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角色游戏中的地垫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ezi 感谢 yezi 上传 0人参与

背景:
在“我家和我家周围的……” 主题活动中我们带领孩子去参观了中山公园,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书报亭、照相观、花园……在路上他们也对其他建筑象花店、停车场等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角色游戏中这些外界刺激的影响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也想尝试增加活动区域的浓厚兴趣。常常在活动中,几个孩子围在一起,讨论今天准备扩充出什么活动场地、在哪开、人员分工怎么 安排、需要什么物品、怎样放置……所有问题中最突出的却是椅子:孩子们每次玩角色游戏时,都会用到椅子.大部分是把椅子作为家宅、医院、大卖场、麦当劳的门墙,以便阻隔与其他场地,少数几张是作为坐椅使用。可是多了那么多建筑,椅子却只有那么多,为此曾发生很多矛盾。当第一次有两个小朋友发现“地垫”这个新材料时,这些矛盾由此逐一化解。
场景:
1、小沁沁和绮绮仔细地把花一朵朵插在花瓶里,插上花,再加几片叶子,点缀得真漂亮。很快,他们把一箩筐的花都插好了。两个人先是把那么多满当当的花瓶竖放在靠墙柜子的书上,高低起伏的书层上,摆上头重脚轻的花瓶,并不稳妥,有的花瓶总会歪歪斜斜倒着,甚至滑在地上。他俩尝试几次都不行,就把隔壁人家阳台上的墙(椅子排成一横排)转过来,把花瓶放在上面,但遭到拒绝。两人又分头在四周跑动停留,寻找一切可以用的材料 。小沁沁在大卖场附近兜了一圈,刚转身,瞄到空调旁边的地垫上,她拿了几张在地上铺开,绮绮看看也蹲下来干,一会就拼了。横三张竖四张呈正方形,颜色也很鲜艳:粉红、紫红、淡绿、鹅黄,是一张漂亮的地毯。花瓶都稳稳地站在上面,与地垫相得益彰。这一天花店是最吸引顾客的。
   2、刘雨芊和陈焱在教室的空地上,把插塑积木倒出来一片片整齐地摆在地上,呈凹形.解柳营跑来不停地在积木上方跨来跳去,刘一畅也跟随其后,一不留神就把积木踢翻.“你们跑开,这里不是让你们跳的。” 刘雨芊急得朝他们甩手大声阻止,陈焱上前把他们推开。这时积木已经杂乱无章,两人只能重新整理,把积木一片片按原样摆回。可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人从旁边不经意或有意走过给踢翻,甚至有几个孩子被绊倒。两个人不停在后面收拾,而且已经有些泄气。殷老师在旁边看了很久,这时走来蹲下:“摆了这么多积木是干什么啊?”“做花园的围墙。”“怎么不做下去了?”“老是被人弄坏踢掉。” “平时你们是用什么做围墙的?” “小椅子,可是今天椅子不够了。” “上次恐龙的家是用什么做的?”“用插的积木做的。”“太小了,也会被人踢掉的。”“那什么也可以插成那样的呢?”两人不停搜寻周围,但并没有收获。“地垫没人用,我们试试。”孩子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不解。但三个人开始尝试了。刘雨芊把地垫象积木一样排队平铺,“不行,这样他们要踩的。”“你有什么办法?”殷老师看着陈焱微笑。陈焱拿起一块地垫,看看周边,摸摸边上凸出的一小块一小块,又拿起另一块地垫,将两块地垫的凸出块与凹陷块相嵌,拼接起来了。接着又是第三块,第四块……刘雨芊也学着他的样子做起来。做了一长条,仍是平铺的。“能竖起来吗?”殷老师又问。两人把长条竖立起来,一松手,长条就晃倒。殷老师把两块地垫拼接后,竖起在夹角处往里折,约成70度角,马上就平稳多了。做完这一步,她就朝他们笑笑,眼神示意,走了。两人相对看看,把倒下的长条又竖起来,把每相邻的两块地垫往里夹一夹,终于成功了,花园外面出现了凹字形围墙,曲折逶迤。
3、刘屹把地垫叠起边插边做成一间有夹顶的小屋子,三面有“墙”,一面却是空的,在空的那面底部延伸出接上三块地垫。他蜷缩在屋里慢慢趴出背朝天躺在多出的地垫上,长度刚好。他把这间小屋拖到一个娃娃家旁边,靠墙抵着,然后俯趴抬头到处张望。刘一畅和朱画安兴冲冲跑“回家”,却发现自家门口多了刘屹和他的小屋子,围着转了两圈,从窄窄的地垫两旁跳来跳去。却见刘屹朝他两甩甩脑袋,两手撑地,两脚跪立,“汪汪汪”叫,两人大笑“他是条狗。”刘屹一会在小屋子里待着,一会就爬出门到处溜达,还恶作剧地把邻家的好吃的东西偷偷放在自己的小窝里……第二天,他将延伸的地垫拼上,这回“小屋子”四面都有墙。小屋子给他拖到一家冷饮店旁,自己进去张罗卖冷饮。和潘科良买了好吃的“东西”,“吃”完不忘把盒子都往“小屋”里扔,原来这是个垃圾桶。
4、孩子们又有主意了:想开家饭店。夏恩为把两张地垫拼在一起,在两边各放一张椅子。徐一唯在门口挺胸站立,每当有客人进来,就向客人热情地鞠躬:“欢迎光临!”然后把客人领进里面,请他们坐在地垫两边的小椅子上,转身从桌子上端来一盆盆菜放在地垫上,客人叉开两腿,弯腰从地垫上拿吃的,直到吃完,才能把背挺起来。评讲时,殷老师问客人:“你今天吃得舒服吗?为什么?你平时在饭店里是怎么吃的?”大家通过回忆发现,地垫做桌面,比椅子低,弯着腰吃东西很累。怎么办呢?夏恩为和徐一唯又一次尝试,将两张椅子椅面贴近上放饭菜,在椅面两边各放一张地垫,这样客人可跪可盘腿在地垫上,吃起来非常方便。大家都说这个办法比刚才的好。
思考 
1、 地垫在孩子们的游戏中起了什么作用?
2、 孩子们是怎样在游戏中发现? 
3、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位置和作用如何体现?
对问题的分析:
1、由于材料(椅子)的不够,于是在出现新的角色的创设,随之新的活动场地的开发,新的材料设施的配置中,孩子们开始运用周围的事物替代。中班孩子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愿望,也有使用一定的替代物进行游戏的能力了。
地垫使得孩子们在游戏中更愉快。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回忆、想象、动手造型、与同伴交流合作,满足自己的活动要求,产生愉悦的游戏体验;而且: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学习堆高、围拢、延长、盖顶等方面的技能。
在使用地垫中能够发展幼儿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相互协调、合作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也帮助幼儿学会观察,在搭建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从案例中发现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基本的数学概念,这是我在观察研究之前,从未有过的认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要取放地垫、拼搭地垫,无形中对数、形进行了认识,知道自己用几块,拿几块。在使用过程中对这些形、体进行比较性的认识,熟知特点。游戏中幼儿取放地垫时,掂轻重;拼搭时要保持地垫站立的平衡,渗透了与力学有关的概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能够逐步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并会创造性的使用,培养了幼儿做事前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2、(1)情节中引发关注和探究:情节的发展触动幼儿寻找材料。本来地垫一直堆放在空调旁边的一个角落里,无人问津。小沁沁和绮绮为了让花瓶有摆放的地方,借椅子、找书架,两次失败,无意中发现地垫,第一次在角色游戏中使用地垫替代椅子,并获得了成功。之后,陈焱、刘雨芊想要建造花园,在搭建围墙时发现用积木只会吸引他人造成干扰,同时不可能起到提醒他人注意的作用。而地垫就不同,首先面积比较大,非常注目,其次颜色鲜艳,组合起来很有美感,而且在拼插中必须先通过观察发现每条边的接口形状,因为接口与接口之间相嵌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边的凹口配上相应的凸口才能接好。接好了铺在地上又占地方,会让其他人踩,只有竖立,才能围起。要让接起来的一长条全部立起,又要考虑到细节:角度的问题、用力的方法。这就需要孩子多次尝试才能得到最合适的角度。刘屹在幻想中想感受宠物的生活,产生了做只小狗的虚拟游戏。结合宠物的生活方式,他认为需要一座小狗的屋子,但平时娃娃家都是用大的桌椅,而小狗的个小,应该是使用小的。受到他人使用地垫的经验,又进行了改造,进行空间上的拼搭形成立体状,然后稍作变动又变成了垃圾筒。孩子们每一次发现使用地垫,都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情节的变动,同时也是在他人的经验基础上加以自己的想象和操作。地垫从平铺到直立,从平面到立体,是孩子对其关注和探究的发展,也是他们认识使用材料的过程。
(2)比较中进行分析和判断:每一次体验失败,就是离成功进一步。花园的围墙从地面摆放的积木到平铺的垫子,从平铺到竖立;客人从弯腰吃饭到跪坐吃饭,孩子们都已经有意无意地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哪种才是更方便有效的。这种心理活动是不可能从语言中表现出来的,但是只需在之后的游戏中,会发现他们在借鉴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造。他们已将其内化,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了。思维从聚合转而为发散。
3、在游戏中,教师在干什么呢?
(1)隐蔽地观察,在孩子没有发出指导或分享需求信号时,教师要留给孩子足够的游戏私密空间,让孩子充分地去想他自己想想的事情,大胆地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地垫就是在孩子自己去发现的。观察其实也是向孩子学习的过程。否则也许今天地垫还在那里躺着积灰呢。同时,这种观察也是给孩子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这样,孩子们才会去主动积极地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地一步步深入发挥地垫的作用。
(2)细节的暗示: 当孩子实在没辙了,这时教师才进入。首先是用聚合性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以此帮助幼儿分析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接着是发散性问题“可以用什么?怎么用呢?你想怎么做?”提示幼儿发散想象。当陈焱几次都竖不起地垫时,教师示范一下,将最关键的细节部分展现,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模仿。她的微笑和眼神也是细节的一部分,以此鼓励他们增强信心。
(3)及时的转换:孩子的活动常常受无意注意和形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制约,因此他们对事件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观察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在适当的时机启发孩子思考。饭店开办时,孩子只是单纯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桌椅,却没有考虑到客人的感受。他们对事物的理解离不开生活经验,也就是停留在表面,教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当大家都认为这样并不合理时,又马上把“怎样放才好”转给夏恩为,让他自己解决。换位思考后,了解到问题所在,夏恩为很快就改变布局,地垫得到了合适的位置。教师却并没有用自己的想法直接灌输给幼儿。
马斯洛认为:在创造能力的激发阶段,创造者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只生活在此时此刻,他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现在的时刻和眼前的情形,倾心于现在的问题。他指出,这种“专注于此刻”的能力是任何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地垫虽小虽常见,可是在游戏中它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在创造中我们可喜地看到他们敢于尝试、敢于面对失败,这种品质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只要仔细观察,都会发现激发孩子创造的小东西,引导得当都有意向不到的效果。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教论文:对5-6岁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三)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