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适应迟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hanhu 感谢 shanhu 上传 0人参与

    小翔是一个小个子男孩,人长得很机灵,下课总喜欢围在老师身边,很开心地看老师批作业,有时也会主动和老师说说家里的事。
    入学一个星期后,其他孩子早晨来到学校都已经知道拿出书本参加早读了,但小翔好像还没有这个意识,走进教室,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放,就不知该做什么了,呆呆地看着同学们读书,偶尔也会跟读几句。等到老师来提醒,小翔这才知道把书包塞进课桌,拿出语文书,和同学们一起读。课间,小翔常常忘记上厕所,上课铃响才急匆匆地想起这件事,待他返回教室,桌子上还是上节课的书本,发现不对劲,这才又从书包里抽出这节课用的课本,而这时老师往往已经开讲了。做课堂练习的时候,老师讲完要求,小翔总要等同桌先做完一道题,他才再照着样子开始做,速度自然比别的同学要慢好多。
    刚开学那段时间,小翔的父母几乎每天都要和老师通电话,因为回家后父母问小翔什么事他都说不清楚,也不知道有什么家庭作业。国庆长假后,看到小翔还没能跟上班集体学习的节奏,他的父母有些着急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不够聪明。    
    原因分析
    像小翔这种入学适应较为迟缓的学生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约占一年级学生数的l 5%,这些孩子相对于当年其他入学适龄儿童来说年龄普遍偏小,且以男生居多。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同龄孩子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入学适应上却感觉比较困难,主要表现为缺乏任务意识,老师布置相关活动时,不会主动对号入座,总感觉老师是讲给其他同学听的,与己无关;即使听到了,也不能立刻明白老师的要求,更难以把要求转化为行动,所以动作总比别人慢一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和其他孩子一样,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的改变导致了其心理上的不适应,还有小学老师与幼儿园老师话语方式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孩子入学适应的困难。相对来说,小学老师说话的句子比较长,句式比较复杂,而且很少重复,如果之前缺乏相应的铺垫,学生会很不适应,并由此给学习带来障碍。另外,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这类学生的表现与其在入学前父母帮助孩子准备不充分有着必然的联系。
    据我们了解,这类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固定的职业,个人发展比较顺利。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父母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过问自己的学习,自己也一样长大成人,而且还比较成功,所以等到为人父、为人母时,对孩子的发展也充满了自信,认为现在条件好了,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比自己更出色,读书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他们恪守“快乐第一”的原则,认为应该给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不愿意给孩子提前施压,进行小学知识辅导,也不赞成让孩子去上各种名目的兴趣班,可以说他们对孩子的发展一切顺其自然。
    这样的家庭教育一方面比较宽松,开放,民主,但细细了解,你就会发现,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偏差:这类父母片面理解了“快乐第一”和无忧无虑,以为孩子什么也不学就真正尊重了孩子,他们把孩子的“玩”和“入学准备”当成了是对立的两码事,完全割裂开来了。当然,目前确实有不少家长走另外一个极端,过分夸大入学准备,提前给孩子灌输很多小学的学科知识,这是不可取的,是揠苗助长的功利的做法。但适当的入学准备还是应该有的,这样一种准备,不在于孩子能认读多少个拼音,会写多少个汉字,会做多少道数学题,而是根据孩子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做好相应的幼小衔接,使他们在“玩”中获得自信心和兴趣的培养,以及多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点恰恰是类似小翔父母这类家长所缺失的。他们以为平时和孩子在一起,陪孩子玩了,但其实往往都没有达到这个效果,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是“玩”,应该如何“玩”。比如说双休日一家三口一起去公园走走,或去亲戚朋友家聚会吃顿饭,大人放松,孩子也放松,其实这样一种“玩”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更多还只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把“玩”看作是一种心境,一种休闲,“玩”的内容和形式缺少童趣,缺少挑战,更缺少探究,并不是孩子所需要和期待的“玩”,对孩子发展的作用很局限。实质上,“玩”和“入学准备”  并不矛盾,“玩”中也有知识、有技术、有智慧、有艺术,孩子应该在玩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教育建议
    这类孩子的入学准备主要应注意两点:一是增强语言理解能力,二是增强任务意识。据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有针对性的练习。
1.孩子进入大班以后,家长和孩子说话要尽量减少使用“儿化语”,如“吃饭饭”、 “睡觉觉”、 “小脚脚”等,语言使用要逐步规范;讲故事时,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而主动将书本用语转换成孩子的习惯用语,否则,长此以往,孩子的言语实践能力就会缺少相应的提升。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都存在着潜能,都有在已有发展状态向更高水平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在倾听和理解的能力培养上也是如此。
2.日常生活、游戏玩耍时,抓住孩子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适时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任务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个任务到多个任务,逐步提高要求。布置任务时尽可能减少反复提醒,逐步改变怕孩子没听清,而将一个要求重复多遍的做法。因为孩子一旦养成一件事情需要反复听几遍才能听见或听清的习惯,上小学后,就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了。刚开始的时候,家长要做有心人,不仅要看孩子是否完成了任务,更要关注孩子是否是按程序、按要求完成任务,这对日后孩子理解老师的任务性语言很有帮助。
3.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后,要听一听孩子的介绍和复述。比如,问问孩子今天幼儿园发生了哪些事情,又学会了哪些新本领,遇到了哪些困难或问题等等。这既是对孩子幼儿园生活情况的及时了解,也是很好的亲子交流,还是增强自信的快乐体验。孩子最开始或许会不知所云,但如果我们坚持上述“每日三问”,孩子诉说幼儿园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会越来越丰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一个意思,日积月累,孩子的思维和语言就会日益成熟,为入学后的适应打好基础。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适应迟缓

    暂无...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着火了怎么办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