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科学组织区域活动 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oft 感谢 soft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区域活动最适合让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凸现其优势智能。为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应体现多元化、主题化、生成化的要求;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应讲究多样性、层次性与开放性;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应灵活多样,善于运用标记法、档案法、记录法等教学策略,在充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区域内容;区域材料;区域指导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开放、尊重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重视实践效果的智能观和教育理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l]为我们开展课程改革拓宽了视野。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学习方式的差异主要是由其优势智能决定的,而小组化的区域活动最适合让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学习,[2]凸现其优势智能。为此,我们着力探索了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材料投放与教师指导应如何适应儿童的个体差异,以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宜的挑战,促进其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一、内容设置
从为每个不同个性的幼儿提供活动机会的角度出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容应是全面的,应至少从多元化、主题化、生成化三个角度来考虑。
多元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本着动静分开、减少干扰的原则,我们设置了展示区、语言区、运动区、美工区、音乐区、科学区、数学区、建构区和角色区等多个区域,同时每个区域都遵循多元、开放、丰富、有序的原则加以布置,而不同区域则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实现相互渗透与支持。如在组织实施“小鸟,您好”这一主题活动时,教师就利用了多个区域,如在展示区不仅有孩子与家长一起搜集的有关鸟类的文字和图片,还有全班小朋友共同创作的“百鸟林”;美工区则有孩子们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鸟窝;在数学区,孩子们可以按照大小给小鸟排队;在益智区,孩子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羽毛分类等。孩子们主要按照各自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区域,以便他们主动运用自己的优势智能,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同时增强自信心,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并学会把这种在智力强项中表现出来的优势心理迁移至涉及自身智力弱项的学习中,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题化。这实质就是要求区域活动的内容应主要源自主题活动,成为主题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区域活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与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能有效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实现集体教学、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三者的有效结合,给孩子创造多种表达的途径,提高孩子学习的质量。例如在主题活动“昆虫脚,真奇妙”中,教师不仅在展示区设置了“昆虫脚,真奇妙”专栏,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喜欢动手制作的孩子用多种方式记录和表现昆虫脚的作用,同时在科学区饲养昆虫,提供放大镜让喜欢探究的孩子仔细观察,还在语言区提供介绍昆虫的工具书、光盘及各种昆虫卡片等,让喜欢阅读的孩子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有机融合打破了以传承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观,使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呈现多角度的灵活样式。
生成化。这要求教师善于通过观察适时抓住孩子新的兴趣点,生成新的区域内容。例如在开展“旋转乐园”主题活动时,教师在美工区发现孩子们用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了老师讲述的故事,于是教师及时地为孩子们提供了制作连环画的工具和材料,“连环画制作中心”也由此成立了。接下来,教师又发现美工区的孩子主要对“画”的过程感兴趣,而不太愿意把自己创作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为此,教师创设了“快乐演播室”,让孩子们可以边画边讲,从而为其多元智能的发展与个性的展示提供更多机会。
二、材料投放
材料是孩子探究、学习和发展的刺激物与中介,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孩子探究的桥梁。[3]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必须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与开放性。
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材料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为此,我们不仅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材料,打破材料收集渠道的单一性,而且在幼儿园设置了专门的“材料库”,在各班设置了“材料箱”,分类摆放材料,并强调班际资源共享。在坚持适合、实用、安全、卫生的原则下,我们还结合区域活动目标,通过一物多用、废物利用、以物代物的办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与教育效益。对于同一区域的材料投放,我们也强调多样性。如在主题活动“有趣的电动玩具”中,教师在科学区投放的电动玩具就可谓多种多样,有的会亮、有的会响、有的会动,提供的电池形状也各异、大小不一,从而为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探究空间。
层次性。为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学习需要,投放的材料必须坚持层次性。如在科学区认识颜色时,可以先为孩子们提供红、黄、蓝三种颜料,让他们自由搅拌,发现颜色混合可以变成另一种颜色。在此基础上,再适时提供记录卡片,让他们去发现和记录颜色固定的搭配关系。最后,才提供水和量杯,让孩子探索颜色深浅与用水稀释程度之间的关系。富有层次性与逻辑性地投放区域材料,有利于孩子发现各种经验的内在联系,促进其对经验的整合和提升,推动其智能结构的完善。
开放性。所谓“开放”,是相对“封闭”而言的,在这里涉及到的是“材料的呈现方式”。面对可以自由选择的开放性材料,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各种材料。如在益智区中,能力强的孩子可选择12块甚至是20块的拼图,而能力弱的孩子就可以选择容易一些的拼图,如6块、8块的拼图。这种自由选择可以为孩子创造没有压力的操作环境,让孩子们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三、教师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时刻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并能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需要与能力,选择恰当的指导策略,给予孩子适宜的指导,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
标记法。标记法是指将区域内容与规则隐含于标记之中,用标记来指导区域活动。我们每个区域都设计了有代表性标记的告示栏,告示栏上标明有多少孩子可以同时在这个区域活动,应该遵守哪些规则等。[4]同时,我们还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小卡片,卡片上贴着孩子的照片或由孩子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再由教师帮助写下孩子的名字。这样,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张代表自己的“身份证”。孩子在进入区域之前,必须先看一下告示栏,在明确这一区域规则的同时检查这一区域是否有空额,自己可否进去玩。标记的运用使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和自律,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使游戏规则得到了强化和巩固,促使其亲社会行为得到发展。
档案法。档案法是指教师根据区域活动目标,有意识地将在某一区域中产生的各种有关孩子表现的作品及相关材料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孩子的兴趣、态度以及孩子在特定领域中的发展情况。这实质是孩子成长档案的一部分,方便教师及时和家长交流、勾通儿童的表现与发展。档案法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使教师对孩子的观察更为明确和有针对性,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孩子,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发展需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更多自由展示与发展的空间,促进孩子潜能充分开发、个性充分发展,从而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最佳的发展。
记录法。记录法是指鼓励孩子尝试用图画、符号、图片粘贴和实物呈现等方式记录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可以使孩子多样化的想法与体验形象化,帮助孩子逐渐把零碎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最终形成科学概念。如何保管孩子的建构作品原本是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借助“记录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常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建构作品记录下来。为了方便孩子记录,我们在建构区的一角设置了专门的记录区,贴上放有各种记录纸的作业袋,供孩子自由取放、记录和更换。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描述在他们制作的记录纸上及时地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注明孩子的姓名、作品的名称、建构的时间以及作品的创意等。记录促使孩子回顾、比较、梳理,有助于深化他们的探索与思考,使其认识更全面和深入。因此,记录不仅是孩子学习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面对孩子们记录下的“一百种语言”,教师可以真实地感受孩子的生活、思想和发展,领略孩子的灵性、智慧和创造,从而竭力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尽力创造最好的条件。
总之,区域活动是孩子在区角环境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建构、自我探究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区域活动的价值本就在于能够满足孩子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有利于促进孩子个性的充分发展,值得我们幼教实践工作者继续深入探索和丰富其组织和实施的规律、特征与步骤等,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Linda Ccmpbell.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
[2]幼儿园活动区丛书编写组.建构活动区的设计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3]刘占兰.材料的结构与层次――聚焦科学区.学前教育,2007,(1)
[4]严留芬,邹海萍.在自主活动中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8,(11)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营造和谐氛围调节托班幼儿情绪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