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中福会:早教中心开展集体活动的价值和特点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photo 感谢 photo 上传 0人参与

        参加早教活动的宝宝普遍年龄偏小,一对一的个别化活动比较适合其年龄特点。那么,集体活动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是否适宜?如果可以,早教中心又该如何开展集体活动?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早教中心要开展集体活动,应该把握好集体活动的价值和特点。
        早教中心集体活动的价值    
        首先,早教中心开展集体活动有助于宝宝群体意识的形成。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从对自己感兴趣,逐渐发展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兴趣,开始有了初步的群体意识。而集体活动恰好可以为宝宝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宝宝在群体情绪的相互感染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宝宝是通过模仿他人而学习,他们总能从周围的环境中学到很多,并保持步调一致,紧跟着环境的变化。早教中心集体活动“多边互动”效应为宝宝观察、模仿他人的动作和言语创造了条件,在倾听语言、重复模仿、相互呼应、参与交流中,情感和社会性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逐步产生归属感,从而变得更自信和独立。   
        其次,早教中心的集体活动对改善家长教养行为有积极作用。集体活动时,家长、教师和宝宝相对集中,三方互动的频率也相对较高。由于集体活动中教师通过现场示范来“现身说法”,具有直观性和灵活性,家长能比较直接地从教师、家长和宝宝的三方互动中得到启示。与此同时,家长还可以在集体活动中观察其他家长引导宝宝的积极做法,以便在日后的家庭教养中加以借鉴和尝试。    
        可以说,早教中心的集体活动在“早教指导”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优化家庭教养、实现家庭教养和学校教养的一致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早教中心集体活动的关注点    
        早教中心的集体活动不是简单地把托幼机构集体活动下延到0~3岁婴幼儿阶段,更不是传统意义的“单向式上课”。早教中心的集体活动中,玩什么、怎么玩、谁和谁玩?参与家长应担当怎样的角色?宝宝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家长和宝宝三方是如何相互支撑和作用的?这些都是在早教中心开展集体活动时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如果能权衡和把握好三方互动的作用,对家长在参与活动中出现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管理、引领和示范,将有助于家长科学看待集体活动,发挥家长在亲子互动中的能动性,最终使婴幼儿家庭和早教中心形成合力,让宝宝充分发展。    
        1.关注生活,以自然真实的内容引发宝宝自发参与    
        早教中心在集体活动的内容选择上应弱化婴幼儿的技巧训练,贴近生活,从自然人手,以唤醒宝宝的生活经验。在集体活动中,宝宝有很多参与的机会,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愉悦地体验、模仿、比较、回应、交流和创造,自然习得更多的积极经验。如“小手变变变”活动选择以手的游戏作为内容,手时而变小鸟会飞、时而变电话可以给宝宝打电话、时而又变成门能玩开关门,整个游戏虽然没有漂亮花哨的玩教具,但宝宝的参与兴趣很浓,因为这些游戏内容都是来自干宝宝日常生活,为宝宝所熟悉的形象、动作,再现了宝宝熟悉的生活场景,很容易引发宝宝的注意。    
        2.关注情感,以积极情感的调动激发宝宝活动的主动性    
        婴幼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是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因此集体活动的核心应该是宝宝对整个活动过程的体验,活动中是否被关爱、被满足、被顺应,是否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把情感注入集体活动,凸显集体氛围的情绪感染和集体生活体验,使宝宝在集体活动中能切身感受到“大家在一起”  “共同分享”、  “彼此信任”、  “互相温暖”。于是,我们设计了每月一次的“集体生日派对”,让每一个生日宝宝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让宝宝有机会在集体面前展示才艺,比如唱简单的童谣、完成跳跃等动作、完成拼图、涂鸦等游戏,既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又学会接纳别人的个性。同时,在分享快乐的过程中,宝宝得到满足、关爱、认同和尊重,也学会了如何和他人交流、回应。所有这些体验不是通过教师组织的一两次集体活动就能给予宝宝的,而是需要教师创设一个重复、连续和真实的环境,让宝宝自然习得。    
        3.关注发展,以成熟的应变能力引导宝宝自然发展    
        集体活动中,教师不应强调即时达成的目标,而应更多偏向目标的逐渐渗透。宝宝年龄小,无意行为占多数,这对教师随机应变的现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能够根据婴幼儿的实际能力和实际发生的行为来判断活动的发展价值,及时调整目标、指导语言,适时提升和整合宝宝在活动中萌发的新能力,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    
        比如,  “拉个圆圈走走”活动中,教师原先预设是所有的宝宝和大人手拉手围成圈,做听音蹲下的游戏,主要目标是让宝宝喜欢和熟悉的同伴、成人一起做游戏,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但在活动中,教师发现不少宝宝有些怯场,不愿意参与。这时,教师考虑到不到2岁的宝宝更喜欢和自己熟悉的人互动,于是马上作出调整,先以家庭为单位做亲子互动游戏,然后逐步过渡到两三个家庭进行组合游戏,最后再让所有宝宝和家长一起玩。当然,对于只想和自己家人独自玩的宝宝,教师也允许其以自己的方式游戏,直到他自己想加入集体活动。活动中,教师针对宝宝现场出现的行为和个别化差异及时做出调整,以宝宝实际达到的能力作为依据,追随婴幼儿自身的“发展大纲”。    “小朋友快快来,大家做”游戏也是宝宝熟悉和喜欢的音乐游戏。经过两三个月反复地聆听、模仿和哼唱,宝宝多多少少会像模像样地模仿老师做一些简单的生活动作了,这个游戏也成了“老游戏”。老游戏如何翻出新花样,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宝宝的发展?教师于是对活动进行了调整,仍采取相同的游戏音乐,但唱到“大家做游戏”的时候,教师改变了动作要求,先是加快了动作的速度——“小朋友,快快来,大家梳梳头”“小朋友,快快来,大家洗洗脸”,然后逐步丰富动作的内容,增加了弹钢琴、拍皮球、打小鼓等。教师一方面为宝宝提供了重复已有动作经验的充分机会,另一方面激发了宝宝挑战自身能力的兴趣。    
        4.关注家长,以亲子互动的有效进行提高活动效度    
        集体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家长不是被动的助手和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观察者.指导者,同时也在活动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教师要充分肯定家长在婴幼儿教养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好家长的作用。教师设计活动时除了心中有幼儿,还应心中有家长。比如,教师在预设活动目标,搭建游戏框架,或是开展活动时,都应当把家长作为集体活动的必要因素来考虑,以确保亲子互动的有效性和活动在家庭教养中的延续性。    
        集体活动目标应包含家长指导提示。列出家长指导提示的意义在于在活动设计和准备时,充分考虑给予家长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更高,与教师的配合也更合理有效。    比如,  “小鱼游”活动针对宝宝和家长分别设定了两个目标。宝宝的发展目标包括,在玩夹子鱼的过程中体验“许多”的概念,感受大家在一起游戏的快乐。而家长指导提示则包括,使家长明白简单的夹子就能玩出新花样,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真实物品就是宝宝最好的玩具;夹子类游戏能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和小肌肉的发育、空间知觉的发展;利用家庭生活环节延伸游戏,像大人晾衣服的时候就可以让宝宝把夹子夹在大人的围兜上,方便大人晾晒衣服,这样还给予了宝宝热爱劳动的体验。
        比如,  “小手变变”活动中,家长指导提示涉及到向家长介绍传统的方便简单手指游戏,还是日常生活中促进亲子互动的资源之一,在日常生活的过渡时段,也可以借鉴此类游戏和宝宝互动,像延伸出“拳头叮叮对对碰,拳头咚咚敲身体”  “小手从爸爸大手里跳出来”  “小手跳得快(跳得慢、跳不动了)”等玩法。
        预设亲子互动环节,使集体活‘动能兼顾宝宝个体的差异。在玩“音乐波浪”游戏时,宝宝从百宝箱中取到彩旗,教师并不急于导入下一个甩彩旗环节,而是引导宝宝“去告诉妈妈你拿到什么颜色的彩旗”,当然对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教师的指导语是“宝宝,让妈妈告诉你这是什么颜色的彩旗”。教师并没有把宝宝是否认识彩旗颜色作为活动的目标之一,而是将这一环节作为引发家长和宝宝雇开互动的一个中介,提升了亲子互动的效能,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家长,使其学会亲子互动的策略和方法并能迁移,使得“早教指导”能延伸到家庭。    
        抓住时机,现场点评。教师在集体活动现场不仅要关注宝宝的活动,还要注意观察家长的反应和指导方式。及时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有效的指导策略;及时捕捉家长的一些巧妙做法,当场点评,加以肯定和推荐,帮助家长在教养过程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育儿的反省意识,巩固育儿的自信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整合活动教案:《战胜大灰狼》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