度。对于幼儿来说,过高或过低的活动目标都无助于幼儿的发展,只有高于幼儿现有发展水平而又是他有能力进行的活动,也就是说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因此这个时候的提问就可以有效的考察孩子已有的认知水平,从而更好的设计自己的教学,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2)考察幼儿是否理解了新的内容,把握教学的进程。这种类型的提问能够幼儿进行批评性的和创造性的思考或检查幼儿的理解是否达到预期的水平。或者弄清刚刚学过的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3)保持幼儿的注意力。提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或在原有讲解的方式的基础上,突然提问能够有效地保持幼儿的兴趣。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非常有限,在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教学进行到一半时很多孩子已经走神了,开始东瞅西看,左抓右挠,注意力已经脱离了课堂,如果这个时机进行提问能够有效地把部分走神的幼儿拉回课堂。因为提问是一种有效保持注意力的策略,老师善加利用提问能够使孩子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想活跃。4、师生、生生有效地互动,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因此不仅需要老师的讲解,同时也需要学生有效的反馈,只有教与学相互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3、关注提问方式,知道如何提问。

采用何种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回应的方式,因此好的提问方式能够引发幼儿的思考,能够带领幼儿有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问题的本质,把握实事的真相。

其一,尽可能的提开放式问题,而不是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要求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 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而开放式问题没有明确的、固定的标准答案,能够给提问对象以更多的思维空间。封闭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大弊端:首先,这类问题鼓励幼儿猜测而不是动脑。即使幼儿不知道正确答案,也会有50%的几率猜对。如果教师经常提此类问题,幼儿很容易揣摩教师心理并找到正确答案的提示,而不是集中于问题本身。其次,选择性问题的价值含量低。因为具有猜测性质,幼儿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而开放式问题的特点,是答案的不固定、不确定性,能够给幼儿更多思考的空间,也就给了幼儿更多推理、判断、假设、分析的机会。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尽可能的提开放式的问题,如多提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鼓励幼儿动脑思考,只有在这样的问题中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思维的品质。

其二,提问的过程中,应尊重幼儿个体的差异。这种尊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幼儿的回答上,教师应激励幼儿发散思维, 防止幼儿答案的唯一性。因此,教师应鼓励差异,尊重多元,注意生成,切忌要幼儿步步就范,把幼儿生拉硬拽到教师事先预设的框架中去。二是表现幼儿回答的人数上,老师应尊重不同发展程度的幼儿。如果教师想要准确判断幼儿是否理解了新的知识内容,就需要从有代表性的样本中获得反馈,其中包括胆小内向的幼儿和能力较弱的幼儿。如果老师提问的问题只局限于让一小部分活跃积极的幼儿回答,那么老师就没有更好的了解这些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样下一步的教学也会缺乏有效支持。

其三,提问之后,老师要给予幼儿思考反应的时间,学会等待。在幼儿园看课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根本没有给幼儿思考的时间,便让幼儿给出回答。老师几乎在自问自自答,没有与幼儿有效的互动起来。当然,等待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提问的类型进行灵活调整,提出高难度问题的时候,老师等待时间相应较长,而低难度问题的等待时间相应较短。所以提问后,教师对幼儿回答问题时间的把握十分重要。发问后,要采取有效形式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思考,有充分准备后再让幼儿回答。

其四,提问要有层次性,难度上要有一个从易到难的递进。太易或太难的提问都无助于主体的发展,反而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灵活设计自己要提的问题,根据学生当前的反映灵活的调整。教师在提一个较难问题之前,要提一系列简单的问题作为铺垫,层次递进。如在《小狗的一天》教学中,活动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总结分析小狗的性格特点(贪玩、淘气),那么老师在提这个问题之前,应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如小狗在哪儿,都做了什么等问题分析小狗的一系列行为,它是如何淘气的、如何贪玩的,最终让幼儿根据小狗的这些行为总结出它的性格特点。

4、把握反馈方式,进行恰当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对幼儿反馈和回应能力的高低,可以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有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一律用不同程度的肯定给予回应,全是诸如“很好”、“真不错” 、“你真棒”之类的回答,这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不恰当的反馈,是教师驾驭教学活动能力弱的表现。因此,在提问的回应方式上,教师应加强有指导性地评价。

(1)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应肯定正确的观点,进一步诱导追问,激发幼儿再思考。可以进一步询问幼儿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样想?除此之外还可以怎么办等。

(2)当幼儿回答正确但不完整时,通过提示继续问“还有其他吗?”,“还有其他原因吗?”或给予一定线索给予有效的启发。老师在回溃反应时,应从实际出发, 当

(3)当幼儿回答问题有困难时, 教师应耐心期待并积极设法促成转机。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解难度、化难为易”、“转换角度、另辟蹊径”、“适当提示、给予线索”等方法。而不是采用干巴巴的语言让幼儿“继续”或你再想想、你再想想,一遍一遍地“逼”问,这样做不但不能有效的支持幼儿,反而可能让幼儿觉得老师在给自己施加压力。

(4)当幼儿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艺术性地纠正幼儿的错误观点,引导幼儿正确思考的方向;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对幼儿的错误回答不予回应,让幼儿在随后的环节中自行纠正错误观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培养幼儿的推理、分析能力。

(5)鼓励幼儿自我判断或衡量同伴的回答,学会批判思维。让幼儿去评价班上其他幼儿的回答。如: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还有不同意见?让幼儿自我判定自己的回答是否准确,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有些问题教师可以马上给予反馈,有些问题可以在随后的教学中得到验证,因此没有必要马上给予回答。让幼儿相互作答,相互讨论,许多教师只抓住幼儿的第一个答案便迫不及待地做出反应,如进行评论出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如有可能,他们应首先提出问题,听取幼儿的两个或三个答案,然后再继续。

综上所述,一个有效的“好问题”,可以使幼儿的学习高效,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什么问题是“好问题”却没有固定答案和标准,教师要根据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从整体上去把握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与幼儿才有可能真正对话。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故事MP3:好朋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