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园本课程与园本特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园课程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取向,即打破了课程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给予地方和幼儿园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这一取向,既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和课程决策民主化的潮流,又回应了国内园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呼声,使园本课程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园本课程作为一个术语是从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借鉴而来的。所谓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指的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而“园本”即是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园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园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或是在幼儿园之“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课程。在此,“本”是指基础、现状、背景、实际、条件及可能等反映幼儿园现实的因素。因此,园本课程是指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的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园本课程之“本”是对课程性质的限定。园本课程是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构建的课程。园本课程更强调充分挖掘幼儿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充分地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充分地关注特定幼儿园的幼儿及教师的发展状况。因而,园本课程追求的不是要有自己的课程,而是要有适宜于自己的课程。适宜性应该是园本课程最根本的特性。
还要注意的是,园本课程不同于园本特色。园本课程是适宜于特定幼儿园的课程,更应该是适宜于特定幼儿园中幼儿的课程。而园本特色彰显的是某一幼儿园异于另一幼儿园的特点。有特色的课程并不一定是适合幼儿园,或适合幼儿的课程。它只是从某一方面标示了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所以不能把园本课程与园本特色划等号。当前,有些幼儿园将彰显特色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这本无可非议,但有的幼儿园在招生广告上赫然写着:课程特色——英语(有外籍教师)。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即幼儿园课程特色是不是就是在现有的课程中加一项内容?如果这也是特色的话,那幼儿园还可以制造出很多特色,如计算机、识字、读经、珠心算、分享阅读等。所以,这种外在贴加的标签绝不是真正的特色。园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不是简单的课程内容的增减,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优化。优化的标准是幼儿获得更好的、真正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幼儿园来说,当前最需要的不是挖空心思找特色,而是在踏踏实实地全面开发园本课程的过程中自然地呈现特色。特色源自课程内在的力量,而不是外在贴加的标签。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园本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园本特色都是适宜幼儿的园本课程。
现在还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即一些幼儿园在创建园本特色时往往由幼儿园自己说了算。有的幼儿园以创建特色为幌子,无视《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目标和内容要求,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出现了明显的缺损或过度的重复,或在背离幼儿一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过度扩张部分内容,致使课程出现严重的偏倾和失衡,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如有的幼儿园外语课占1/3,甚至占了一半;有的幼儿园每周数学活动2次,珠心算活动3次;有的幼儿园每周美术活动5次。 与国家有关幼教的法规要求是相背离的。的确,园本课程的开发、园本特色的建设需要课程决策的自由度。而且,事实上,今天中国的幼儿园在课程开发上比以往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园本课程开发、园本特色创建不是自行其是,更不是无视国家的各种课程政策、法规。幼儿园可以在立足于幼儿园自己的基础、现状,包括幼儿园的园风、教师、园长的状况,本园幼儿的发展需求及家庭、社区资源的前提下确立自己的有特色的课程。而这样的课程是在依据国家有关课程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在尊重幼儿一般发展规律的同时,从特定地区、或特定幼儿园出发,尤其是从特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出发来确立的。这才是我们所言的“园本特色”。
参考资料:
[1]虞永平.试论园本课程的建设.早期教育,2001(8)
[2]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幼儿教育》2004年第5期第4页。
关键词: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
- 彩色糖果罐 2024/10/21
- 我会穿鞋子 2024/10/09
- 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2024/10/0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