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自由放飞,自主探究__谈我们的区域活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infen 感谢 binfen 上传 0人参与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活动小主人的职责,他们和老师一同参与设置区域、制定区域规则;同时,区域内容、材料等结合主题,为主题活动的深入探索、展示等搭建了平台;孩子们在区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也树立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规则的由来
规则与规矩是同一个含义,都是关于人的行为方式的标准或
准则的规定。任何行为都有它的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有不少人认为规则应该由成人给孩子制定,之后他们遵守就可以了。实际上,因为活动的主体是孩子,如果不尊重他们的意见,那可能会是一种强迫命令,甚至成为压制、约束孩子合理要求和愿望的手段。所以说,规则的制定应尽量来自于孩子,只有孩子自己制定的规则,孩子才会快乐接受、主动遵守。
1、“‘星星舞台’的两次搬家”
开学初,我们利用班级的空间规划好了很多的区角,让孩子进行自主的区域活动,原以为我们想得非常周到,划分得也合情合理。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却发现了问题。因为我们班有一个小阁楼,为了充分地利用好这个阁楼,我们就把这个阁楼的上层设计成了“星星舞台”,作为一个区域让孩子表现、表演。另外,阁楼的下层显得非常隐秘,我们想给孩子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交流氛围,所以就把下层设计成了“悄悄话”的自由交往区。我们当时也曾暗自为自己的设计而得意。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沉浸于自己区域的活动中,都尽情地表现着自己的才能。“星星舞台”的孩子们在阁楼上又唱又跳,好不快乐。可是,悄悄话的孩子可有意见了,他们都说上面的“星星舞台”太吵了,吵得他们都不能静下心来说悄悄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大家都建议“星星舞台”最好搬家,搬到一个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地方。孩子们都说搬到午睡室的“小建筑师”旁边去,和教室里的区域隔开。于是,“星星舞台”第一次搬家了。可是过了没多长时间,有一次在进行活动评价时,“小建筑师”的一个孩子“告状”说,他们组里有的孩子不认真,没有和他们一起合作,而是自顾自地去“星星舞台”看演出了,还说“星星舞台”的孩子太吵了,把别人都吸引过去了。又是“星星舞台”的麻烦,看来这个麻烦不解决不行了。那怎么办呢?经过大家一起商量,孩子们决定,干脆,把“星星舞台”搬到教室外的走廊里,那里既能自己尽情地表演,又不影响别人,真是一个好地方。于是,“星星舞台”第二次搬家了。经过了这两次搬家,“星星舞台”的孩子们再也没有被其他区域的孩子告状了,他们活动得既快乐又满足。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有自己的标准,经过他们之间协商制定的规则,他们愿意也较为容易接受,并且知道怎样去遵守,还能够判断违规行为。孩子的规则可不象成人为孩子制定的规则那样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他们的生活和认识活动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
2、“给材料找家”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随意性导致他们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孩子把这个区的材料拿到了那个区中去活动,到后来两个区的材料就搞在了一起;有的孩子操作完后往往就随意放在顺手的地方,也不去管它整不整齐……,这个材料摆放的问题一直是令老师非常头疼的。于是,我们就设计了“给材料找家”这个游戏,让孩子来设计每个区的“家”和每一个“家”的“门牌标志”,孩子们的兴致可高了,有的说用“花”做标记;有的说用“太阳”做标记,后来经过商议讨论后,他们他们一致决定给不同的区域设计不同颜色的彩色苹果标记,并按照自己的意愿给每个区选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如美工区是红苹果、生活区是蓝苹果、智力区是黄苹果……,同时在“彩色苹果家”的每一层都贴上门牌号码,另外在相应的材料盘上也贴上相同的标记,这样孩子玩好了就能对号入座。孩子对游戏的形式非常感兴趣,同时又是自己决定什么区是什么颜色的苹果标记,他们很快地记住了,也能为自己操作的材料很快地找到“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我们也可以发现,由孩子自己制定的规则容易执行,而且执行这些规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种负担,也不需要别人时常提醒。对于他们来讲,活动规则和活动本身就如同睡觉时要闭上眼睛一样自然。
3、“我来选区域”
在一些事情上,也许规则本身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所形成的规则本身中的民主成份以及执行规则中的信任程度。我们可能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每次区域活动前老师总要花很长时间、甚至很大力气来分配或调整孩子选择的活动区。为了更好地节省时间,更好地体现孩子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更有效地实现孩子当家做主的愿望,我们就设计了每区一个“奇妙的口袋”。每天早晨一来幼儿园,孩子就可以把写有自己姓名的牌子插入这个“奇妙的口袋”并进此活动区玩,到晚上收起来。这样轮回后觉得既不费力又不费时,又让孩子明确地知道今天在哪个区玩,明天又可以到哪个区了,也杜绝了一处拥挤一处闲的现象。孩子在每天有计划的自选区域活动中获得了更丰富的经验,也享受到了自选活动的快乐和成功。
4、“我来‘画’规则”
区域活动刚开始的阶段,孩子的规则意识不是很强。我们经常在口头上不断地提醒、重复,来让孩子遵守规则,但是,再怎么唠叨,违反规则的事情还是频频发生,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具有规则意识呢?我们觉得还是必须由孩子自己来制定规则,而且应由口头的规则变为显性的规则才能主动遵守。于是,我们组织孩子进行讨论,让孩子来说说区域活动应该制定哪些规则。孩子们七嘴八舌,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一、两条规则。怎样让这些说过的规则不忘记、不违反呢?孩子们说了很多方法,有的说记在心里,有的说让老师写出来,还有的说可以小朋友自己画下来、贴出来,就记住了,真是一个好办法,孩子们说干就干。他们表现出来的东西让我们也惊叹不已:有的孩子很富情节性的画了两个说悄悄话的孩子表示“轻声交流”的规则:有的孩子很形象地画了一个很整齐的柜子表示“玩好后整理物品”的规则;有的孩子画了各种颜色的苹果标记表示“按标记归放物品”的规则……。我们把他们画的规则图贴到了醒目的地方,让孩子们在说说画画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规则意识,同时相信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一看到这个老师和孩子共同设计制定的图文并茂的规则图,一定会更好地遵守规则。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在这个与老师共同讨论做出某些规定的过程中,既能建立适当的规则,又能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并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孩子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是规则的制定者,自己是当家作主的小主人。
总之,良好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是孩子高质量生活的一种体现。我们应主动吸引孩子参与到有关规则的制定中来,让孩子来当家作主,树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二、与主题结合
区域化活动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小组活动,而是与我们的课
程、我们的主题活动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主题为区域的内容提供了素材,而区域又为主题的探索、交流、展示搭建了舞
台,主题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在区域活动中完成,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如在主题活动“中国人上天了”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
自己不同的兴趣进行了小组探索活动,他们在各个活动区自主地探索、交流和表征。其中有设计宇航服(画画);制作火箭和神舟飞船(手工);建构空间站(结构游戏);“我做太空人”(表演游戏);神秘的太空(创作)。幼儿可以从不同的研究重点,利用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对太空进行探索。
    又如主题活动“有趣的纸”,我们根据孩子对纸的经验和探究方向,在区域中提供了各种“纸”的探究活动:美工区:餐巾纸印染、纸杯玩具;探索区:做纸浆、湿纸实验、纸桥承重;建构区:纸盒房子;语言区:制作环保小图书,等等。这些小组形式的探究活动更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而且也能促使孩子在与同伴宽松、和谐的交流、协作的氛围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
    另外,区域活动更是主题生成的有效途径。孩子在区域中的观察、操作、交流往往就是主题生成的导火线。如自然角中,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金鱼、乌龟,他们可喜欢这些小动物了,时不时地去观察金鱼是不是饿了?是不是该喂食了?该喂多少呢?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们还会生发出许多新的问题:“金鱼的眼睛为什么这么大?”“金鱼的肚子为什么看上去圆圆的、鼓鼓的?”“为什么在金鱼缸外面看金鱼会这么大呢?”这些问题引起了孩子一轮又一轮的探索,也生成了主题活动“金鱼”。
        
三、质疑和释疑
我们在区域活动中要给孩子提供各类材料供幼儿操作,而材
料进一步诱发了孩子的许多想法和行为,他们在操作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同时也会带着这些问题去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实录一:从“我是小主人”这一主题中,我们生发出了美工区的“用各种大大小小的纸盒来设计“新幼儿园”的活动,孩子们对此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他们会选择各种材料来建构、装饰房子。何乐筠小朋友就选择了一个现成的貌似房子的泡沫板,加以装饰窗户、门、屋顶,马上就成为一幢非常漂亮的“花园洋房”了,装饰完后,她试图把房子竖在地上,但是不知怎的,怎么也站不住。我没有过去帮她,而是在旁边观察着她。试了几次不成功后,她就干脆把泡沫房子靠在墙上就回到了座位上。于是,在区域评价活动中,我就特别指出了这个问题“这个泡沫房子为什么站不牢,只能靠在墙上。如果我们住的房子也站不牢那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马上激起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和信心,都争着举手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田  丹:泡沫下垫上牙膏盒。
赵志豪:把房子用双面胶贴在墙上。
胥冰清:把它贴在地上。
赵  铮:泡沫房子下面再放一只大盒子,贴在大盒子上。
朱晓恬:泡沫板后再放一块厚一点的泡沫。
           ……
    我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他们的任何一个想法,而是让他们用自己说的这些办法去尝试。下面是我对一个孩子的跟踪观察。
    田丹先是用几只小牙膏盒叠合起来粘到泡沫板下的后面,它试着把它放在地上,但是发现叠在一起的牙膏盒经常脱落,用了很多双面胶都不行,试了几次都失败后,她就放弃了用牙膏盒改选其他材料去了。后来,她选了一泡沫长条,把它横过来贴到了泡沫板上使之重叠。一试,果然成功了。她的脸上显示出了自己成功后的喜悦的笑容。
     实录二:赵锦浩小朋友在美工区制作宇宙飞船,他做得很
专注,完全是旁若无人的神态。我就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从
中发现了他很多有趣的事情,也为他的这些表现而暗暗喝彩!
    他先是拿了两个豆腐盒合在一起做成了宇宙飞船的船舱,然
后他又拿了一个大酸奶瓶装在豆腐盒后面,看上去好象是宇宙飞船的返回舱,装上去后他很高兴,马上就把它放在桌上想看看自己的作品,可是这个“宇宙飞船”却怎么也站不牢,经常往那个“返回舱”后拐,前面的船舱象跷跷板一样翘得老高,他用手按了几次都不行,总是又弹起来,他一边摁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回事,这个飞船老是不平?”他试了几次,不试了,想了一下,从材料柜里又拿出了一个小酸奶瓶,把它放在了两个叠合的豆腐盒里,这下行了吧?他又试着放在桌子上,平是平了一点,但是好象还是在往后摔。他摸摸耳朵,又拍拍脑门,但是却没有求助我,而是自己继续尝试各种办法。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问他:“这个怎么经常往后摔呀?”他当即不假思索地回答:“后面太重了!”我在心里暗暗为他叫好,他的思路是这么地清晰而又敏锐,我想他有了这个思路肯定能自己想出办法去解决这个“头重脚轻”的问题的,所以,我没有帮助他,也没有再打扰他,让他继续他自己的操作。后来,他又拿了一个和那个“返回舱”一般大的大酸奶瓶,我不知他要干什么,只见他把那个大酸奶瓶横过来垫在“返回舱”的底部,这样就把“返回舱”相对地架了起来,也使“返回舱”的一部分重力分散到了它的身上,这样就奇妙地解决了“头重脚轻”的问题。他的这个过程让我惊叹不已,根据我的想法,我只会想到在前面轻的地方不断地加重,使前后平衡。而这个孩子却在前面已经加重又失败的情况下想到了其他的办法,转到其他的思路,我不得不佩服和感叹孩子的潜能是这么得巨大。
    我们班逐渐地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的孩子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穷的潜能和那种思考、智慧的火花正在不断的显现、迸发出来。在操作中孩子会不断的发现问题,而且也有了初步的问题意识,他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如自言自语来表达自己的困惑,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因为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在操作和玩弄,只有在这种“自己问自己”的过程中才会逐步过度到去问同伴或成人。所以,关注孩子的这种自言自语式的提问,让孩子的潜能不断开发!
 
四、创造和想象
区域活动更是一个表达、表现、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在这
里,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绘制、搭建了一副副奇妙的作品,而且各具特色;在这里,孩子们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编构出了一个个充满童真的故事;在这里,孩子们用自己的表演表达着对太空的向往……
实录:“我是太空人”小组的孩子刚开始表演太空人不知如
何下手,更不能坚持很久,他们只是不停地飞到这里,飞到那里。后来,我让他们去看看有关杨利伟或其他太空人的一些飞行以及生活照。查英杰小朋友看了后说:“太空人头上戴头盔的,明天我把我的小头盔带来,这样就象太空人了。”第二天,他真的把头盔带来了,戴在头上后只露出眼睛,还真有点太空人的味道了,令其他孩子羡慕不已,他们也陆陆续续地把自己的小头盔带来了。不久,一支“航天员”队伍出来了。他们对太空人的生活最感兴趣,也表演得好玩又逼真。有的孩子为了表现航天员衣服上的象“尿不湿”一样的尿液吸收系统,他们找来了废旧包装纸,煞有介事地表演着上卫生间,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孩子抿紧了嘴巴,嘴里一嚼一嚼,好象真有什么好东西,他们说太空人吃东西只能这样闭好嘴吃,不然食物会飞掉的;有的孩子在表演太空人睡觉时想尽了办法,他们刚开始是睡在拼好的椅子上,后来有的孩子提出了意见:“你这样睡觉在太空里要飞起来的。”那怎么办呢?他们从表演区里找到了彩带,把椅子拼的“小床”和“宇航员”绑在了一起。嘿,这样人就可以安稳地睡觉了。后来,又有孩子用彩带绑在了自己的小床上、绑在了墙上……真佩服孩子的想象力,只有孩子才有这样的表演天赋和才能,成人是不可能象孩子那样大胆而富有创意的。他们创造性地运用替代物来表现表达,充分体现出他们的一种表演的欲望和潜能。
 
五、经验的提升
 幼儿在探索事物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边做边调整,幼儿先
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进行探索实践,经过不断地探索,幼儿的认知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教师应了解幼儿的所需,及时地提供图书、VCD等资料,使幼儿的探索活动能顺利地进行。
设计宇航服小组的沈嘉琦小朋友最初画的宇航服很简单,也
画了很多。可是小朋友们都说她画的宇航服和我们身上的衣服没什么两样,她有点不高兴。这时,我向她推荐了孙沁怡小朋友带来的宇航服的书,她仔仔细细地观察着。后来,她画的宇航服渐渐地变“厚”了,口袋也多了起来,她还自己设计了一个圆形的按纽,她说这是一个保护自己的装置,在太空里碰到危险会象警车一样叫的。她的想法和设计博得了孩子们的阵阵喝彩,也吸引更多人去研究设计宇航服了。下面两副图是她两次设计的不同的宇航服:
制作飞船、火箭小组的孩子们刚开始制作时,只能想到用两
三种材料进行拼凑、堆高造型。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何乐筠小朋友她一直在摆弄豆腐盒,她把两个豆腐盒合在一起,我猜想这是飞船的船舱,后来,她又去拿了剪刀在船舱上做着什么,但却没看见她拿其他材料,我没有去打扰她,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她,过了一会儿,我惊奇地发现她的船舱上多了一个“窗户”,不是外面贴上去的,而是很明显的用剪刀剪出来的。我真的是太意外了。她没有象别人一样用粘贴、堆高的技能,而是运用到了挖孔、镶嵌的技能。后来,我发现又有很多孩子象她一样也开始了这样一种制作方法:挖孔、开洞、截断……我们的“神舟飞船”也越来越有趣、越来越新奇。
 
    开放的环境给了孩子更开阔的表现空间,他们不再局限于材料,也不再局限于自己原有的水平。他们在不断操作、尝试的过程中丰富着自己各方面的经验,也改变着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我们的孩子变得大胆而富有创造力。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艺术表现区活动:“开心果壳”小制作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