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本画面入手,充分挖掘读本价值
幼儿尚未到达凭借书面文字阅读阶段,他们所面对的是大量的图文并茂或以图为主的读物,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画面能最快闯入幼儿视野,使之产生持久兴趣,幼儿大部分的注意是图中形象的大小、颜色的鲜艳程度。如何帮助他们读懂这些图画故事,使他们顺畅地进入到读本的阅读之中呢?我们选择的突破口是从读本的图入手,让幼儿在看图、说图、读图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画面、理解画面、描述画面来实现图画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转译,培养幼儿的艺术观察力、想象力和内部结构故事图式语言的能力。在看图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在“看、想、说、读”方面的指导。
一、引导观察,注重“看”的指导。
幼儿的思维具有跳跃性特点,常常呈现出无序化状态,看图随意性大。因此我们充分发挥大书的作用,在阅读读本前先出示大书,让孩子们先观察大书的画面。正因为大书大,所以它的画面更为清晰,有利于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各种角色的表情、动作及角色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判断,从而理清画面与画面、画面与整个故事间的联系,对图书的主要内容形成一个总的、概括性的印象。教师根据图画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看。在幼儿看图的过程中,教师围绕观察目的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如:在进行阅读活动《小狗的一天》时,我们围绕读本内容,向孩子们提出这些问题:①小狗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朋友为什么一直在笑它?②小狗到了什么地方?小朋友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那个男人是谁?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③接下来小狗会去什么地方?和你的想法一样吗?小狗为什么又去了泥地……让幼儿带着这些问题观察画面。随着观察的不断深入,幼儿自行交流,教师有效地指导,幼儿也就自然看懂图意了。
二、启发思考,注重“想”的指导。
如果只注重幼儿观察而不引导幼儿想象,那么观察所得必然支离破碎,不能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画面。因此,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以观察所得为依据,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内容,通过联想,“看”清画外的内容。例如:读本《上床睡觉》中有这样一些细节描写:a、小动物身上穿的是睡衣,孩子们对睡衣是有概念的,这样处理就暗示了这些动物们要睡觉、要休息了;b、动物们所穿的睡衣和相应的枕头是一种花型的,这表现的是一种联系;c、动物们上床去睡觉都有自己的习惯,狮子抱着玩具小熊,斑马抱着书本,河马抱着热水袋……这和儿童的生活经验十分匹配,让孩子们读了就会感到十分亲切;d、小蛇上床后,也许已有恐惧心理,它把尾巴环绕在树上,当狮子、斑马、河马都上床,大象也踏上梯子的时候,小蛇的尾巴在树上已绕了两圈了,同时,狮子张开了大嘴,大象的腿在颤抖……因为它们都明白,吊床已承受不了了,这是动物们对事物恐惧心理的反应。所有这些,孩子们只要细心观察就都能发现,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想”的过程,理解了作品内容,以及作品中写作手法的运用,在分享阅读的愉快气氛中去思想、去表达、去交流,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开朗的性格特征。
三、准确表述,注重“说”的指导。
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内容,在教师的有效启发指导下,用语言表述出来。在此环节中,我们注重引导孩子大胆讲述,指导幼儿用规范的语言、恰当的词汇、连贯地进行表达。如:读本《去幼儿园》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请孩子们说说恐龙妈妈带小恐龙去什么地方,孩子们都说“恐龙妈妈带着小恐龙去幼儿园”。教师及时肯定了幼儿的说法;并且再请幼儿仔细看图:它们是怎样去幼儿园的?通过教师的再度引导观察,幼儿说出了:“恐龙妈妈拉着小恐龙的手去幼儿园的”、“小恐龙背着小书包去幼儿园的”等句子,不仅说得流畅,而且完整,句式富有新意。
四、图文结合,注重“读”的指导。
实践证明,幼儿期接触的主要是口语。即使面对一本图书,他们往往也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讲述书中的故事,他们不了解图画故事本身所提供的一些文字与符号,图画下的文字符号,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在阅读中常常会忽略这些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这样就不能真正发挥图书的语言教育价值。为了帮助幼儿实现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顺利转换,我们将幼儿在“看、想、说”的基础上归纳出的图意以汉字形式进行出示,引导幼儿进行指读,在此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音形义三者的联系。
手工材料
关键词:
- 陈家葑幼儿园开展幼儿食物安全演练 2024/11/28
- 小班创意艺术教案《糖霜葫芦》 2024/11/24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24
-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独轮车运球》 2024/11/17
- 排队安全我知道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