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蒙台梭利的“工作”教育理论及其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duoduokeming 感谢 duoduokeming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工作”是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实质和成人的工作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因其自由、自主、自助的特性,工作和游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又不等同于游戏。工作能促进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所以我们希望现实中的幼儿园活动能成为幼儿的“工作”。幼儿园活动的实践并非如此。幼儿园里的活动要成为幼儿工作的关键是,幼儿园能为幼儿提供一个符合其需要的真实环境,以及在其中为幼儿提供满足身心发展竹活动。

[关键词]蒙台梭利;工作;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园活动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工作”作为其幼儿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全世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时至今日,对于我国的幼儿教育领域仍可起到极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对其进一步地深入探讨,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看,都有利于我国幼儿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幼儿教育研究者对其所进行的专门论述还很少。本文就该理论及其在幼儿园的应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蒙台梭利的“工作”理论

根据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学说,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其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因此她十分重视儿童的活动。她给活动以极高的评价:“活动、活动、活动,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作关 键和指南;作为关键,它给你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给你指出应该遵循的道路。”而工作就是活动,是儿童的自由活动。蒙台梭利认为“人是通过工作而塑造自己的”。“儿童通过运动的生长,他那建设性的努力构成了一种在外界环境中发生的真正工作。”但为什么蒙台梭利把儿童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不是像福禄贝尔一样称之为“游戏”呢?这主要是因为她认为游戏特别是假想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行为习惯。她在“儿童之家”里发现儿童“喜欢工作,甚于喜欢游戏”。因此,在她看来, “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蒙台梭利认为3―7岁幼儿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一种自由、自主、自助的活动,是满足儿童内在活动需要的活动,是儿童喜欢并乐在其中的活动,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


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和成人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它是儿童的自由活动,是非强制性的。它不是为了实现一个外部目的,也不遵循劳动效益规律。儿童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儿童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一个满足其内在需要的目的上,“无疑地。儿童:[作的愿望体现了一种生气勃勃的本能。因为没有工作他就不可能形成他的个性,就会违背他自己的正常发展的方式。”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有以下特征,以区别于成人的工作:(1)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2)无外在目标,以“建构为人”或称自我实现,自我完美为内在目标;(3)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与建构性的工作;(4)须独立完成、无人可替代或帮助完成;(5)以环境为媒介来改进自己,形成自己与塑造自己的人格;(6)以自己的方式、速率进行,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


成人的工作虽然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与建构性的活动,但它“有意识地把顾到后果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它不再遵循自然法则,而是服从外在结果的引导。“当后果在活动以外作为一种目的,活动只是达到目的手段时,工作就变成强迫劳动。”强迫劳动不是以自我实现为目的,也不是为了形成与塑造自己的人格。这决定了它不会以劳动者自己的方式、速率进行。可以说是否遵循自然法则,是否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是成人工作和幼儿工作的本质区别。


幼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能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一,从生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儿童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幼儿最大的愿望是具有正确支配其行动的能力,但他们缺乏该能力。工作是幼儿为满足其内在活动需要而进行的,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正好可以促进其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发展正确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其次。从心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使儿童全神贯注于作业是培养意志的一个途径。作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儿童一旦投入其中,就浑然忘我。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多次发现幼儿专心于自己的T作,而置周围环境于不顾,对别人的故意捣乱、周围的音乐和舞蹈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这样专注于活动对幼儿的意志力是一个极大的锻炼和提高。最后,工作有助于培养独立性。蒙台梭利所谓的独立性主要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即能自我支配,依靠自己的器官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工作须要独立完成、无人可替代或帮助完成。这样,人人专注于自己的丁作,“儿童之间没有妒忌,没有争吵”,以环境为媒介塑造自己,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


二、“工作”在我国幼儿园中的现实地位


如上所述,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是儿童在她所创办的“儿童之家”这个“有准备的环境”里的日常活动,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是能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产生一定也影响的活动。因此.我们希望现实中我国的幼儿园活动也能成为幼儿的“工作”。那事实如何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先看一下国内一个幼儿园蒙氏班的作息时间:


07:3―08:00入园,晨间活动;08:00一-08:40早餐活动;08:40―09:00早操活动;09:00-―09:20体能训练;09:20-_09:50加点时间;09:50―lO:10英语教学活动;10:lo_-10:50蒙氏活动(走线、展示、自选、经验分享);10:50_-ll:00餐前准备;11:00一11:40午餐活动;l1:40一12:00散步活动;12:00一15:00午睡时间;15:00-一15:30加点时问;15:30―16:00蒙氏文化活动;16:00-一16:20户外创造性游戏;16:20―16:50美工活动;16:50―17:00晚餐前准备;17:00―17:40晚餐时间;17:40―18:00奥尔夫音乐活动;18:00―18:10离园准备;18:10―18:30教具整理、保洁、消毒。


从这个详细的作息时间表中可以看到,在幼儿人园到离园的这9个小时里,时间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却看不到幼儿何时工作。从时间表来看,最有可能的工作时间是10:10―10:50期间的蒙氏活动(走线、展示、自选、经验分享)。但是,据笔者在幼儿同所见,这40分钟的自选也不是真正的自选,是老师根据当天所讲的内容指定幼儿在某一范围内自选。幼儿注意力的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自选工作后,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且时间表上的40分钟也不能完全用于幼儿的工作。有些行动慢一些的幼儿刚刚选好自己的工作,老师就说“请把自己选择的东西放回原位”。自选工作只不过是徒具形式而已。


再让我们来看看游戏。幼儿在游戏巾的独立、自主性.往往体现在是否能够根据幼儿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发展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十分符合蒙台梭利对工作的论述,和蒙台梭利的1:作既有着密切联系但并非完全相同。其联系性表现在:


1.它们都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本能的引导。这是工作的本质特征,前面已有论述,这里就不作赘述。而游戏是自发、自主的行为,受内部动机的控制。这被公认为是游戏内在本质的体现。荷兰学者胡伊青加曾深刻地指出:“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遵照命令的游戏已不再是游戏,它至多是游戏的强制性摹仿”。H。。这就决定了幼儿玩游戏、玩什么游戏以及怎么玩是受他们的内在的自然倾向所驱使的。


2.它们都注重活动的过程。游戏的体验性特征决定了游戏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西克森特米赫利普用英文 “now”来形容游戏中的情感体验:“在那一刻,自我、现实……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远远地遁去了,全副身心都被当前活动占据了……灵感进发,思如泉涌”。这样,游戏的过程也就成了游戏者兴趣感、自主性、成就感等生成的过程,是游戏者在游戏中的“收获”,这也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而工作是通过环境改进自己,形成自己与塑造自己的人格,是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这种重复也决定了工作的过程性。


3.它们的最终结果都指向于幼儿的发展。虽然游戏的本质是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但幼儿园里的游戏因为处于教育的特定环境之下,因而具有了教育性,除了它与生俱来的娱乐性功能外,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已经为幼教界所公认。而如前文所述,工作也能促进幼儿生理、心理上的成熟和发展。


综上可知,蒙台梭利的工作和游戏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但是二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游戏的假想性以及蒙台梭利对这一点的排斥。我们从游戏的内容分析,它是充满想像的。在游戏中,一切都是“好像是”“假装是”,儿童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尤其是在假想游戏中,幼儿实现着对成人社会的模仿、学习,以满足他对成人以及成人社会的渴望而不可及的好奇和需求。而这正是蒙台梭利批判游戏的主要所在。如前所述,她认为游戏特别是假想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行为习惯。在她看来,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而且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不过,总的来看,工作和游戏虽然不是同一个事物,但它们都是幼儿所真心喜欢的,注重的是过程,并且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其最终结果都促能进幼儿的发展。


但是幼儿园里却会现这样的现象:一位教师精心地拟定了一个游戏主题,制订了详细的指导计划,并全力以赴地指导幼儿去游戏。在游戏快结束时,一个幼儿忽然兴冲冲地跑来问道:“老师,可以开始玩了吗?”像这样“现在老师的游戏结束了,我们可以自己游戏了”的现象,在现在的幼儿同里不是个别、偶然的现象。事情虽小,却折射出幼儿同的活动,并不是幼儿自己的游戏,也不是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前面所举幼儿同创办的蒙氏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看似有工作,也有游戏,但实际上都是教师的活动,而非幼儿自己的活动。


三、幼儿园活动成为幼儿“工作”的关键


是什么原因使得蒙台梭利所说的,“人的本性,人类所特别的本能”的工作,在幼儿园里没有存在的空间呢?


从上面蒙氏班的作息时问表中可以看到,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活动的,蒙氏班如此,其他班里的情况也概莫能外。而蒙台梭利认为工作的本质是幼儿的自由活动,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所以,笔者认为幼儿园里的活动能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工作,其关键在于幼儿教师能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能不能让幼儿在这个“有准备的环境”里自由、自主地活动。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的“有准备的环境”是专为儿童创设的。主要包括两种环境:一是环境的“硬件”――良好的物质环境。如为儿童所提供的设备和用具适合儿童的身高、比例,适合他们发展的需要;儿童活动室内物品的摆放整齐、有序、有规律;利用搁架将集体活动区域和个人操作空间自然分隔;放置于活动架上的各种材料及其他设备用品不仅美观、实用,而且自成体系,能为儿童提供相应的练习机会,丰富其生活经验。二是“软件”――民主、宽松、和谐、自由的良好氛围。由于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既包括人的外显行为,如某儿童被材料所吸引而专心于物品的操作;同时也包括情绪、态度和思想等内隐的行为。蒙台梭利特别强调“有准备的环境”中的精神氛围,主张应该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她认为这些都是儿童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在她看来,任何对这些因素的设计与调控均能体现教师的素质,因为外部物质环境设置及精神氛围的营造都体现了人的意志。


蒙台梭利认为“有准备的环境”具有以下特征:


1.自由的气氛。这里主要是指精神环境。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儿童才会显露他们的本质。除了无意义的伤害性的或破坏性的、干扰性的活动要受到限制外,蒙台梭利要求教师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和交往伙伴。


2.结构和秩序。儿童成长的环境应表现外面世界的结构与秩序,以使儿童能够了解、接受,进而建立自己精神上的秩序。


3.真实和自然。环境中的设备应尽量真实,接近自然生活,以使儿童能够尽早地适应社会,提高实际生活能力。


4.和谐与美感。环境无须装饰得精巧,布置得纷繁,而应简洁、明快、谐调、有朝气。


5.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


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要在幼儿园创设这样的环境,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要真正地尊重儿童,要真正地信任儿童。信任儿童意味着要相信儿童具有的潜能,尊重儿童意味着尊重儿童自我发展的可能和潜力,相信“儿童才真正握有开向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总之,教师应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里自由、自主自助地“工作”,让儿童通过“专注于某项工作”而获得正常发展。


(姚素慧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健康主题活动“爱护牙齿”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