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infen 感谢 binfen 上传 0人参与

一、创造性美术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创造性活动隶属于创造教育的范畴。它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简单-创造-无限”是幼儿园进行创造性美术活动实践中追求的目标、宗旨,也是遵循的原则。简单是指内容简单,技能简单,材料简单,处处以儿童的兴趣,儿童的需求,儿童的生活经验,儿童的能力为出发点,启发学习技能,发展个性。创造是指引导幼儿多种形式的探究、操作,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儿童本能的好奇心,创造性想象和积极情绪,促使儿童创造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展。无限是指使儿童在简单的美术活动中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作品,获得健康的发展,各方面获得无限的发展。创造性美术活动开发、身体动作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简单-创造-无限”也是创造性美术活动与多元智能理论的完美结合,有了这种完美的结合,“简单”往往能“创造无限”。
二、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1、内容的广泛性和主题化
 相对于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言,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内容只能说是形式。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形式是应该为内容服务的。为了实现幼儿健康发展这个总目标,在幼儿教育中选择科学的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脱离幼儿实际水平,实际经验,那都会使幼儿觉得枯燥,兴趣减弱,创造力便无从发挥。
   首先,在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内容的选择上应具有广泛性 。儿童的兴趣广泛,经验各异,因此凡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都可以作为内容备选。老师根据目标预设的内容,幼儿临时建议生成的内容都是很好的教材。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变化,对待新奇事物比较投入,内容愈广泛,他们的兴趣愈大,注意力也愈集中,创造的空间更大。例如:身边的花草树木,房子,人物,交通,动物,玩具,家具,装饰频,动画角色,服饰,面具,吊饰,节日的贺卡,窗饰,连环画等等都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内容。
   其次,内容的选择上要力求主题化。像刚才列举的内容广而且杂乱,老师可以把它整理,归类,起名,按主题的形式出现,如:人文类主题———我的生活,包括:男生女生、生日蛋糕、家、家饰等等;动物类——动物大世界,包括动物刮画、动物笔筒、手指动动偶、动物半立体,立体造型等等;科技类——玩具总动员,包括:钓鱼乐、摇摇乐、车世界、吹气偶等等;文化类——装饰艺术,包括面具,头饰,吊饰,壁饰等等-———每学期的内容不要面面俱道,应根据孩子的需要有代表性的选择,因为有的东西掌握了可以举一反三迁移,其他的东西幼儿也许就无师自通了。
    最后,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简单-创造-无限的原则,内容看似简单,但所选内容中往往有无穷的想像空间、变化空间和创造空间。教师要根据内容的特点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努力寻求变化,获得创造的体验和创造的欢乐。如:小班内容“撕树”。整堂课就一个内容撕几棵树,但是变化无穷,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横撕、竖撕,角度的不同来变化,幼儿发现纸的纹理,根据纹理的不同撕的效果也不同,竖撕象树干一条一条,横撕就象树叶一片一片,树杆横粘是“胖树”,树杆竖粘是“瘦树”;老师又引导幼儿根据颜色的不同来变化:黑颜色是夜晚的树,红颜色是秋天的树,老师还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纸来撕树:皱纹纸撕出柳树,蜡光纸撕出冬青树------正是千变万化,其乐无穷,孩子们感受到变化的乐趣,最后,交出的作品没有一个相似的,可以说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了,就连没粘树叶的孩子,他也很有创意,因为他做的是冬天的树,光秃秃的!同样的内容,到了中班,又增加了变化,增加了难度。比如:树干折叠变化出树的姿态,添画等等,到了大班,制作成可以站起来的立体树,加上拟人的手法,可以变成形态可爱的树人。
    2、材料的开放性和自选性
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材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材料能决定活动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质量。美术界权威有这样的一句话:“凡是能在纸上留下痕迹的都可以作为美术工具”。的确,在幼儿园,刷子、纸团,刻刀,树枝,牙签等等都是幼儿喜欢的工具。工具如此,材料也是如此,以“简单—创造—无限”的要求来衡量,材料首先应该是比较“简单”的,这种简单,就是常见和普通,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操之能用的。如:各色纸,纸盒,蛋糕盘,气球,蔬菜,瓶子等等。例如:大班有一个活动“小溪流”,为了表现溪水透明,流动的感觉,我们和幼儿一起探索用丝袜的塑料包装薄膜上画上水纹,覆盖在画有水里动物的画面上,效果逼真、有立体,有流动感。 幼儿有喜欢新奇事物的天性,当他们看到各种材料在自己的手中创造出各种东西时,成就感难以言喻。
材料多了,这就给材料的分配上带来了难题:每一样都分给孩子吧,造成浪费,少分吧,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大胆的提出材料的开放性和自选性:就是把所有材料、工具分类收集,向幼儿开放,采用自助的形式供幼儿选择。课堂上,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离开座位自由选择,尝试,由于不同材料会产生不同效果,常受到老师的赞赏,很多幼儿会从家中带来更新奇的材料,因此老师完全不用担心材料会不够,也不要忙碌材料的提供,只需要对幼儿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完成后要各自整理干净,二是节约材料不浪费。
幼儿自助选择材料,少了教师的煞费苦心,是材料选择的一种简单化,但这种简单蕴着无限的组合,各种不同的组合中,其实有不同的创造性思考,会派生出独具创造特色的作品。
    3、技能的简单性和重复性 
以往美术活动衡量的标准是以幼儿作品的效果,即在造型、构图、色彩上是否符合要求。其弊端在于片面地强调了技巧,封闭了幼儿创造的潜能,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而创造性美术活动打破了这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了技能的简单重复,美国环球教育学会美劳研究所所长刘纯芳教授常说:“重复,重复,再重复”,简单重复,举一反三,幼儿熟练以后自然就形成自己的技能了,与成人相比,幼儿园年龄阶段幼儿总体水平都很低,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生活经验日益丰富,幼儿美术表现能力也不断提高。幼儿技能的低起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熟练感变化,会受到老师和同伴的影响进行自我学习,过多的强调技巧,会使孩子感到困难,会退缩。如:中班撕纸活动《树》,老师引导幼儿把树杆横着折,竖着折;折多一点树杆弯弯的象老爷爷,折少一点树杆直直的象小姑娘;横着折,竖着折;上面折,下面折,中间折等等。一个“折”字变化万千,幼儿在重复中发现这些折法所导致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在重复中发现这些折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因为“重复”这东西看起来是一种简单,但它一方面创造的准备--在重复中幼儿能掌握技能,给幼儿以信心,另一方面是创造的开始--在重复幼儿能发现变化,引发创造的思维。一旦创造的火花点燃,“无限”也就有了可能。  
    4、指导的启发性和随机性
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幼儿创造性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并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否则,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如:大班美术活动《飞鼠溪之歌》,这个内容是通过欣赏音乐来想象飞鼠溪潺潺的流水,水中鱼儿嬉戏,水外森林中的动物,人物等美好的景色,来表达人与大自然和谐的意境,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介绍用塑料薄膜来表现水的透明的方法。整堂课意境优美,森林,动物又是孩子们喜欢的内容,应该说可以上成一堂完美的活动,可是老师的引导把重点放在小溪里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结果孩子想到很多很多,后来实在想不出了,就把大海里的动物都搬了过来,搞的老师急忙刹车:“这些是海里的,不是小溪里的-----”越说越不明白!这个活动中老师的出发点是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创造,然后老师又把重点放到讲述怎么使用材料上,结果大部分孩子忘却了音乐中的美,音乐中画面的完整性,创作出大同小异的作品。
    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教师的启发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尤其要在内容、方法、材料等多方面都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大胆联想,支持其大胆创作。如:中班美术活动《动物园》,这个内容是向孩子介绍用纸团可以变成小绵羊的身体,然后添上耳朵,眼睛,尾巴,四肢等。按理说,中班孩子要作出立体的小动物很不容易,但是在活动设计中,老师选择幼儿已有的经验——作过平面的小动物的脸,还提醒幼儿可以做坐着的小动物,这样脚也可以做,也可以免做。在活动开始,老师设置了“动物园”的环境,引导想象动物园里可能有哪些动物?然后出示纸团做的小绵羊,介绍纸团也可以用来做小绵羊的身体,接下来,老师并没有让孩子马上创作,而是巧妙的引导幼儿在材料中找找哪些材料也可以做小动物的身体,结果孩子创造出用酸奶瓶,药瓶,纸盒等等身体的动物,材料的不同使作品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每个孩子都作出了不同的作品。这个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重点难点,还巧妙的化解了难点,在内容、材料、方法上都作了恰到好处的启发。因此,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创造性美术活动的优势。另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分主要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幼儿的求异思维的培养,以促进幼儿思考问题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变通性,探索问题的独特性。
    5、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当幼儿在创作完一张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现在许多老师采用“补强法则”,即为了“鼓励”幼儿的积极性,“保护”幼儿的创作欲望,无论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还是最后的讲评中;无论幼儿怎样画都采用“补强”的方法:“你瞧,画得真好!”、“颜色真漂亮!”、“你很动脑筋”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鼓励幼儿积极性,但是时间长了幼儿也不会感到满足。我们不能忽视美术活动本身所孕育的审美教育,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补强,又如何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呢?幼儿又怎能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呢?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但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而且能直接提高幼儿的经验和审美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展现幼儿的作品,根据活动的特点通过灵活的评价方式让幼儿直接参与评价活动,不但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而且能直接提高幼儿的经验和审美能力。例如:制作活动《化妆帽》,我们采用了“表演秀”的评价形式,让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帽子走上舞台,款款动作;在美术活动《邮票》设计中,我们采用幼儿投票的评价形式,评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项等等;在手工活动《纽扣制品》活动中,我们采用“纽扣博览会”的评价形式,邀请弟弟妹妹来参加,来欣赏。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给了幼儿自我比较,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机会,孩子们在丰富多采的评价活动中,不光是美术方面的能力,在音乐,语言,交往等多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多元智能的发展。
三、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启示
伟大的艺术大师毕加索说:“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幼儿园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实践和探索,不仅能使老师获得很多的经验和技巧,能使孩子对创造性活动的喜爱达到狂热程度,我园100%的孩子都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美术比赛,50%以上的幼儿获得国内特等,金、银、铜等奖项,有些幼儿还获得在香港,台湾等地举办的美术比赛获得国际奖项,有个孩子获得全国少儿绘画银奖后,家长问她要不要做奖杯,她自信的回答:“明年等我拿金奖再做!”。
简单-创造-无限,表面上看是一种“乌托邦”式理想境界,但在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中,或许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活动原则。
当然,要达到“创造无限”的目的,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中的“简单”首先不应该是理念的简单——只有立足于“幼儿的科学发展”的“简单”才能创造无限。其次不应该是静态的“简单”——教师要善于在“简单”中为幼儿技能提高夯实基础,在“简单”中引导幼儿发现变化并寻求变化,在“简单”中帮助幼儿发展求异思维。 
   “简单-创造-无限”表面上是一种理想境界,实际上是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尝试的,关键是每一位教师要有不简单的思维方式。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艺术教案:我爱运动(线描人运动姿态)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